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华为宣布,公司2015年智能手机发货量突破1亿台。 华为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表示,华为智能手机已摆脱低价竞争泥潭, 未来一定会推出5000元以上价位手机。
何刚认为,MateS是华为针对高端手机一次成功的尝试。他表示,“无论是GFK还是赛诺的数据都显示,在4000元以上价位上华为已经占据一定的份额。” 华为第一次销售3000元价位手机,销量不到10万台,在4000元价位的MateS预期年底销售超过100万台。
“华为手机在3000-4000元档位上站稳脚跟,国内市场占比达到30%以上。”何刚介绍说, “2016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0%左右,并且未来一定会推出5000元以上价位手机。”
在1亿部手机出货中,中国市场占到七成,对比看,2014年这一数据为六成。何刚表示,2016年华为希望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占比能恢复到6:4,海外市场份额需要继续保持。
数据显示,2015年华为西欧增长45%;中东非洲发货1200万台,位列市场第二。在重点市场三星仍然是华为重要竞争对手。 (苹果已被忽略了——小编没看见,嘿嘿)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长期坚持开放式的研发创新,每年将不少于10%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并将研发经费的10%投入新技术预研,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20个研究所,与领先运营商成立20多个联合创新中心,形成了持续创新发展的有效机制。
华为的知识产权战略有三大“利器”:
一是在核心领域不断积累自身知识产权,并进行全球专利布局,以保持参与市场竞争所必需的知识产权能力;
二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推动自有技术方案纳入标准,积累基本专利;
三是始终以开放的态度学习、遵守和运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来处理知识产权事务。同时,以积极友好的态度,通过协商谈判、产品合作、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解决知识产权问题。
截止到2013年10月,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利申请超过60700件,其中在无线通信领域拥有近15000件专利,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国际标准中拥有2204件基本专利。华为公司凭借在LTE/EPC领域在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上声明的871件基本专利,位列全球第一,并主导着LTE标准的制定和发展。
华为在专利战略上走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实现自我保护,第二个阶段实现对外专利交叉授权的零付费,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在LTE市场启动后的两到三年,华为公司通过专利许可等技术交易方式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华为经验告诉我们,企业的专利布局是根据企业的专利战略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专利组合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综合产业、市场和法律等因素,对专利进行有机的组合,涵盖了与企业利害相关的时间、地域、技术和产品等维度,构建严密高效的专利保护网,最终形成有效的专利组合。
自2011年开始,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已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每年几百万件的专利申请,然而能为专利权人带来实际利益的有价值的专利并不多,为什么呢?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在围绕一项技术或一件产品进行专利申请时往往没有专利布局的规划,专利申请反映出盲目性和零散性,甚至是为了申请而申请,这些没有形成严密保护网的零散的专利申请,不仅没有完整地保护好自己的技术,反而留下空间为竞争对手的进攻性专利布局提供了可乘之机。
而且,即使是那些零散性的专利申请,如果在专利审查过程中被驳回或者在专利授权后被无效掉,那么企业的专利保护很有可能被瓦解,那些被驳回或无效掉的专利不仅不能为企业提供法律保护,还成为社会的公知公用技术无偿为社会公众所用。所以,有效的专利布局在企业专利申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在部署专利布局之前,重要的一步应当是对企业的技术和产品进行全球范围内的专利技术的检索和分析,了解技术发展状况和竞争对手的专利情报,确定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在该领域所处的客观位置,与现有技术的相近度和差异性。我们知道企业的竞争优势往往体现在其产品和技术上的一项或几项的差异化特点,我们需要紧扣企业自身的技术特点,挖掘出企业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创新性的技术方案,围绕这些方案进行专利布局。
我们还需要综合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来制订企业的专利布局策略:一是围绕企业的发展规划确定专利布局总体方向和目标;二是了解企业的产品或技术在本地和其他地域市场中的详细状况、市场的竞争环境和发展方向、竞争对手的市场状况等信息,来确定各产品、技术以及不同地域的专利布局的策略和防御对象。
企业一般采用以下三种形式实现专利布局:
一、保护性布局,就是为企业自身的产品或技术架构完整的专利保护网络,包括企业围绕产品或技术的结构、原料、零部件、制造工艺、功能、应用等诸多方面进行核心专利的布局规划,企业还需要从技术改进方向、主要应用扩展以及配套支撑技术、上下游、产业链以及衔接等方面建立外围专利的保护体系。
二、进攻性专利布局,就是为了消除竞争对手在产品和技术上对企业的威胁而进行的有效的专利布局策略,例如,在竞争对手的专利布局的薄弱环节上或其产品的改进方向上,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专利布局,给竞争对手的有效商业利用设置专利障碍,围困竞争对手,以这些专利来换取与竞争对手的专利交叉许可,这就是华为公司在第二个阶段做的专利布局形式。
三、储备性专利布局,就是为了在未来的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升级、产业变革中继续保持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或谋求在某些领域取得专利控制地位,甚至参与下一代行业标准的制定为导向而提前进行的专利的跑马圈地,这是华为公司在第三个阶段做的专利布局形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专利布局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的,为了维护、巩固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专利战略部署。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