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领导新加坡52年的“国父”,李光耀被一些人称为“政坛巫师”,以赞誉其独到的政治眼光。撒切尔夫人就曾说:“我观察这个人几十年,他的预言从来就没有错过”。
而对于中国的发展,李光耀曾经数次做出“预言”。其中的一些已被验证,另外一些则静待时光。
预言1:“中国在西太平洋的对抗终将占上风”
李光耀曾称中美两国争夺亚太地区主导权的竞争已经开始。中国将把美国赶出12海里的领海乃至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届时,中国将成为区域大国,必要时也会展现力量。
美国防部长卡特在东盟防长扩大会议后,宣布他将与马来西亚国防部长一起登上正在南海附近航行的“西奥多?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他刚刚会见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上将。
在会上,常万全对卡特说:“我们敦促美方停止一切错误言行,不再采取任何威胁中方主权和安全利益的危险举动。”
卡特则称:“美国将继续坚持美国长期奉行的原则,依照国际法享有航行和飞越自由,包括在北极等全球各地区都适用。”
美国多家媒体在报道卡特此行时评论称,此举很可能让中美在南海已经出现的紧张局势更加严重。
此前报道,美国近期借口维护南海航行自由,派“拉森”号宙斯盾导弹驱逐舰在海上“绕了一大圈”,非法进入中国南海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挑衅滋事。
中国海军军舰依法对美军舰进行了监视和警告。中方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美国停止挑衅行为,强调中方将根据需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王毅外长并奉劝美方三思而后行,不要轻举妄动,不要无事生非。
美国是全球霸权,中国力争主导亚洲,这在最近两年非常明显。源于中国的产能过剩极为严重,如果不能对外输出产能,势必造成严重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过剩产能输出必须以政治军事实力作为后盾,否则无法保护海外利益。所以,对外政策的对抗性越来越强,这就在中国和美国之间产生了矛盾。
所以,美国不会放弃在亚洲的霸权,中国要实现主导亚洲,对抗的最终结局是战争。
国防大学教授戴旭认为,当今世界,科技最强的就是美国,其中尤以其军事科技最为发达,美国向外出口的大头都是军事装备,技术,系统,还有无数的软件配套,美国的真正发家历史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让美国卖军火发了大财。
只要世界乱,美国的军火出口将开足马力,创造极强大的经济活力!世界各地的资本源源不断的流入美国。
中国的政策一直都是想和平方式解决与南海各国的领海争端,都由于美、日、印黑手的插入,和平方式解决与南海各国的领海争端的可能性正在逐渐降低,军事摊牌的可能性几乎不可避免,越南、菲律宾都在积极备战。
预言2:“中美并不是美苏的零和游戏关系”
很多人认为,美国重返亚洲,是要防堵中国。可是李光耀认为,中国不是苏联,因为中国过去苦了这么多个世纪,志在国家的利益,而不是改变世界。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问题专家雅科夫·别尔格尔此前也认为,2015年完全可以被认为是“中国世纪”的开端,世界领袖角色逐渐转移给中国的时代已经开始。在与美国的角逐中,中国的优势将逐渐拉大。
“修昔底德陷阱”根据历史经验认为,新兴大国必然会挑战现有大国霸权,最终导致战争。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则蕴含着更多战争可能性。
“我觉得,西方的理论解释不了中国。”11月1日,参加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是建立在西方实践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中国实践之上的。”
“假如西方是橘子,中国是苹果,你用解释橘子的理论来解释苹果,我觉得还是有差异的。”他形象地比喻说。
“中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本质区别是:“中国世纪”中的领袖不追求霸权主义,只希望成为平等伙伴中的“领头羊”。
所谓零和游戏,也就是非合作博弈,意思是说双方合作的结果就是归于零,一方的收益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因此双方没有必要合作。对中美来说,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国内也有人认为美国正加快实施遏制中国的战略,中美之间的猜忌有可能使两国面临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的风险。
美国知名投资家乔治。索罗斯曾在一篇文章中警告说,“如果美国政府将中美关系视为零和博弈,不仅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会失去很多。”他呼吁建立一个与中国战略互利的伙伴关系。
尽管中美间仍存在分歧,但建立信任是世界发展的潮流,谁都不想倒退到冷战时代,中美两国关系的大局仍然没变: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合作面大于竞争点。
随着两国双边贸易总额达到5500亿美元,中美两国经济关系的相互依存度也越来越高,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每天有超过1万名中国人和美国人跨越太平洋抵达彼岸。中美两国因为日益趋同的利益不可能玩零和游戏。
预言3:日本正在慢慢“走向平庸”
日本经济在战后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在1960-1970年经济起飞阶段年均增速超过10%;在1970-1980年代经济增速高达7%;即便在1980年代,其4%的年均增速在发达国家中表现也非常突出。
1990年代初资产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曾陷入失落的20年。日经225指数在1989年12月写下38916的历史高点,然后开始长期熊市,到2003年4月,创下7831点的低点,跌幅达80%。
在此期间,日本损失的不只是股市市值,整体经济环境变差,利率下滑、失业率上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及停滞,人口步入高龄化。日本当时所展现的,是1930年代之后就少见的大萧条。
而且,这种现象至今也未见改善。如今日本利率仍趋近零、银行表现疲软、高龄人口的现象依然存在。
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兼行长李若谷认为,日本的老龄少子化,老龄社会,购买力不足,创新不足,过去日本的创新是很多的,现在没有动力,日本的经济前景是不容乐观的。
安倍于2012年12月当选首相之后,誓言一改颓势,射出“三支箭”要改善经济。第一箭是宽松货币、无限制印钞,第二箭是税收减免及政府在基础建设的更多支出,第三箭则是要从过度管制及保护的日本经济上进行结构改革。
第一箭短期成效显着,日元兑美元汇率在2012年12月时,在751日元兑1美元水准,到2014年中期,迅速跌至1001日元兑1美元附近,接着在12月又暴跌至接近1201日元兑1美元,之后就在该水平附近徘徊。这一做法已经让日本出口得到帮助,至少短期收效。
第二箭却完全射偏。日本没有设法减税来刺激经济,反而提高消费税,重重打击经济。造成日本经济在去年第2季下挫1.9%,到第3季仍萎缩0.6%,是日本2年来第2次经济衰退。第4季GDP终于见到正值,但也只有0.4%成长。
第三箭结构改革则完全射不出来。移民、女性的劳动力得不到妥善运用,银行的坏帐也不见好转。这对日本长期解决不景气,却是至关重要的大事。经济学家及畅销书《货币战争》作者JimRickards认为,安倍经济“三支箭”未见成效,若不进一步改革,日本恐怕还要见到第3个“失落十年”。
李光耀早在1996年就预测中国经济将超越日本,而中国并没有让他等到2030年。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5年4月发布的全球189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来看,全球2014年GDP为77.3万亿美元(下同,108.2万亿新元),美国为17.4万亿,是老大,中国为10.3万亿,日本为4.6万亿,德国为3.8万亿,英国为2.9万亿,而欧盟全部总和为18.5万亿。
换句话说,名的前五位中,中国是老二,已达到老大美国的近六成,比老三的日本大了超过一倍。
事实上,曾被称为“经济恐龙”的日本受长期经济停滞影响,从5年前开始全面被中国赶超。中国在GDP上赶超日本即是一个信号弹,据2010年统计,中国GDP达到58790万亿美元,而日本为54740万亿美元。
预言4:“战后出生日本人若掌权,日本或自行发展军力”
“在日本战后出生的一代人于15至20年后掌权时,日本中断与美国盟约而自行发展军力的可能性不能被排除。”时至今日,似乎李光耀的预言正在应验中。安倍推动集体自卫权是日本脱离和平宪法的第一步,日本右翼政客们也希望摆脱美国的束缚。
预言5:“印度会成为军事大国,但经济不会繁荣”
2005年,李光耀曾认为印度在未来将超越中国,但是4年后他明确对记者说:“我收回之前对对印度的乐观判断。”他批评印度“尚空谈,少实干”。基础建设落后,语言不统一及种姓制度也都制约了印度的能量。
世界第二大军事装备进口国印度正认真考虑成为全球性防务产品出口国。
去年,印度进口了价值3690亿卢比(约合55.7亿美元)的武器、弹药和相关产品。同时,印度也迈出使防务出口计划与《瓦瑟纳尔协定》相一致的第一步。
8月17日,印度国防部公布一份包括16类防务出口装备的清单,其中包括装甲车、弹药、步枪、小型武器、军事训练装备、电子战装置、软件、炸弹和鱼雷。
目前,印度的防务出口额尚不足其进口军事装备价值的2%。尽管还是武器进口大国,印度却迫切希望推动本国的防务出口。2014年9月,纳伦德拉?莫迪成为印度总理数月后,推出一项新的防务出口战略,这与“印度制造”计划相对应,意在激发印度的防务制造业发展。
据媒体称,2015年印度防务出口额为67亿卢比(约合1亿美元),与该国庞大的防务进口形成鲜明对比。去年,印度防务出口产品包括航空电子设备和直升机,目的地包括阿富汗、厄瓜多尔、阿曼、新加坡和纳米比亚。
但经济增长失去部分动能。数据显示,印度经济于本财政年度第三季度(10-12月)初,就显现开局疲软的颓势,印度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10月份降到了22个月以来的新低,这使得这个“金砖四国”中原本经济增长势头最好的发展中经济体也面临着重重阻力
星展银行的一位经济学家拉奥(RadhikaRao)说,数据显示印度经济增长已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加速动能,此后,如果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进一步下滑到50这一枯荣线之下,那么该国经济就有进一步下行的风险。
有投资者指出,印度经济的各部分数据加起来,并不完全与总量相匹配。
另外,很多分析人士看好印度,不是因为印度或者印度政府多么神奇,恰恰是因为印度的落后状况决定了其未来追赶的不可避免性。
无论基础设施还是制造业,印度作为后来者,都可以从领先者直接“拷贝”学习,只要政治经济不出现重大动荡,这一学习过程并不需要费太多的力气,然而,这恰恰也成为印度经济在快速发展上的瓶颈。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