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顺丰妥协了!华为、老干妈、娃哈哈还能撑多久?
点击:  作者: 安然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发布时间:2016-05-27 09:52:12

 

           一直坚持不上市的顺丰,终于向资本市场妥协了。523日中午,鼎泰新材在深交所公告称,顺丰将借壳鼎泰新材A股上市。其中的缘由请看下文的《顺丰借壳A股,总说不上市的王卫是怎么想的?》

 

事实上,中国市场上一直存在着这么一群企业,他们坚持不上市,却能做到行业第一,甚至在国际上都享有名望。例如,华为、老干妈、娃哈哈、方太等。现在顺丰提前妥协了,华为、老干妈、娃哈哈、方太等一大批坚持不上市的企业还能坚持多久?

 

 这些大牛企业对上市和资本说不 」

 

  相信关注华为的人都听说过这么一段奇闻异事。

 

  很多企业家眼里的大财神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曾经在任正非这里吃了闭门羹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

 

  几年前,斯蒂芬罗奇曾经率领一个机构投资团队访问华为总部,任正非却没有亲自出面,只派了当时负责研发的常务副总裁费敏接待。事后,罗奇有些失望地说:他拒绝的可是一个3万亿美元的团队。”对此,据《人民网》报道,任正非却不在意的说,他罗奇又不是客户,我为什么要见他?如果是客户的话,最小的我都会见。他带来机构投资者跟我有什么关系呀?我是卖设备的,就要找到买设备的人……”

 

  对于华为坚持不上市,任正非说,华为真正需要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资本,唯有客户才是华为持续走向成功的根本

 

  华为之外,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方太创始人茅忠群也认为自己的公司没必要上市。

 

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

 

  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认为有多大能耐就做多大事业,一上市,就可能倾家荡产。上市那是欺骗人家的钱,有钱你就拿,把钱圈了,喊他来入股,到时候把钱吸走了,我来还债,我才不干呢。我打下的江山,我就把它做好,做专做精,我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少事情。凭自己真本事做些事情,这样活得才有意义。自己打下一片天,我觉得才是真本事,才有意义。

 

  娃哈哈宗庆后认为,用资本的钱,他心理没底。人家说我们比较傻,不会用银行的钱。我想还是稳定点好,娃哈哈是小步快跑,我们坚决不做心里没底的事。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

 

  方太创始人茅忠群一直加持三不原则:不上市、不打价格战、不欺骗。茅忠群说:有些上市企业走进了单纯追求利润的不良怪圈,上市反倒会被股东施加压力,首要任务变成了一味追求利润规模,这与方太做高端品牌的梦想会有冲突。一个真正的高端品牌应该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而不是用规模利润来决定的。

 

太创始人茅忠群

 

  不过话说回来了,顺丰创始人王卫也曾经信誓旦旦的说,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

 

  顺丰要上市会不会成为一粒多米诺骨牌,引发此前拒绝上市公司准备IPO的连锁反应?我们用数据说话,先看看这些公司目前缺钱吗?

 

 华为、老干妈、娃哈哈们现在缺钱吗? 」

 

  先看华为。据华为2015年全年财报显示:2015年华为销售收入3950亿元人民币(608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369亿人民币(57亿美元),同比增长33%。这样说,你可能没概念。我们来做个对比。2015全欧洲电信巨头爱立信全年销售额290.3亿美元,净利润16.1亿美元。这样看来,华为2015年的净利润是爱立信的三倍多。

 

再看老干妈。1997老干妈成立;1998老干妈产值5014万元;2013年,老干妈产值达到37.2亿元。2014年年销售额突破40亿。现在老干妈已经打开国际市场。有外媒报道,老干妈在国外市场成了奢侈品,原本北美华人超市中的老干妈售价2美元,但在亚马逊等网站上可以卖到10多美元。

 

此外,据工商资料显示,老干妈的股东结构极其简单,只有陶华碧与其两个儿子。其中,陶华碧持有的股份仅占1%的比例,大儿子李贵山持有49%,小儿子李辉20125月才入股,持有50%

 

  娃哈哈呢?据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娃哈哈实现的营业收入为636亿元,同比下滑了5%2013年原本内部定的销售任务是800亿元,结果只完成783亿元。2014年,娃哈哈年度目标是实现销售额1023亿元,但最终只完成728亿元,业绩同比下滑7%。而在2016年的销售工作会议上,娃哈哈一口气推出十款新品,却并未提及任何关于2015年营收的具体数字。

 

  娃哈哈销售额的下滑,更多的是受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事实上,可口可乐、康师傅等食品饮料行业巨头,近几年的业绩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宜家拒绝上市给企业带来哪些启示? 」

 

宜家家居

 

  企业不上市,能坚持多久?我们来看看已经在中国深扎根的跨国公司宜家是怎么做的?

 

  宜家创办于1943年的瑞典,现在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家。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宜家拥有328个商场,其中有19家在中国大陆。

 

  据宜家集团2015年财报201491-2015831日)显示,宜家集团净收入相比去年增长至35亿欧元(约248亿元人民币),总销售收入比去年增长11.2%达到319亿欧元。而2015年度,宜家在中国市场销售额高达105亿人民币,销售增长超过18%

 

  宜家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拒绝让宜家上市,他曾对外宣布:宜家永远不会成为一家上市公司

 

宜家创始人坎普拉德

 

  对此,英格瓦坎普拉德给出的官方解释是,如果一旦上市,股东们必然要求获得更快、更多的回报,这将改变宜家的长远目标和运作方式。但他也私下承认,宜家如果是上市公司,每年就必须拨出大约30%的获利给股东,不上市的话,这些钱就都能成为储备金,以备不时之需。

 

  股东获利,企业家本身获利不多,也是很多美国中小公司不愿意上市重要原因。此外,《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的推出和修订,也让很多美国公司都觉得上市要付出太多费用和额外辛劳——例如,上市公司通常要赶在每个季度结束与政府报备截止期之间很短的时间内出具财务报告等。

 

顺丰借壳A股,总说不上市的王卫是怎么想的?

 

顺丰创始人王卫

 

523日中午,鼎泰新材在深交所公告称,顺丰将借壳鼎泰新材A股上市。据公告显示,顺丰控股2015年营业收入473亿,净利16.2亿元。同时顺丰将募资80亿元。

 

借壳鼎泰新材,作价 433 亿元」

 

A股公司鼎泰新材(002352.SZ)今日发布公告,宣布鼎泰新材以截至拟置出资产评估基准日全部资产及负债与顺丰控股全体股东持有的顺丰控股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

 

 20151231日为基准日,交易的拟购买资产顺丰控股100%股权预估值为448亿元。

 

  由于201653日顺丰控股召开股东大会,决议以现金分红15亿元。此次顺丰控股100%股权的初步作价为433亿元。

 

  不考虑配套融资因素,本次交易完成后,王卫控制的明德控股将持有鼎泰新材总股本的 64.58%;考虑配套融资因素,本次交易完成后,王卫控制的明德控股将持有鼎泰新材总股本的 55.04%(募集配套资金发行价格按照发行底价测算)。明德控股将成为鼎泰新材控股股东,王卫将成为鼎泰新材控制人。

 

  本次交易完成后,王卫将成为上市公司鼎泰新材的实际控制人,明德控股将成为鼎泰新材的控股股东,顺丰控股实现借壳上市。

 

  顺丰控股2015年营业收入473亿,净利16.2亿元。同时协议规定,顺丰控股在 2016 年度、2017 年度和2018 年度预测实现的合并报表范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1.8亿元、28亿元和 34.8亿元。

 

这次交易中,本次交易拟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 80亿元。本次募集配套资金扣除本次交易相关税费和中介机构费用后拟用于航材购置及飞行支持项目、冷运车辆与温控设备采购项目、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及下一代物流信息化技术研发项目、中转场建设项目。其中,拟用于航材购置及飞行支持项目费用为26.8亿元,中转场建设项目费用为34.7亿元。

 

当前,快递行业正在争相抢夺A股公司第一股。此前,圆通速递、申通快递也已纷纷筹备借壳上市。申通快递100%股权作价169亿元借壳艾迪西上市,圆通速递将借壳大杨创世,加快上市步伐。

 

王卫曾言:顺丰不为钱上市」

 

众所周知,王卫一直为人低调神秘,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许多同行也表示看不懂他,视他为神一样的存在。行业里有这样一个传闻,VC想给王卫融资,但王卫始终不肯出来见面,这个VC就对外开出50万中介费价码,50万只为和王卫吃个饭,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很多美国投资商也在找寻王卫,付给咨询公司的佣金为1000万美元。

 

  王卫也曾表达了顺丰不上市的原因,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我做企业,是想让企业长期地发展,让一批人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上市的话,环境将不一样了,你要为股民负责,你要保证股票不断上涨,利润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将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

 

  2010年,阿里、海航、IDG、联想纷纷表露出对快递企业的爱意,更是通过频繁的交往希望得以有情人终成眷属3月,阿里参股星晨急便;5月,海航与天天快递喜结连理;次年,复星与韵达又传出佳音。

 

  快递行业的竞争本十分激烈,随着风投入股,竞争和风险还是并存的。所以,风投公司更愿意与顺丰、四通一达这样的佼佼者联姻。作为民营快递公司,之所以愿意套上资本的束缚,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缺钱,有了资本便可以继续扩展业务,更会提高上市的速度。对于快递公司而言,上市还是一块未曾被踏入任何脚步的土地,这块土地像宝藏一样吸引着众多快递公司,铸就他们的淘金梦

 

顺丰也许很有钱,但顺丰花钱的速度和数量也是其他民营快递公司所无法比拟的。其实,早些年就有很多PEVC向顺丰示好,但王卫始终不想过那种被股东束缚的生活,更不喜欢被任何资本左右其思想和作为。在谈及到IPO的话题时,王卫曾坦言:成为上市公司后,你的每一笔投入,都要向股东交代,说服他们这笔投入是有利可图的,是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利润的,要有业绩出来,这个我恐怕做不到,我真的没有办法保证对未来的战略性投入可以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更不能保证我不会失败,这也违背了我做企业的精神。

 

为什么又同意上市?」

 

早在2013820日,王卫曾用25%的股权换来了4个新伙伴,他们分别是: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和古玉资本。有消息调侃说,一直宣称不融资、不上市的顺丰,如今却大手笔出让股权买了4干爹,此敛财之举着实让快递行业内的相关人士唏嘘不已。

 

  而关于融资,顺丰一直强调有资本找顺丰洽谈,这就将顺丰融资的概念更加公开化了。从这句话来分析,顺丰显然是被融资的,是PE看上了顺丰,主动掏钱与其合作。

 

  不过,顺丰还是很奇葩的,虽然不差钱,虽然直营得比较顺利,虽然不打算上市,但还是募资了,而且一募资,就是4位合伙人,更引人瞩目的是,这4位可都是中国合伙人!顺丰的前路,看来必定越走越宽。

 

  业内人士分析了顺丰当时的引资之举,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与投资控制平台。顺丰经营规模大,涉及业务种类多,但这些业务大都被人为地分割在不同的主体下,即使是快递业务,也被分散。比如顺丰集团主要负责国内快递业务,顺丰海外主要负责海外快递业务,而与快递业务紧密相关的呼叫中心和后台信息系统又被安排在泰海投资旗下等。这种人为的分割固然可以让外人很难知晓顺丰的整体面貌,但由于其缺乏一个统一的战略规划平台和投资控制平台,也导致出现业务架构非常不清晰的问题,野蛮生长的痕迹很深。更为严重的是,顺丰各业务之间如何协调,如何配合,业务的发展如何协同恐怕只有最终控制人王卫一个人知晓,而这无疑将会放大顺丰的经营风险。

 

  个人色彩太过浓重。从顺丰的股权结构来看,王卫持有了顺丰集团99%股份,泰海投资也在其绝对控制之下,而顺丰的海外业务则全部被王卫控制,这或许与顺丰独特的发展历史和王卫的个人性格特点有关。王卫对快递行业的理解,乃至对整个中国当下商业环境的理解,无疑是在一流商业领袖之列。但如果一家企业太过依靠某一个人,这家企业究竟能走多远?深深打着王卫个人烙印的顺丰,以后又将会怎样?或许顺丰旗下首个电商平台顺丰优选上线5个月后随即换帅,创下国内电商圈最快换帅纪录的故事会给大众一些启发。

 

  财务没有实现统一。最令人想不到的是,顺丰的营业收入也许从来都不是一个十分准确的数字,顺丰并没有一张反映其整体经营情况的财务报表。即使是在此次融资中,顺丰提供给投资机构的财务报表,也是在对五大控股主体合并财务报表基础上编制模拟出来的。这也就是说,顺丰整体经营情况到底如何,现金流情况究竟如何,发展需要解决多少资金缺口,恐怕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很难想象一家成立快20年的大型集团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顺丰控股上市实现的收益会更诱人。在上市地的选择上,若现行政策不发生重大变化,顺丰控股有很大可能会在A股上市,因为这是保证顺丰控股内资企业血统纯正性的不二选择。

 

另外,从外部环境来看,京东、苏宁等规模庞大的电商自建物流体系对快递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菜鸟网络在农村市场的拓展,让各大快递企业压力不小。

 

  2015年双十一期间,刘强东曾经炫耀:迄今为止,整个京东的众包物流平台注册的众包物流员工已经超过了30万名,所以现在呢,我们每天平均有超过20万个包裹,都是通过我们的众包物流送过去的。

 

  中通计划赴美IPO,时间拟定于2016年底或2017年初,拟融资10亿至20亿美元,如果一切顺利,这将是阿里巴巴之后第二大的中企赴美IPO。去年底申通快递、圆通速递都相继发布借壳上市计划。处在国内快递业第二梯队的全峰快递则选择在新三板上市,德邦物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提交IPO申请,宅急送也公开表示过自身上市计划。

 

  国内排名前七的物流公司中,顺丰是最后一个表露上市意图的,看来王卫已经是坚守到最后的做事人

 

  事实上,快递公司除了要解决利率低的问题,其末端的基础设施、转运中心等都需要大力建设,而快递员的人工成本最高可占总收入成本的60%以上,都是现阶段面临的基础问题,因此快递公司急需大量资金,谁先获得巨额融资,谁就有机会与其他企业拉开差距。

 

  另外,快递公司也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像团购、旅游网站一样,将来势必要进入一个整合期。如果顺丰想要整合他人而不是被他人整合,就要与其他企业拉开差距,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从这个角度想想,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王卫同学又同意上市了。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