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环球时报:有媒体混淆“过期疫苗”概念 制造恐慌
点击:  作者:耿直哥    来源: 北京习风堂  发布时间:2016-03-24 11:36:05

 

             这两天,山东过期疫苗事件持续发酵,甚至令贾乃亮这样的娱乐明星,都开始介入关注,呼吁政府认真对待关系到每个儿童的疫苗问题。

确实,山东过期疫苗问题暴露出一系列我们监管上的问题,特别是两名主犯,不仅是多次作案,而且发生在2015年的最新一次,居然还是在两人缓刑期间作的案...

然而,就当我们在反思监管上的相关政府部门责无旁贷的问题时,一些媒体,不知什么原因,不仅把此次发生的过期疫苗问题与假疫苗混为一谈,制造公众的恐慌情绪,竟然还将一篇2013年时就已经被医学和科学界专业人士批的体无完肤的报道再次拿了出来,开始煽动公众对整个疫苗接种的抵触情绪”...

耿直哥觉得,这就太过分了。原因?下面会说。

这篇文章,就是今天刷爆了很多人朋友圈的《疫苗之殇》。在这篇2013年的报道中,某媒体的记者通过罗列了从2003年到2014年间,中国【数亿】接种了疫苗中,不幸出现【极严重不良反应】致残的10几个儿童(耿直哥注:这种几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正常疫苗的不良反应必须得到重视,请赶紧告诉你身边有适龄接种儿童的父母——千万千万别疏忽大意,以免后悔终身。

于是,根据耿直哥了解,我们的很多同事的朋友圈,不仅被这篇文章刷屏,而且不论是在朋友圈,还是我们的记者或读者在街头,都看到和听到有人在说,打疫苗这么危险,干脆以后别给孩子打疫苗了...

这也是为何,在那篇文章的影响扩散开来之后,耿直哥朋友圈里医学界和科学界的人士全都愤怒了,各种各样反驳《疫苗之殇》的稿子也很快出现。其中,耿直哥想重点给大家介绍的这篇文章,同样是一篇旧文,写于《疫苗之殇》这篇文章发布的2013年。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疫苗之殇是胡说八道》,作者是知名专业科普作家方玄昌。以下是方玄昌文章的全文

曾经学习优秀的李致康现在终日呆坐或者躺着,大小便都在床上解决”“梁嘉怡已经12岁了,身体却依然只有五六岁孩子的大小,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年前高晨翔就是在这个炕上打了疫苗,这一针让他的余生都只能在炕上度过”“拍完这张照片后不到一个月,龚子崇便离开了人世”……

南都图片报道

16幅照片,15个患者,其中两位已经离开人世。《南方都市报》的这组图片报道,将这一切归因于疫苗,断言他们都是疫苗受害者

与以往看到类似报道时一样,笔者非常同情这些患儿及其家属;然而,对于记者如此草率地将病症与接种疫苗相关联,笔者再次深深失望——两年前,笔者曾以《再审山西疫苗案海城豆奶案》为题,著文批评两个案例的始作俑者、最初给出报道的媒体及记者:小小一包豆奶或一支疫苗,却能引发数十种不同症状,此非丁春秋驾临而何?岂料两年之后,丁春秋再次重出江湖。

南都图片报道

重新探讨这个话题,依然需要普及基本知识:不合格疫苗导致的最严重问题有两种:其一是疫苗已经失效而未被察觉,让接种者在无意识情况下暴露于相应疾病之下,这对于狂犬、破伤风之类疫苗来说,将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其二是疫苗灭活不彻底(或减毒不到位),这相当于给接种者注射了相应病原体。无论是两年前的山西疫苗案还是本次南都的报道,均有一两个相对靠谱的案例,患者疑似因疫苗灭活或减毒不彻底而致病。

两种严重后果之外,无论疫苗合格与否,都还可能产生另一种不那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引发人体过敏。

南都文章的另一个论断让我感到极为惊讶: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即使按照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公布的疫苗不良反应概率是百万分之一到二,那也意味着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这句话足以证明记者缺乏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及媒体职业素养:王宇所谓概率百万分之一到二的疫苗不良反应,包括较为严重的过敏、因灭活不彻底而导致相应疾病等情况,难道这些不良反应均会导致终身残疾?该文还说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也许这个数字微不足道,这又是外行话,假如中国每年疫苗接种真的将导致上千个孩子留下终身残疾,这个数字就很严重,远非微不足道

在如此错误认识之下,南都记者给出疫苗本身又是高风险的生物制品这样的荒唐言论也就不足为奇——笔者在此强调一个常识性结论:以成熟工艺正规生产的疫苗,没有高风险,属于极低风险的生物制品。

这篇文章还对中国疫苗制造与管理行业提出了强烈质疑,采访的某专家说,中国的疫苗生产技术还停留在三十甚至五十年前的水平,说我国开发的品种大多为单价疫苗、减毒活疫苗等传统疫苗品种,而国外上市的疫苗多以联苗、灭活等新型疫苗为主。这又是纯粹的瞎掰。减毒与灭活均属于生产疫苗的传统工艺,对于中国各大生物制品公司来说当然不在话下——中国甚至早已生产出更先进的基因工程疫苗(包括乙肝、甲肝及脊髓灰质炎疫苗)。

那么,中国在疫苗生产行业是否真的存在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只是问题并非如《中国经济时报》及《南方都市报》所报道的那样。此前,大连金港安迪、江苏延申、河北福尔均被报道过所生产疫苗存在效价不足的问题。所谓效价不足,简单解释就是因生产商偷工减料而导致疫苗中的有效成分(抗原)不足,这将让接种者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金港安迪违规添加成分外核酸物质,也是为了节省抗原,这同样可能导致效价不足)。在我看来,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国产疫苗效价不足依然是媒体及管理部门最值得保持警惕的问题。

最后还得说说政府时常提到的偶合效应。老百姓不那么容易理解这个词,我在此简单解释一下:某种疾病来临之前,患者刚好经历了与该种疾病原本毫无关联的某种因素(本文探讨的问题中,这一因素便是疫苗接种),是为偶合。不仅仅是病因的寻找存在偶合,疾病治疗中也时常存在偶合——病人在痊愈之前碰巧接受了某种原本不对症的治疗。偶合现象成就了许多巫医,他们会因此而幸运地被人们看成神医。对于偶合,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偶合的两者,属于鸡叫天亮之间的关系。

那么,为什么有关疫苗的偶合格外多?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因为小孩子几乎都要接种疫苗,中国人对于疫苗又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容易将疾病与之关联),同时媒体人也更愿意去发现它。反过来思考,人总要生各种疾病,中国这么多人接种疫苗,没有那么多偶合事件反而不可想象。如果大家一视同仁去寻找,那么偶合现象发生在吃饭”“喝水之类因素的案例将更多,只是人们一般视这些因素为无风险,不易将之与疾病相联系而已。

在此还必须给出一个大家很不愿意看到的、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结果:由于南都这类不负责任报道的流传,将加深人们对于疫苗的误解和恐惧,此类偶合事件因而将进一步增多,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影响中国儿童的疫苗接种率,让他们更多暴露于实实在在的危险之下——那时将可能出现真正的疫苗之殇

最后,耿直哥想说,除了方玄昌的这篇文章外,今天我还看到了很多拿出事实和科学依据,反驳《疫苗之殇》的优秀文章。 比如,一位医生的自媒体公众号drpei就在昨天和今天先后两次发文,一方面呼吁大家搞清楚这次出问题的疫苗,比如:

1、不是假疫苗,而是失效疫苗(也不排除部分没失效),所以其后果是【打了没效果】,但几乎不会有毒副作用(耿直哥注:这点今天世界卫生组织也专门发微博澄清了)。当然,打了没效果也同样有危险,因为这等于是将孩子暴露在了疾病面前,缺少了疫苗能提供的免疫能力。

2、过期的这批是二类疫苗,所以你依然可以放心地给孩子注射一类疫苗。至于二类疫苗,这次涉案的疫苗数量相对于全国来说也偏低。所以,还是要坚持给孩子打疫苗。因为打了就比不打安全!

另一方面,文章也在呼吁公众不要被《疫苗之殇》中所煽动的非理性抵制疫苗的情绪所影响。文章也说,打疫苗确实存在极低的不良反应,但像《疫苗之殇》里所故意罗列在一起,制造恐慌情绪的那种特别严重的情况,真的只是非常非常非常罕见的情况。所以,这位医生表示,自己仍然会坚持让自己的孩子打疫苗。 而另外一篇媒体人和菜头发表在公众号槽边往事里的文章,除了也再次强调了前面所说的山东案件的基本事实,让大家学会一码归一码的看事情外,更重点批评了当公众对于山东案件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某些媒体再次扔出那篇《疫苗之殇》将会对公众认识疫苗所产生的严重负面影响。

然而,他却因为这篇文章,遭到了某些媒体势力圈子的围剿。一篇微信文章就抨击和菜头是在装外宾。那篇文章的逻辑是:宣称《疫苗之殇》可能混淆概念,可能操纵舆论,但也比变质疫苗的毒害要低很多

这种观点,耿直哥觉得很可笑。山东疫苗事件的问题是失效,《疫苗之殇》中的案例主要是疫苗极低概率出现的副作用。一个是因为打了无效疫苗,所以没有疫苗保护的问题;另一个是打了合格疫苗,然后不幸成为那不到百万分之一的不幸个案。这两个事情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媒体人以后能不能搞清事实再出来反驳呢?

耿直哥还认为,此次山东暴露出的对过期疫苗的监管问题,相关部门必须负责,必须严查。

因为正如很多医学界的朋友所说,山东这事确实令他们好不容易给公众稍微讲明白的疫苗问题,又出现了认识上的恐慌性逆转,如果这样的事情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漏洞不得到根本性的封堵,以后医学界和科学界再怎么理性地、科学地和公众说疫苗的问题,恐怕恐慌的公众也根本听不进去了。

但事情必须得一码归一码!用本来是说明B问题的《疫苗之殇》来渲染A事件的恐怖,在耿直哥看来就是纯粹的恶毒与坏。如果真如这篇文章的发布者所愿,中国花巨资建立起来的疫苗事业戛然而止,将来数以亿计的孩子因为没有疫苗的保护,造成可怕的后果,你们这些媒体负责么?!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