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把公众对灾难的记忆拉回到40年前。40年,唐山涅槃重生。40年,地震、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考验从未停歇。以近10年为例,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以及这个月刚刚经历的南北方的洪水……每一次大灾,都如一场大考,也是一次淬炼。一次次实战之后,中国的应急救援体系已表现得更加成熟有序。
应急反应更迅速。以芦山地震为例,震后1分钟,中国地震局发布自动地震速报信息;10分钟内,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并就近展开救援;1小时内,民政部、卫生计生委、交通运输部等救灾指挥系统各相关部门全部到位。
协同合作更有序。灾难发生后,政府力量、军队力量、民间力量三位一体,无缝衔接,全方位参与。军绿色的迷彩服、橘色的救援队服、医护人员的白大褂、电力职工的蓝制服……废墟上、险境中,无数奋战的身影,让世界见证着中国式救援的速度。
救援设备更专业。一次次强震发生时,震区道路毁坏、人员无法进入,卫星当“鹰眼”,传回高分辨率影像图;直升机快速起降,搭建起“生命之舟”;野战净水车、野战炊事车等设备的应用在灾后物资发放,饮用水和食物供应、疫情防控等方面提供了强大支撑。
救灾信息更公开。本月初,强降雨导致南方多省受灾。湖北多个内湖超过保证水位,武汉出现严重城市内涝,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几乎天天一场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受灾与救援的最新情况。湖北梁子湖破垸分洪,多个媒体进行了实时直播。
唐山大地震至今,中国政府和社会已经形成救灾与灾后重建的“中国模式”。多难兴邦,自然灾害难以回避,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提升备灾水平,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在一次次灾难中成长,成长为一个更有担当、更有速度、更有质量的国家。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