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全面学美军,我们终将迷失在不远的地方
点击:  作者:点点大将军    来源: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5-11-23 09:26:39

 

20151123csn004.jpg

   如果要学,当然要学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也就是美军。但关键看怎么学。

  ()

  预备役部队,是学美军的产物。

  电视上,美军的预备役部队一旦发出征召令,两个月的集结和培训,就能搭上大力神,飞到海湾作战。多好啊,军民融合,寓军于民,跟毛泽东军事思想也有几分相似。

  很抱歉,我们早在1955年就曾搞过预备役制度,但这项制度没有事实上开展。真正搞预备役部队是1984年以后,如今已经有30年。按理说,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然并卵,恐怕对于预备役,很多人都想吐槽,但说多了得罪人。如果要归纳总结原因,恐怕可以写一篇博士论文。

  我们还是拿毛泽东军事思想来简单做一分析。

  毛泽东军事思想包括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三个方面。预备役部队属于人民军队是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人民战争和战略战术上。

  我们曾经有一支半脱产或不脱产的基干民兵和民兵队伍,这支队伍在战争中最大的贡献,是承担了伴随性保障和支援作战任务。简单说,就是作战部队去打仗,民兵负责送草送粮,袭扰捣乱、运送伤员,但很少独立执行作战任务。

  林彪在解放战争时总结攻城作战经验时,曾经提出过三组一队的模块组合,即爆破组、火力组、突击组和担架队,其中担架队,主要由民兵担任,他们的任务就是把受伤的战士抬下来。后来增加了一个前送弹药的弹药组,主要也是由民兵担任。

  这个非常准确的定位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民兵的作战效能,弥补了兵力上的短缺。我的理解,在现代战争中,这样的伴随作战任务,应该由预备役部队来完成。

  但事实上,我们赋予预备役部队的职能是什么呢?我们的预备役征召制度又落实得怎么样呢?定位的尴尬,使用上的错位,这本身并不是预备役部队的错,但客观的结果是,预备役部队越来越边缘化,离召之即来,来之即战的目标要多远,有多远。

  倒是在应急抢险和救援上,这些年预备役部队真正发挥的重大作用,成为城市民防力量之一。

  ()

  美军的指挥体制好不好?当然好!扁平、灵活、实用、高效。既可以点面并联,又可以点点串联,还可以一竿子插到底,以分队的战术行动达成国家的战略目的。

  简单概括,美军指挥体制的最大的外部特征是军政和军令分离。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管钱管人的人不管作战,管作战的不管钱管人。

  理论上看,这样的体制少了很多扯皮拉呱的事情,让作战的人专心研究作战指挥,搞管理的人专注管理。

  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忽略了美军指挥体制建立的大背景和基础,也就是美国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军事指挥体系的建立,一定是与国家的意识形态相统一的,美军指挥体制,建立的基础是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和法治体系,以及美国人的移民文化。

  即便这样,美军的指挥体系仍然经过了30多年的渐进式改革,打一仗改进一点,打一仗再改进一点,在世界打了一圈,然后逐步成型,而绝非一蹴而就。

  这样的政治、文化和价值观,中国是不具备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历程中,中国一直是中央高度集权国家,这样的模式必然造成机构的臃肿和部门间的牵制和内耗,但也有其优势,有利于集中力量和优势办大事。那些年那么困难,仍然能搞成两弹一星,就是体制的胜利。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干部干事和宣传干事差别很大,因为干部干事管职务的升迁,宣传干事只管理论学习。所以干部干事要办个事情大家都会给面子,而宣传干事也许就会没面子。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在中国,管人管钱才被认同,这些都不管,那你凭什么指挥我?

  ()

  再来说军种的比例问题。

  很多人在谈论美军的三军比例,在130万左右的美军现役部队中,陆海空军的比例大约为433,相当接近。

  这让很多中国人羡慕,由此批判我们的大陆军思想,认为我们的陆军比例过大,海空军太少。

  陆军数额过大,确实是事实。不过很多人在羡慕美军的同事,仍然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国防战略的问题。美国人是世界警察,不,准确地说是世界警长,他全球布防、全球作战,同时打赢两场以上的局部战争的目标诉求,需要强大的空中和海上输送力量。

  而我们,积极防御的国防建设方针没有变,全域作战的军队建设目标没有变,这决定了我们在现阶段,仍然需要一支保持一定数量,可以遂行全域本土作战能力的强大陆军,而不是一支霸权主义的军队。当然,今后根据作战任务和部队建设质量变化,需要逐步调整改变三军比例。

  但不管怎么调整,至少在50年内,我们都不需要像美军那样全球布防,说派一艘军舰去中国访问,其实是从日本的基地驶出的。所以,我们真的需要比例如此接近的三军比例吗?

  而反观我们的本土防御需求,漫长的、4万多公里的边海防线,100多个百万级人口城市,N个潜在的对手,包括反恐需求,还有历史血淋淋的教训。在质量渐进的过程中,数量无疑是一个弥补的最好方法。

  就好像打篮球,一个强大的球队可以选择全场攻防,快速转换,但对于一个弱队,那就只能是半场区域联防。否则,你也学人家跑全场,只会被对手拖垮拖死,坚持不到第四节。

  ()

  再说军队文职。

  在美军的体系中,文职人员多达70万左右。这些人员遍布在美军的后勤、医疗、院校等非战斗岗位。甚至在航母和水面舰艇上,厨师和一些公勤人员都不是军人,而是由文职人员担任。文职人员与现役军人一样部署在海外基地,甚至参与一些作战任务。

  至于国防部里,文职人员的比例就更高。美军也形成了一套文职人员的使用、晋升、管理和退出制度。同样,这样的文职体系,也是在国家大的国防体系制度之下形成的,所以,人家的国防部长就是穿西装打领带的。

  我们能否也可以全面学习美军的文职制度呢?我们先看看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教训。那时候,我们曾经把县级武装部整体脱军装移交给地方,也曾经将军校文职教员交给地方。

  不好去评说什么,但最后的结果是又收了回来。

  其实我们的军队中,一直有职员干部和职工队伍。特别是在军队还自办教育和一些产业的时候,一些军队的农场、学校里,这些人是主要组成。随着非战斗单位的移交,这部分已经逐步消化,人数不多。

  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非现役文职人员充实到军队的医生、护士、教员队伍。我倒觉得,文职制度是一个趋势,但建立需要一个过程。而当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解决文职人员的归宿感。

  有多少人能理解他们在部队的地位尴尬和情感障碍?

  他们在军队,为军队工作,但他们不是军人,那他们是什么?他们是民?那我们能不能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他们?比如,要求他们随军舰一起出海参与作战。或者要求他们跟随战地医院,部署到前线。

  如果没有情感上的归宿,怎能与子同袍?

  ()

  结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向世界军事强国学习,但我们要有中国特色。学美军,一定是拿来主义,不是倒来主义。且,我们需要时间。

 

责任编辑:高天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