【摘要】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由社会发展的总问题决定的,也必定随着社会发展总问题的变迁而不断调整。推动发展实践必须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导新的发展实践。
发展理念是指发展主体根据自身的目的、需要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变化,着眼于破解新出现的复杂矛盾和问题,力求消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以便在实践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自身的需要、价值追求,在此过程上形成的用范畴、概念和判断来表述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学说或主张。由此可见,发展理念变革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客体来说,发展理念变革的原因在于问题的变迁,没有新问题就不会有新发展理念。人类历史的发展在本质上是面向问题的,问题伴随发展而产生,也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历史发展都是在出现问题中找到机会,在解决问题中实现进步,在进步中出现新的问题,所以,发展过程就是一个“问题—进步—新问题—新进步”的循环往复过程。马克思就说,“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如果环境没有改变,每一代只需要在完全相似的环境中继续从事的旧的活动便可,因为变更相似的环境无需新的活动,只需要按照从前人那里继承下来的活动方式按部就班即可。而判断环境变化与否的依据就是时代问题是否发生转型或者彻底转变。
第二,从主体来说,发展理念变革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是行为主体基于对新矛盾和问题的科学认识,而形成的用范畴、概念和判断来表述的新理论。但面对相同的问题,并不一定诱发出相同的解决方案,不同的行为主体面对相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不同的方案也就是不同的理念,这其中既有正确的理念,也有错误的理念,不同的理念表征了人们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正确的理念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错误的理念会延误了问题的解决。从哲学上来说,理念是一种问题观,就是如何“观”问题,也就是关于如何发现问题、看待问题、理解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一整套观点、思路、态度和想法。相同问题会诱发不同的发展理念,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只有正确的发展理念才能客观、理性、有针对性地看待问题,从而有助于对问题的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
第三,从目的来说,发展理念变革的目的在于有效破解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这种破解是为了满足行为主体的需要和目的。发展理念变革本身不是目的,不是为了追求“概念的自我规定”、形式上的好看和概念的华丽,而是希望通过发展理念的变革推动发展实践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异于动物和自然界的发展就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把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对象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构新的发展实践来满足人类新的需要和目的。“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美的规律即蕴含着科学的发展理念的规律。所以,人类社会的进步就表现为发展理念的不断跃迁,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发展实践的进步。
从这个意义上说,问题就是发展理念变革的基础,发展理念与问题相伴相生。不过,这里所讲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总问题”,所谓总问题也就是每一个历史时代起支配作用的最本质的矛盾。但是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涉及全局的发展过程,呈现为阶段性演进,也就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在总问题未发生根本转变的前提下,在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地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黑格尔就说:“每一个阶段都和任何其他阶段不同,所以都有它的一定的特殊的原则”,正是这些阶段性问题和区域性问题汇聚为总问题,也就是社会发展的主导逻辑。对此,毛泽东也有精辟论述,“事物发展过程的根本矛盾及为此根本矛盾所规定的过程的本质,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消灭的;但是事物发展的长过程中的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区别……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只要主导逻辑不变,则作为解决总问题的指导思想亦不变。但是指导思想是长期的、宏观的、抽象的,不能用指导思想来解决短期的、微观的、具体的问题,要把从指导思想层面意义上讲的发展观和在日常工作中从政策层面上讲的发展理念区分开来。也就是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将指导思想转化为符合时空特点需要的具体政策,只有政策才是解决短期的、微观的、具体问题的。
从这样的思路去考察中国的发展,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发展的总问题仍然是生产不足与需要上升之间的矛盾。从逻辑上说,生产满足不了需要的增长,可以通过抑制需要的方式来解决。所以,在人类历史上,禁欲主义并不少见,比如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将人的合理欲望等同于贪婪,把人追求物质消费的行为视为阻碍道与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一段时期,我们将人们合理的物质文化需要当做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来批判,用精神动力来掩盖人们的物质利益需要。对此,邓小平有深刻论述:“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所以,解决需要增长与生产不足之间矛盾最有效的方式还是发展,即通过发展创造需要的对象。那么是不是、能不能只管发展,而不去追问发展方式、发展目的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发展理念是由社会发展的总问题决定的,也必定随着社会发展总问题的变迁而不断调整。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尹国明:美国要在伊核问题上做大死,特朗普同志又要给中国送机会了
2017-10-17这位研究员昨天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重要问题,他的这篇万字访谈一定要看!
2017-10-01•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