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英才》记者 王 爽
【《中华英才》按】如何理性看待“习马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如何客观总结“习马会”的成果?如何务实审视“习马会”对两岸未来关系走向的影响?本刊特别邀请知名台湾问题专家王在希,为我们对“习马会”进行权威解读。
“‘习马会’是马英九寻求历史定位的重要目标”
记者:马英九曾反复呼吁进行“马习会”,大陆方面也多次表示不反对“习马会”,但一直以来,双方就是无法起步,首先是场合问题,大陆表示可以在国际场合之外的任何两岸场合,特别是去年马英九表示愿意去北京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但最终未能成行,国台办对此的解释是:“两岸领导人会面,是两岸中国人自己的事,不需要借助国际会议场合。”但台湾方面一直主张非国际场合不可,那这一次真的选择了新加坡,对马英九而言,似乎是做了一些妥协,您怎么看这种妥协?
王在希:马英九在2012年连任后,曾流露出他非常在乎未来的历史定位。在适当时机与大陆最高领导人正式会面,应是他寻求历史定位的一个重要目标。在马英九的七年多任期内,岛内施政和党务改革方面确实泛善可陈,他唯一的亮点就是改善了两岸关系,推动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
去年初,马英九就通过有关部门以及新闻媒体透露出希望能和习近平总书记会面的讯息,但坚持两条:一是希望出席去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APEC会议,二是坚持要以“总统”身份见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国台办发言人明确表示:大陆对“习马会”一直持积极开放的态度,但两岸领导人会面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不适宜在国际场合。这次两岸双方事先达成一致,一是以“两岸领导人”身份会面,二是见面时“互称先生”,解决了原来高度敏感的身份和称谓问题,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
记者:在您看来,此次会面为何选择这个时间?为什么是新加坡,而不是别的国家?
王在希:我想选择在新加坡会面起码有三个原因。第一,1993年海峡两岸第一次“汪辜会谈”就在新加坡举行,这次“习马会”实际上是当年“汪辜会谈”的延伸,有历史纪念意义。第二,新加坡多年来一直同时与海峡两岸保持着良好关系,彼此有相当互信,是两岸双方都能接受的一个比较好的地点。第三,习近平主席这次正好安排到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利用访问机会在新加坡与台湾领导人见面,也是顺乎自然,顺理成章,这和专程去新加坡见马英九情况不一样。
记者:新加坡算是国际场合么?
王在希:我认为在国外会面不等于就是国际场合,尽管“习马会”是在新加坡举行,但见面只是在两岸领导人之间,没有第三方参与。国台办发言人讲的国际场合,通常是指国际会议或者国际性重大活动。
“说突然也不突然”
记者:很多跑了多年台湾口的记者非常感慨,这么大的消息事先竟没有得到一点风声,此消息一出,各大网站已被刷屏,很多人用“一切来得太突然了”来形容,您怎么看这种“突然的公布”?马英九之前表示愿以党主席身份与习近平会面,也是考虑到以两岸领导人身份会面的难度太大。现在,大陆直接宣布以两岸领导人身份会面,可谓处大事不拘小节,拿出了应有的气度与魄力,您觉得呢?
王在希:是的,这次两岸同时发布“习马会”消息,事先没有透露,让外界感到有点突然。其实这也很正常,任何重大的决定,事先肯定要反复进行沟通协商,内部私下沟通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尤其在台湾目前这种特殊敏感的时刻。
事情往往是这样,公开的商谈很少达成协议,谈判的一方有时只是为了利用谈判的过程宣传自己的立场观点,而成功的协商往往是不公开。实际上,许多问题长期谈判谈不拢,根本原因是还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只要有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诚意,通过互谅互让,办法总是可以想得出来的。所以谈判能不能成功,不完全是一个技巧问题,关键是有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愿。
说突然也不突然,“习马会”从23年前双方戴“白手套”的“汪辜会谈”,到去年国台办主任和台湾陆委会主委之间的会面,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这次“习马会”应该说是过去七年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一个成果,是两岸努力改善关系的一个结晶,它是在两岸依然存在诸多重大政治原则分歧的情况下实现的,来之不易。
“见面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突破”
记者:这次会面是66年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算起来国共领导人迄今为止,一共举行了4次会晤,2005年、2008年、2009年和2015年,您怎么评价这几次会面的意义,特别是“习马会”,您怎么看他的历史意义?
王在希:1949年两岸分离以来,国共领导人曾多次见过面,但真正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是两次,一次是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来大陆与胡锦涛总书记会见,那是国共两党领导人时隔60年后再次见面,也是两岸分离56年后的首次见面。往前追溯就是1945年毛主席和蒋介石在重庆的谈判。连战主席来大陆,他自己称之为“破冰之旅”,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具有突破性,对国共两党而言有历史性意义。
而这次“习马会”,见面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突破,因为两岸最高领导人在经历了66年的风风雨雨之后,终于走到一起,握手言和,比起国共两党领导人会见,难度更大。不论“习马会”达成多少共识,会面握手这短暂一刻,就已标志着海峡两岸长期敌对的状况开始化解,象征着两岸高层政治对话大门的开启,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正因如此,这次会面举世瞩目,全球关注,两岸期待,近600名记者云集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蔚为壮观。从这一点,就可足以证明,“习马会”无疑是一件震惊世界的重大新闻事件而载入史册。习近平总书记本人也这样评价:“历史将记住今天”。
“对国民党的选情应有正面意义”
记者:有人说,这次“习马会”对两岸目前境况的改善,并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您是否认同这样的说法?距离台湾地区选举还有两个多月时间,您觉得这次会面是否会影响台湾地区的选举?
王在希:任何没有偏见的政治人物,都会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这次“习马会”。我刚才已经讲到,不论会谈成果多少,这次会面本身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大积极的正面意义。
我认为,这次会见它不是针对明年一月台湾地区选举。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在“习马会”结束后召开的记者会上特别强调,台湾地区选举是台湾人民内部的事情,我们不会介入和干预。
但客观地看,“习马会”对国民党的选情应该有正面意义,因为两岸领导人会面在台湾岛内获得了近80%的人认可,所以尽管马英九的声望在岛内一直低落,“习马会”后也许情况会有所变化。就像国民党主席连战原来2004年败选后在台处境不好,2005年来大陆访问后,反而声望提升。
“充分体现坦诚和彼此尊重”
记者:此次会面您还了解哪些体现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精神的细节安排?
王在希:除了“以两岸领导人名义”和“互称先生”之外,习近平总书记和马英九的出场安排、会谈后的共进晚餐,等等,都体现了尊重对方。
在习近平与马英九的闭门会谈中,习近平总书记主动让马英九先发表看法,对于马英九提出的一些有关发展两岸关系的建议,习总书记都即席作了答复,我想这些细节都充分体现了双方在会面过程中的坦诚和彼此尊重。
“坚持‘九二共识’,共同反对‘台独’”
记者:在您看来,“习马会”取得了哪些成果?比如两岸官方对“台海现状”的解读不同,您觉得,习马二人见面会否对“现状”的描述达成了共识?
王在希:目前两岸关系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节点上,面临着发展道路的选择。台湾明年初将举行台湾地区领导人和“立法委员”两项重要选举,台湾政局有可能再次出现政党轮替。在这样的背景下,“习马会”显得格外有意义。
“习马会”最重要的一项成果,就是双方再次明确重申了两岸同属一中、坚持“九二共识”、共同反对“台独”、继续坚持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等原则立场,这样就最大限度地对当前的两岸关系现状,有了一个更加鲜明的一中定位和定性,形成一个基本框架,这对未来新的台湾领导人可以形成一种约束。
蔡英文在这次选举中也明确表示,民进党如果重返执政,“维持现状”将是该党两岸政策的基本原则。因此“习马会”对台海现状的定义,对巩固和稳定两岸关系具有重要正面意义。如果说马英九论述什么是台海现状还缺乏权威性,那么这次通过“习马会”共同确认的台海现状论述,应该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正当性,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坚实的民意基础。
“美、日对‘习马会’是五味杂陈”
记者:台湾一直夹在中美日“大三角”之中,而新加坡也是美国盟友,“习马会”能顺利登场,想必美国因素不可或缺。我们看到,“习马会”的消息公布之后,美国政府3日就台海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发表评论,表示美国欢迎台海两岸采取减少紧张和改善关系的举措,您怎么看美国的态度,真心还是假意?
王在希:这次“习马会”美国和日本官方表态基本上都表示了肯定和正面评价。因为“习马会”有利于两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不损害美、日的任何利益。再说,两岸领导人见面纯属两岸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会谈的主题是也是如何维持台海和平现状,不针对第三方。美国和日本即使心中有些不舒服,也不便公开说三道四。但他们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可以说是五味杂陈,这一点可想而知。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马英九施政最大亮点,但决策上有3点失误”
记者:您如何评价马英九其人?
王在希:马英九出生于国民党官僚家庭,受过良好教育,中华文化和儒家思想对他都有重大影响。成年后赴美留学,西方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对他影响很深。进入仕途后,长期在蒋经国身边,不可避免会受到蒋家反共意识和宫廷文化的熏陶。在他身上,既有传统儒家思想,又有美国西方民主理念;既有一定的中华民族情结和中国意识,又受台湾特定历史、地缘、人文环境影响,他表面性格内向,温文尔雅,其实很有定见,还有点“固执”,属于外圆内方、形柔实刚的人物。因此,他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人物,我不想全面去评价他。
记者:您如何评价马英九执政的7年?
王在希:马英九在两次竞选台北市长、两次竞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三次竞选国民党主席过程中,都赢得很漂亮,说明他的人品、操守没有大的瑕疵。但他在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这七年多来,其声望一直不高,支持度也一直很低,我认为这既有他能力方面原因,也有其性格方面原因,更与台湾目前的时空背景有关。依照目前台湾的政治体制,谁上台恐怕也难有作为。但无论如何,马英九过去七年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是有贡献的,这也是他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施政中最大的亮点。
马英九坚持两岸一中立场,坚持“九二共识”,坚持反对“台独”,坚持开放两岸民间交流,坚持两岸制度化协商,从推动陆委会主委与国台办主任建立直接沟通联系管道、建立热线,到最后实现两岸领导人会面,说明他在改善两岸关系方面,一贯秉持积极态度。
当然我觉得马英九上台后在决策上也有失误,一是他上台后没有顺势而为,果断地把被陈水扁废除的“国统会”和“国统纲领”予以恢复;二是没有拨乱反正,把被李登辉、陈水扁修改的、去中国化的教科书完全改回来;三是把“不统”和“不独”并立起来作为台当局的大陆政策,被人利用。
我讲过,马英九十分在乎他个人的未来历史定位。马英九这次与习近平总书记会面,是他追求历史定位的关键一步。因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马英九时代开创的,马是想把两岸关系作为他的一笔政治遗产,通过“习马会”加以确认,交给后面的继承者。这也许就是马英九为什么在他任期只剩下半年的时候,突然下决心实现两岸领导人会面的真正原因。
“统一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标志 ”
记者:台湾舆论常常出现一边倒的现状,国民党的话语权似乎很弱,您怎么看这一现状产生的原因?
王在希:多年来,台湾的话语权一直操控在民进党手里。马英九有点书生气,未能掌控话语权也是他声望低落的原因之一。在李登辉和陈水扁年代,台湾搞了一个新闻自由的体制改革,要求新闻媒体要“保持绝对中立”。如何中立呢?就是任何政党团体不能投资媒体,不能控制媒体、政府官方不能干涉媒体,投资媒体。国民党后来就从媒体退出。但民进党却一直用其它方式巧妙地影响和操控媒体,民进党在舆论宣传方面一直强于国民党。
记者:2005年,“胡连会”实现国共两党领导人交流的“破冰”;2015年,“习马会”,实现两岸领导人交流的“破冰”,整整跨越了10年,您觉得,再过10年,会不会有解决台湾问题的希望”?
王在希:从历史上看,中国强大的时候一定是统一的,衰落时就军阀割据、外敌入侵,国家四分五裂。现在中国正在走向强大发展的过程中。随着21世纪中国的发展强大和平崛起,两岸走向统一是历史的必然,任何人也阻挡不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想这个梦有两个核心内容,一是实现中国的强大,二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因此统一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标志。
(本文为国台办原副主任、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王在希同志接受《中华英才》专访稿,即将刊发,现经授权在本微信号发表;来源:昆仑策研究院)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