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教育、医疗该不该是公共品? ——谈谈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公有制
点击:  作者:小强    来源:刘老师的微课堂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16-06-20 11:32:21

 

            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不理解的问题。

你们马克思主义者不是讲历史唯物主义吗?那我们就从历史出发,来说说公有制根本没有什么用:

奴隶社会没有公有制吧,封建社会也没有公有制,近代社会资本主义私有制多一些,至于苏联,不是都垮台了么?公有制从历史上只有原始氏族时期才有过,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化到现在的历史,都没有公有制,你看资本主义社会的百姓,现在不是也活的好好的么?

谈到这里,我那爱提问的朋友,我们不妨先来讨论一下另一个问题:教育、医疗,该不该是公共品?或者说,我们每个人,应不应该都享有、并且享有相近质量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一、从历史的角度来谈谈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所有人都能享用的,不具有排他性(你买了别人就不能买)、不具有竞争性(你用了别人就不能用)的产品,最典型的譬如国防、义务教育的机会,一般来说都由政府提供。

最近小编在看一些讨论“教育医疗是否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文献,小编发现有的学者尽管研究很深入,但是缺少了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看待公共产品的问题。譬如有些学者认为,教育是私人产品,因为现在有的教育(譬如GRE培训)就是私人产品;有些学者认为教育是公共产品,因为现在有的教育(譬如义务教育)就是公共产品;还有的学者干脆来个大综合,说有的教育应该是公共产品,有的教育不应该是公共产品。

然而以上的解释其实仅仅停留在“现在的教育是什么产品”的问题,而没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产品”的问题,我们要回答教育是什么产品,就必须有一种历史的观点——它以前是不是公共产品?它现在是不是公共产品?我们希望它未来是不是公共产品?

很显然,教育和医疗在以前,譬如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不是公共产品,因为一方面生产的少,另一方面分配过程只分配给统治者,不管是生产还是消费,教育和医疗都有很强的排他性。现在,教育和医疗是公共产品吗?这个问题其实之前讨论过了,有的是公共产品,譬如义务教育,基本的卫生保健,因为人人都能享受,不具有排他性;有的是私人产品,譬如职业培训(高等教育?也存在争论),疑难杂症,因为有的人能够购买,有的人不能购买,存在较强的排他性。

在未来,我们希望所有的教育和医疗成为公共品吗?作为一名受教育者和一名 病人,我们当然希望所有的教育和医疗都能成为公共品,这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拥有多少家产,也能够通过教育发展自己的特征和职业技能,也能够通过医疗来治愈以前需要昂贵药费才能医治的病痛。但是,假如你是一个职业培训机构的老板,假如你是一个私立医院的院长,你会希望所有的医疗和教育,都成为公共品吗?不,永远不会,因为那意味着教育无利可图,那意味着医疗无利可图,那意味着自己的事业破产。

二、从公共产品的供给,再谈谈公有制的必要性

事实上,一定时期的一部分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公有制没有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可以提供一部分公共的医疗和教育,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也可以提供一部分公共的医疗和教育。但是,长远的全面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只有公有制国家才有可能实现,而私有制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的。

原因很简单,正如我们之前所讨论的那样,当一个产业的产品完全变成满足人们需求的公共产品的时候,这个产业的产品也就失去了竞争性和排他性,也就失去了利润空间。公有制国家最根本的生产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它的追求的目的是和公共产品的属性一致的,而现代私有制国家的基础是资本主义,是盈利,而盈利的目的是和公共产品的属性相悖的。

在当下,资本主义国家或现代的私有制国家,可以提供一部分公共品;在未来,它也只可能提供一部分公共产品,因为它必须要保证其他产品的盈利空间;甚至它还可能为此将现在的公共产品给破坏掉,转化为私有产品,譬如上个世纪英国和美国的私有化改革,忽视了人民的需求,关注企业家和生产者的盈利需要。

而公有制国家,在现在它可能也只能提供一部分公共产品,在未来,它却有可能提供近乎所有的公共产品,因为它追求的就是能够尽量满足个人的需求,而非盈利。

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教育工作等产品都变成公共品的社会,是什么社会呢?——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啊,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表现之一是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这意味着产品失去了排他性,变成了公共产品;从本质上来讲,共产主义社会消除了基于物质条件的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使得《共产党宣言》里面讲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成为了可能。

三、回应前面的提问

朋友,从历史看问题没错,但历史不只有过去,现在,它还包括了未来。只有公有制才有可能给与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而私有制的能给与的未来是有限的,并且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它的一些终点了。

(ps:本文谈论的公有制和私有制,偏向于经济运行层面,偏向于是否拥有生产资料来实现剥削的层面,并不排斥个人可以拥有自己的非生产资料的财产。)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