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争得面红脖子粗的一些话题,在发展中国家那些辛辛苦苦谋温饱的人看来,多少有点匪夷所思。
就比如,跨性别学生在学校如何上厕所?
今年3月,共和党主政的北卡罗来纳州出台州立“厕所法”,规定北卡州学生在校期间须按生理性别进卫生间。5月13日,民主党主导的联邦政府司法部、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允许在校学生按照自己认同的性别上厕所。5月25日,美国11州联合提起诉讼,声称这一“如厕令”“没有法律根据”,试图阻止其实施。
一时间,美国舆论沸腾。民主党掌控的联邦政府和共和党主政的“红州”之间,民主、共和两党之间,普通选民之间,甚至同学校同班级的中学生之间,意见分歧不断,乃至相互对骂。
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在美国被统称为LGBT。保障他们不受歧视地享受平等权益,是近年美国民权运动核心主题之一。但在政治正确性的大原则下,究竟具体采取什么样的平权政策,不仅构成民主、共和两党的一大分野,美国民间也很难达成共识。
那么,当各种社会群体意见纷纭、利益分裂之时,政府是否应该收回引起巨大争议的成命?还是坚持既定主张的同时,寻求妥协和回旋余地?如果社会无法达成共识,又该如何息纷止争?
1“致亲爱的同事函”——美国政府重要文件这样写
这封引起轩然大波的“如厕令”,正式名称是《就跨性别学生致亲爱的同事函》,美报说其酝酿长达数月之久。
初来乍到,第一次“认真学习”美国政府文件,着实感到有点新鲜。最新奇的在于,这封“如厕令”在列述具体规定和要求之前,首先会援引法律出处和进行“名词解释”,并采用详细的脚注,补充界定文件的适用范围和其他说明事项。
在9页PDF文档中,每页的页端两侧都分别印有司法部和教育部图徽。第一页是用英文、西班牙文、中文、越南文、韩文、菲律宾国语他加禄文和俄文共7种语言写的同一段话,大意是函件由司法部民权司、教育部民权办公室联合发布,对英语能力有限人士,教育部可免费提供语言协助,并注明电话和电邮地址。电话还包括单独为听障人士设立的专线号码。
不过,笔者按址发两封电邮索要中文译本,迄无回复。打电话过去,是一长串人工英语或西语语音留言,接通人工服务后,只是叫笔者到教育部官网查找电邮索取地址,看来政府里的“形式主义”也是世界通行。
不算这页多语种通知,函件8页纸,正文5页,35条注释占掉3页。正文首先阐明主旨、背景、函件作为“重要指导”的地位及其法律依据——1972年教育修正案第九条规定,禁止接受联邦财政援助的机构在教育项目和活动中进行性别歧视。
函件声称,这一禁令涵盖跨性别学生,据此总结学校对跨性别学生应履行义务,说明联邦政府将如何评估学校的遵行情况。接下来是名词解释,逐一规定了“如厕令”里“性别认同”“出生性别”“跨性别”“性别转换”4个名词的含义。之后才是具体规定,哪些“可以”如何如何,哪些“必须”如何如何,措辞细微处相当讲究,显然经过再三推敲。
35条注释中,第一条是说明“如厕令”所涵盖的学校范围——全美接受联邦政府财政资助的学区,这就意味着全美公立大中小学都属于如厕令施行范畴。第二条是关于“重要指导”含义的链接,打开后是早前颁发的另一份政府文件,内容罗嗦但有趣。
原来,美国教育部自知下发通知太多,学校顾不过来,所以专发这份文件说明何种文件比较重要。其中一条是凡注明作为“重要指导”的公函,其执行情况会与联邦政府下拨教育经费挂钩。可见,还是钱比较管用。
看似严谨周密的政府文件,发布后却遭到猛烈抨击,被挑出不少毛病。特别是“如厕令”本身是否合乎宪法及相关法律,是否侵犯州权、总统权力是否被滥用、与教育经费挂钩是否意含威胁等,都是争议内容。
2“跨性别”是个神马意思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因此”必也正名乎”。
即便美国人,也有不少人说不清楚“跨性别”(transgender)的具体含义,对很多中国人来说,估计更加陌生。最初,笔者也一头雾水。看“知乎”等网络社区讨论,发觉对不少人来说,“跨性别”似乎是个“就得这么翻译才妥当”的词,但实在望字难以明义。人生下来,性别就分男女,极少数兼具两性生理特征的,即使有,也常会通过手术选择单一性别。“跨”是个神马意思?
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定义,跨性别者就是那些认同或表达出的性别认同与其出生时生理性别相反的人,可以指通过手术改变生理性别的人,也可以指喜欢装扮成异性或有异性癖的人。维基百科的定义更加宽泛,只要认为传统的性取向标签对自己不合适或者不够用,都可以自称或者被视为“跨性别者”。美国一些跨性别维权组织的解释也大体如此。
不论词典、维基百科,还是从美国联邦政府“如厕令”对“跨性别”的官方解释来看,“跨性别”的译法似有失准确,应当是“变性”“易性”“性别转换”。“trans”是transition的缩略。“跨性别者”说白了,就是所有自认为是女性的男性和自认为是男性的女性。跨性别女子——男儿身,女儿“心”;跨性别男子——女儿身,男儿“心”。这里的“心”,指的是对自己性别的心理认同。
对此,奥巴马政府的“如厕令”专门说明,只要学生、或学生家长之一、或学生的监护人通知学校说学生认为自己是跨性别者就可以,毋需医生诊断,是否通过手术改变性别或注射荷尔蒙改变体征不是前提条件。
根据维基百科,“跨性别”是个相当年轻的新词汇,最早出现于1965年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约翰·奥利文的相关著作里,而美国的民权法于1964年通过,自然不会明确涵盖这一群体。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也即这一新词诞生大约10年后,“跨性别者”演变成一个“伞形术语”,涵盖了除同性恋、双性恋之外其他各种非传统性取向的人群。“伞形术语”是一个西方学术名词。作为“伞形术语”的词汇,如同一把伞一样能够容纳广泛的观点和看法,每把伞都由数块伞布组成,伞布相对独立,但只有相连构成完整的伞才有意义。
其实,要求允许跨性别学生按照自己认同的心理性别进卫生间和更衣室,只是美国联邦政府这封“如厕令”中的一条内容。
根据这份通知,这些学校组织只限男生或女生参加的运动队、体育比赛、特定课程与课外活动,还有提供男生或女生宿舍时,都不能因为其他学生感到不舒服而区别对待跨性别学生,并且需要为跨性别学生保守性别认同的秘密,平时使用他们自己选择的新名字、新身份。
但通知也留下一些口子,比如女校、男校、私立本科生学院以及“兄弟会”“姐妹会”这样的美国学生传统社团,可以自行决定是否招收和接纳跨性别学生。
3“党争”焦点非如厕问题本身
跨性别者的权益保护,在美国不是新鲜话题,民主、共和两党对平等对待跨性别者原则上并无二致。就连初选阶段屡次挑战政治正确性的大亨特朗普,自从锁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后,言语也向以反对各种歧视为主旨的“政治正确性”原则靠拢了不少。
他这次表了两个态:第一,如果当选总统,他会撤销奥巴马政府这一“重要指导”,将这个问题交给各州决定;第二,如果当选总统,他会“保护每个人”。怎么同时保护?特朗普回归“政策模糊”的竞选战略——没说。
不管怎样,特朗普这次表态显然温和、收敛多了。这很可能是出于争取独立选民选票的考虑。目前,基本锁定民主党初选胜局的希拉里正在设法争取中间选民和反对特朗普的共和党选民,特朗普当然不会拱手相让。
尽管如此,眼下,围绕跨性别学生的如厕问题,美国政治地图上,共和党的红州、民主党的蓝州,壁垒分明。两党政要的相互攻讦也格外激烈。至少十几个共和党主政的红州公开反对,认为总统滥用权力,亦有法律界人士指责这一通知违宪。不少共和党政要攻击奥巴马蓄意选择在大选正式开锣前发布这一“重要指导”,既是为了给民主党拉选票,也为了在离任前留下尽可能多的“奥巴马遗产”。
不过,平心而论,把颁布跨性别学生如厕指导完全说成奥巴马的“阴谋”,多少有点冤枉他。追本溯源,两党围绕跨性别者政策不时公开发生龃龉。而今日风波的作俑者之一,正是共和党自己——就在两个月前,北卡罗莱纳州的共和党州长签署一项“厕所法”,要求跨性别学生按照出生时的性别,而非他们自己认同的性别使用厕所。也就是说,你生下来是男的,即使现在心理上认为自己是女性,还是得进男厕,反之亦然。
可以想见,这项州立“厕所法”立刻遭到白宫和司法部炮轰。
5月上旬,美国司法部提起诉讼,指控北卡州的“厕所法”违反了联邦反歧视法。北卡州则提起反诉,认为这属于州权,该法案对在公共厕所保护隐私并防范男性利用女厕窥视和袭击妇女很有必要。数日后,关于如何平等对待跨性别学生的“重要指导”函件,便从教育部和司法部的案头,发往了全美接受联邦政府资助的大中小学校。
函件下达当天,共和党主政的“红州”州长们纷纷对白宫大加挞伐。不过,他们并不肯触犯以反对一切歧视为主旨的“政治正确性”原则,而是把跨性别学生如厕问题宏观化,把问题的性质转换成涉及民主与共和两党的核心理念之争、“中央”(美国联邦政府)与“地方”(各州)的权力之争,以及民主、共和两党的大选争斗。
联邦政府侵犯州权,是特朗普至共和党州长共同的指控。他们声称,跨性别学生如何上厕所是个具体问题,各州自行决定就可以了,这份和联邦政府资助挂钩的通知侵犯了各州州权,也侵犯了共和党“有限政府”的原则。
北卡州议会参院共和党领袖菲尔·伯格说:“美国没有国王,谁也不能绕过议会和法院,强迫学龄男孩和女孩共用厕所和更衣室”。
肯塔基州州长马特·贝文(Matt Bevin)则声称:“联邦的触角深入这样一个地方性问题,难以想象还有更荒唐的事情。”
声言计划反抗这份“重要指导”通知的犹他州州长加里·赫伯特(Gary Herbert)发表声明说,联邦政府的手伸得太长了。这是“我见识到的联邦过度干涉的最糟糕案例之一”。不过,犹他州议会的公关官员查克·盖茨(Chuck Gates)告诉笔者,要记住这位州长正在竞选连任,可能是借题发挥,攻击民主党的竞选对手。
与此同时,佛蒙特、华盛顿等民主党主政的州,州长们却纷纷称赞这项通知,表示这与本州的一贯政策相吻合。“我为奥巴马政府确立这些政策而欢呼,这些政策会为我们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机会茁壮成长,”华盛顿州州长英斯利(Inslee)说。奥巴马政府则认为,民权法是全国法律,高于州法。
5月16日,奥巴马本人首次就“如厕令”公开发声,为司法部和教育部这一“重要指导”辩护,声称联邦政府为帮助学校处理这一问题提供了“我们的最佳判断”,全社会都必须保护脆弱学生的尊严和安全。
5月25日11州就此提起诉讼,在起诉书中指责说:“被告(奥巴马政府)企图把全国工作场所和教育设施变成大规模社会实验的实验室……肆意践踏保护儿童和基本隐私权利的常识性政策。”带头起诉的得克萨斯州共和党州长克莱格·阿博特当天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指责奥巴马政府滥用行政权力,逾权就本应由国会处理的事务发布指令。
4围绕如厕令,民意难以调和
去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同性婚姻合法,也曾闹得沸沸扬扬。但两情相悦,同性也好,异性也罢,都与他人无涉 。
这次情况却有所不同,远不仅仅是观念之争和政治争斗。奥巴马政府不是要求公立学校为跨性别学生单独设立厕所,而是要求允许他们按照“心理性别”如厕,毋需医生诊断,毋需改变性征,并且下至小学,上至大学,涵盖所有使用联邦政府经费的教育机构。这就不仅关涉跨性别学生,也关系到所有在校学生的隐私和安全。即便民权运动的忠实支持者,担心“如厕令”过于激进的也不乏其人。
于是,“如厕令”一出,有民主党选民称赞:太正确了,这是民权运动的重要突破;有共和党选民悲叹:简直疯了,这社会怎么了?
美媒报道中,跨性别学生和家长的辛酸经历也令人动容。在北卡罗莱纳州,有个15岁跨性别男孩,自从州里通过“厕所法”,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家长和学校达成的特殊安排在家上课。他的妈妈名叫霍普·泰勒(Hope Tyler),听到新政策后哭了。她说:“这对我们的孩子意义太大了。”
17岁的跨性别女生Hunter Schafer也在北卡州就读。学校原先给她提供了单独的洗手间,但州“厕所法”颁布后,她感到无所适从:“要么违法,要么进男洗手间,那样很不舒服,还可能有很大危险。”
在得克萨斯州,十几名中学生和家长一起上街抗议。据报载,当时有位跨性别女士上前恳切讲述自己幼时经历,请求“不要夺走我的权利”。一位女中学生回答道:“也请不要剥夺我的权利,我想要安全。”
其实,美国的卫生间大多有单独隔间,加油站等往往设有男女通用的厕所。公共场所里标注“无性别”或“所有性别可进”的厕所也不鲜见。
怀俄明州是一个风气保守、共和党选民占大多数的州。在怀俄明大学一栋教学楼里,紧挨着男卫生间就是“性别中立和家庭洗手间“。推开进去,洗手池旁摆着张单人小沙发,里面是私密性很好的卫生隔间,不仅方便任何单独如厕的人,也能解决带着幼小儿童的父母难题。采访中,不少人认为,这是较少争议、较为稳妥的解决之道。
笔者还注意到,奥巴马政府这封“如厕令”里,要求“可以”(may)的条款多,要求“必须”(must)的内容少。这本身恐怕就包含了回旋余地。
5定纷止争靠法院
说起来,联邦政府这份“重要指导”函件没有法律上的强制效力,面对巨大争议和党派与大选争斗,靠什么让各州屈服和听话?
答案是依靠法律和经济力量。法律层面上,奥巴马政府认为,民权法适用于跨性别人群。作为全国性法律,它高于各州立法。因此,拒绝执行这一通知的学校可能会吃民权官司。经济层面上,如上所说,这份文件专门为“重要指导”加了注解。不听联邦政府“重要指导”的州,联邦政府可以扣减拨给它的教育经费。
但抛开党争、政争、大选争斗以及联邦和地方的权争,回归普通民众关心的问题本身,的确,从实际操作层面讲,利用男女皆可单独使用的厕所解决跨性别人士如厕难题,以美国的发展程度并不困难。但是,从奥巴马政府强调的平权原则和这份“重要指导”的精神来看,不仅是要允许跨性别学生不按生理性别如厕,而且还要帮助他们融入他们心理上认同的性别群体。
这就难度大了。毕竟,不管心理认同的性别本身是什么,都不能改变生理性别相逆的客观事实。洗手间、更衣室、男女生宿舍,都是私密性很强的空间,与一般的公共空间不是一回事。对普天下父母,最大的事就是孩子。都是在读学生,照顾一方的权益和感受,便可能意味着另一方的权益和感受受到伤害。一碗水端平,在现实中谈何容易。跨性别者要想融入他们希望认同的性别群体,并非靠观念的进步、政府的扶持就能简单办到。
因此,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这样一项争议巨大、牵涉面广、反对声汹涌而又不具法律强制效力的政策,最终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施行?政策所带来的一系列疑问和难题又如何求解,比如,如何防范不法之徒滥用这一政策?如何保障非跨性别者的隐私和安全?听任青少年过早确定心理性别是否妥当?这些问题都随着奥巴马政府的“如厕令”被提出,但答案都需要相当的时日才会浮现。
围绕“如厕令”,虽然物议沸腾,对立方各有各的道理,各讲各的道理,都不听对方说啥,都说服不了对方,但却仍能看到两个普遍共识:
一是以反对一切歧视为主旨的政治正确性原则受到尊重;二是各方都威胁对方要打官司,要将纷争交付法官,即便把官司打到最高法院也在所不惜。
事实上,“如厕令”发布前,美国司法部已和此前禁止学生跨性别如厕的北卡罗莱纳州提起了相互诉讼。今后,拒绝执行“如厕令”的各州也可能会吃民权官司。而法官之锤,不仅将为官司定音,也将是平息社会纷争的有效途径。此间多家媒体都预期,如厕令“牵涉面太广”,可能最终会闹上最高法院。
“如厕令”里,包含民权运动的一个重要理念,那就是不能“因为其他人不舒服”,就损害脆弱群体应当享有的平等权益。虽说理念与现实总有一段距离,贯彻理念的政策也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这样的理念仍然值得备加珍惜。所有人在一生当中,都有可能发现自己属于某一类别的脆弱群体,非跨性别者并不例外。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