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唐山大地震40周年祭:靠什么从废墟中涅槃重生
点击:  作者:综合    来源:思想火炬  发布时间:2016-07-28 20:59:30

  

    编者按今天,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在缅怀24万遇难者的同时,更多人在关注这座英雄城市的崛起,探寻40年巨变背后的奥秘。我们这里推出三篇文章,缅怀逝者,更祝福唐山的明天更美好,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1.webp (3).jpg

 

     边建军:唐山何以能从废墟中涅槃重生

 

在地震灾害面前,唐山人民不怕艰难困苦,用生命、鲜血和汗水铸成了抗震精神——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既是唐山人民气壮山河抗震壮举之灵魂所在,也是建设新唐山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人类不会忘却那一刻: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秒,一场突如其来的7.8级大地震,把唐山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沿海工业城市夷为一片废墟。顷刻间,24.2万人失去生命,16.4万人重伤身残,7200多个家庭灭门绝户,4202人成为孤儿。灾情之重,损失之巨,举世罕见。一些外国媒体在卫星照片看到这片废墟时,发出了“唐山从地球上抹掉了”的叹息。

1.webp (4).jpg

让世界惊讶的是,历史并没有按照西方一些人的预言发展。唐山人民开始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伟大壮举。震后第一个十年,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新城,创造了人类同自然灾害斗争史上的奇迹;震后第二个十年,积极实施国民经济振兴计划,“七五”时期赶上了全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八五”时期超过了全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跨入了经济发展较快城市行列;震后第三个十年,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走在了全省最前列。震后第四个十年,2010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莅临唐山视察指导工作,要求“努力把唐山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今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三个努力建成”的目标已经日渐清晰,跃然眼前。

1.webp (5).jpg

四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转瞬即逝的、跳动的一朵浪花。然而,对于唐山人民来说,历史却在这里浓缩了,唐山人民在四十年中经历了通常情况下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经历的事情。从灾后缺乏基本生存条件求生维艰的日子,到重建起一座新的城市,这是多少代人才能走过的路程!然而,唐山人民四十年中便走过了。这座城市靠什么涅槃重生的?

这力量来自什么地方?从受灾的第一天起,党、国家和各族人民给予了大规模的、及时而卓有成效的援助。没有这种救援,很难想象唐山人民会怎样熬过震后的那些日子,从而逃脱历史上一再发生过的灾后瘟疫、饥饿的厄运。另一方面,四十年来,唐山人民始终是建设新唐山的主力军。只要唐山人民在,唐山作为一个城市就依然存在着。她没有、也不会从地图上抹掉。这种气概,这种力量,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勤劳勇敢、坚忍不拔、奋发向前等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

1.webp (6).jpg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的精神力量比体力更富于生命力。”在地震灾害面前,唐山人民不怕艰难困苦,用生命、鲜血和汗水铸成了抗震精神——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既是唐山人民气壮山河抗震壮举之灵魂所在,也是建设新唐山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今年是纪念唐山抗震救灾四十周年,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发扬唐山抗灾精神,就是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我们不仅可以战胜大震灾,也可以战胜各种自然灾害。中华民族是个伟大民族,具有巨大的承受力,任何重大的灾害都不能把我们击倒,胜利终将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一个城市的生命就是她的人民的生命。人民有多么顽强,城市便有多么顽强。今天,当人们漫步在唐山街头,望着那鳞次栉比的高楼,欢快奔腾的人流,会想些什么?人们不会忘记四十年前那恐怖的瞬间,更不会忘记震后这气壮山河的四十年;人们也会想到,再过四十年,这里将会更加辉煌!

    (作者:边建军)

 

      刘凤敏 从毁灭到崛起的现实神话

 

40年来,唐山人民自觉传承和弘扬抗震精神,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二十年快速发展”,涅槃重生,一路向前,生动演绎了从毁灭到崛起的现实神话。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4.2秒,7.8级地震突袭唐山,24万多人殁于瓦砾,16万多人顿成伤残,一座工业城市几乎变为废墟。如果说灾难无法避免,那么,英雄的唐山人民用40年的时间向世界宣告,一个民族所拥有的坚强意志和精神,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摧垮的。(2016年7月26日《河北日报》)

1.webp (7).jpg

在抗震救灾和快速发展的实践中,唐山人民用生命和汗水铸就了“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抗震精神,这是历史给予唐山的不灭印记,也是唐山人民最终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加快发展的坚强力量,早已融入唐山人民的血液中,也裂变出一种坚强的城市性格,成为唐山人民共同的价值观念、意志品格和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是人类共同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40年来,唐山人民自觉传承和弘扬抗震精神,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二十年快速发展”,涅槃重生,一路向前,生动演绎了从毁灭到崛起的现实神话。

弘扬公而忘私的抗震精神,就要勇于牺牲、甘于奉献。这是唐山人最本质的精神境界。地震发生后,无数干部群众从废墟中爬出来,不顾个人和家人的安危,自发组织开展震灾自救,第一时间内抢救伤员、保护国家财产,友善互助、奉献社会。正是这种在灾难中凸显出来的人类至爱,弥合了灾难带给唐山人的巨大创伤,使唐山人的精神得到升华,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和主要精力都融入到唐山的恢复重建和改革发展之中,顾全大局、克己奉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当前,全市正在开展“爱唐山、做贡献”主题实践活动,以爱唐山激发干劲、凝聚力量,用做贡献体现担当、推动发展,点燃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进一步明确了“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间干成”,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立足岗位讲奉献、做贡献,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积极投身加快建设靓丽、繁华、宜居、和谐的沿海强市的伟大实践。

1.webp (8).jpg

弘扬患难与共的抗震精神,就要心系群众、同甘共苦。这是唐山人最核心的价值追求。党员干部只有时刻保持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群众也才会相信你、追随你、支持你,特别在大灾大难面前,群众更需要这种作风。患难见真情,在震后自救和重建家园过程中,数十万唐山人少则几户、多则几十户同住一个抗震棚,组成一个大家庭,互让一碗水,分吃压缩饼干,一起照顾伤员,真正是患难与共、同甘共苦。40年来,唐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风雨同舟、生死与共,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推进,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2015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65元,居全省第1位,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弘扬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就要不畏艰难、敢于担当。这是唐山人最显著的坚毅品格。在毁灭性的大地震和困难面前,唐山人民没有低头、没有放弃,而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以大无畏的精神开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震后第10天,开滦矿工挖出了第一车“抗震煤”;震后第14天,唐山电厂发出了第一度“抗震电”;震后第28天,唐钢炼出了第一批“抗震钢”……震后一年,开滦煤矿全面恢复生产;震后两年,经济发展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经过重建、振兴、快速发展,在废墟上迅速崛起了一座工业化新城。2000年以来,唐山钢铁、能源、化工等产业居全国领先地位。不过,最近几年受外部冲击和自身经济结构的叠加影响,唐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正处于爬坡过坎的艰难转型期。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大力弘扬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知难而进、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进资源依赖型发展向沿海开放拉动转变。

1.webp (9).jpg

弘扬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就要敢为人先、勇于超越,这是唐山人最具活力的精神气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无论是在与震灾斗争中,还是在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唐山人民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不甘落后、拼搏进取精神。40年来,在改革大潮中,唐山以改革为动力,化灾难为机遇,重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机制,在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城市综合改革、优化资本结构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试点建设中,获得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在原有的煤炭、机械、水泥等工业基础上,唐山的钢铁、电力、石油、化工、交通、港口建设等都实现了新跨越。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大地震后的唐山,1990年摘得中国第一个“联合国人居奖”,而且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成为了唐山改善人居环境、不断超越自我的成功典范。这次世园会选址在唐山南湖,这里曾是开滦煤矿一百多年开采形成的采煤沉降区,1976年大地震加剧了沉降区的塌陷,逐渐变成了垃圾堆放场,成了一块“城市的伤疤”。如今,经过深入改造修建,这里变身成美丽的“世界百花园”,湖光山色、如诗如画,“都市与自然”就在转身之间。可以说,这是唐山抗震40周年的最好纪念。

40年,弹指一挥间。灾难已经远去,但抗震精神却历久弥坚。唐山,这座曾经被西方媒体预言“从地球上永远抹掉了”的城市,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用智慧和信心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成为中国快速发展的充分体现和有力印证。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唐山人民大力弘扬抗震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把唐山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支点”。

      (作者:刘凤敏)

 

      郭松明:假如明天地震来袭

1976年7月28日以后,唐山以“大地震”定格在很多国人的心中。但震后四十年,唐山完成了凤凰涅磐,经历十年重建、十年振兴、二十年快速发展,再次成为渤海之滨一颗耀眼的工业明珠!

2016年7月14日,我第一次来到唐山,就惊讶于她的恢弘气势和蓬勃生机。

1976年7月28日以后,唐山以“大地震”定格在很多国人的心中。但震后四十年,唐山完成了凤凰涅磐,经历十年重建、十年振兴、二十年快速发展,再次成为渤海之滨一颗耀眼的工业明珠!

在唐山大地震纪念馆,我们向刻有24万遇难者名字的黑色大理石墙默哀。40年前的灾难来势极为凶猛,以至于我们在纪念广场上面对保留下来的废墟时,似乎仍然能够感受到它的可怕与狰狞。

但是,更让我们感到震撼的是,如此巨大的灾难却并没有打败唐山人,而唐山人却迅速战胜了地震:震后7天组装出第一批自行车;震后10天生产出第一车煤;震后14天发电厂开始发电;震后20天造出第一台机车;震后28天炼出第一炉钢……

1.webp (10).jpg

泰山压顶不弯腰——对唐山人来说,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豪言壮语,而是一个简单的事实。

唐山人为什么如此不可战胜?也许,发生在地震中的这样两件事,能够向我们揭示寻找答案的密码。

第一件事发生在开滦煤矿。在大地震发生时,开滦的吕家坨矿正在进行高产突击活动,井下共有1006人,其中有100多名机关干部,有兄弟单位的打井队,有参加大会战的洗煤厂工人,有下井不足半个月的新工人,还有四十几名女同志,职务最高的是矿革委会副主任贾邦友。

地震发生后,井下迅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作为团结和指挥中心,由贾邦友担任书记。他宣布了撤退顺序:女同志先走,兄弟单位的同志先走,然后是井上工人、采煤工人,最后是机关干部。

近5个小时的撤离,紧张、安静、井然有序,撤退途中,需要经过一段九十多米长的梯子上,每次只能上一个人,一千多人要从这里通过,稍有混乱,后果就不堪设想,但是没有发生任何混乱。 

贾邦友像一个指挥若定的老船长,在所有的人都升井后,最后一个返回地面。他发现先升井的人并没有跑回自己家,而都在余震中焦急地等待井下的同伴,也在等待新的指示。贾邦友心里一阵发热,赶紧说:“矿上不要管了,都回家看看吧。”

1.webp (11).jpg

第二件事,发生在震后不到30分钟,一辆红色救护车从唐山矿出发,向北京驶去。这是唐山市第一辆“苏醒”的汽车,车上是唐山矿工会副主席李玉林和他的三位同事,在没有任何人向他下达指令的情况下,脱险的李玉林主动想到唐山和北京之间的联系可能已经完全中断,要尽快向中央报告,只有中央才能救唐山。他们飞车四个多小时后赶到中南海,当时主持党政军日常工作的领导人纪登奎、李先念、陈锡联、陈永贵、吴桂贤等立即接见了李玉林,并在几分钟内就做出了调解放军、调医疗队、调各地井下救援队开赴灾区的决定,为救援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

李玉林在飞车赴北京的途中,和三位同事组成了临时党小组,相约不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确保把灾情迅速报告中央。沿途不断有市民、农民拦车让他们抢救伤员,但一听说他们是要到北京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告,就全力配合,主动移开路上倒伏的树木、电线杆和伤员,为他们扫清道路。

这两件事,足够让我们找到唐山战胜地震的真实原因:依靠组织,相信中央党员是群众中最有威信、最有责任感、最有能力的人。群众信任他们,他们也无愧群众的信任。无论是在大地深处还是在废墟之中,只要有党员,组织立刻就可以重建。百万人口的唐山,没有在大地震的突袭下溃散,反而结成了一个具有高度韧性、高度效率的有机体,成了一块摧不垮、打不烂、压不扁的整钢。

1.webp (12).jpg

有了组织做主心骨,唐山人就不相信眼泪。一位当年参与救援的解放军战士后来回忆说,部队开进唐山后,最让他惊奇的是“唐山发生了这么大的地震,居然没有哭声”。幸存的市民有的继续寻找被埋的亲人,有的照顾伤者,有的起火做饭提供后勤保障,还有的在搭防震棚。

不过,唐山人并不是真的不会哭,一个多月后,毛主席去世的消息传来,唐山哭成了泪城!他们把失去亲人的悲痛,和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后的隐忧与无助,都一起宣泄出来了。

在唐山,我想起了2010年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很多人在观影时,为唐山人洒下了热泪,他们太值得同情了,不是吗?唐山人的生活不仅当时就被地震摧毁,此后也一直没有恢复过来。李元妮一生都生活在对亲人的歉疚中了,如同儿子方达所言:“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永远盖不起来,32年守着废墟过日子。”方达则永远失去胳膊,女儿方登则生活在被遗弃的恐惧与怨恨中,始终无法化解,连累无私收养她的养父母也活的郁郁寡欢,他们把全部的爱都给了方登,可是居然不能在她那里得到一个笑脸。 

1.webp (13).jpg

电影感动了许多人,被感动的人可能都在潜意识中联想到了自己。实际上,《唐山大地震》并不是源于历史的真实,而是出自现实的投射。说到底,每个时代能够打动人心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特有的“时代焦虑”.

近些天,全国许多地方都发生了洪灾。我们听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但也有些故事听过以后令人揪心。 

新中国成立后,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把全国人民团结的像一个人。今天,只有更加身体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员干部更加践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原则,灾难来临时像贾邦友那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工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党才能更加紧密地把人民团结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不忘初心”,可谓切中时弊! 

假如明天地震或别的什么灾难来袭,我们是否像四十年前的唐山那样,团结成一块整钢不丢弃每个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郭松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