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骗子与傻子:中国制造成本接近美国?
点击:  作者:陈经    来源:作者长微博  发布时间:2015-09-07 09:23:02

 

1.jpg

 

  近来很多新闻引用了“中国制造成本接近美国”这么一个结论。如这几个消息(以下引用):

 

  1. 富士康50亿美元印度建厂 中国制造成本直逼美国

  http://news.163.com/15/0810/08/B0L2SJR20001124J.html

 

  事实上,中国制造的成本正逐年上升。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国。该报告分析了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制造成本指数是96,也就是说,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可见双方的差距已经极大地缩小了。

 

  2. 境外媒体:大陆制造成本接近美国 印度欲迎头赶上

  http://www.cankaoxiaoxi.com/finance/20150810/897950.shtml

 

  境外媒称,美国专业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大陆的制造成本已达到美国的96%,与美国相差无几;《纽约时报》日前则表示,大陆的纺纱业成本,反而比美国高出30%。

 

  据台湾“中央社”8月10日报道,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日前发布题为《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的报告,提及上述结果。这项报告指出,若比较全球出口总额排名前25的经济体,并以美国的制造成本为基准指数100,中国大陆的制造成本指数高达96。也就是说,同一件产品,若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在中国大陆则需要0.96美元,这表明两者差距已大幅缩小。

 

  3. 美国BCG报告:中国制造成本已接近美国

  http://finance.qq.com/a/20150808/018077.htm

 

  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日前发布报告《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显示,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是96,即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双方差距已经极大缩小。

 

  (引用完毕)

 

  总之,有一个西方机构(这次是BCG)发布了报告,公布了某种指数。有媒体直接介绍了这个事,如新闻3。还有媒体谈的是其它事,但引用这个指数当证据。这些媒体从业人员介绍或者认同了这么一个数据:

 

  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是96。也就是说,同一件产品,若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在中国大陆则需要0.96美元。

 

  如果肯认真点去看英文原文,连接是这个:

  TheShifting Economics of Global Manufacturing:How CostCompetitiveness Is Changing Worldwide

  https://www.bcgperspectives.com/content/articles/lean_manufacturing_globalization_shifting_economics_global_manufacturing/

 

  简单说,就是根据2014年数据,BCG发布了一个“GlobalManufacturing Cost-Competitiveness Index”,全球制造业成本竞争力指数。指数越低越有竞争力,美国100,中国96。中文媒体脑补了一个“也就是说,同一件产品,若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在中国大陆则需要0.96美元”,把指数100当成是一个成本价格了。不少人看了估计会嘀咕,中国的工资还比美国低很多,总成本居然已经达到美国的96%了?但又搞不太清。

 

  同篇文章里,还有2004年的数据作为对比,仍然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的成本竞争力指数是86.5。如果按前面的脑补逻辑,2004年,美国1美元能造的东西,中国也要0.865美元,并不便宜多少。媒体一般都说10年来,中国工资上涨到三倍,制造业成本上涨好多;又说美国搞了页岩气革命,制造业成本下降。结果10年过去,比例只从0.865变成0.96?这怎么也说不过去,所以媒体都不提2004年0.865美元这个数值。在这里我们要指出的真相是,2004年的0.865美元和2014年的0.96美元都是胡扯。

 

  魔鬼藏在细节中。这个指数的计算方法见https://www.bcgperspectives.com/content/interactive/lean_manufacturing_globalization_bcg_global_manufacturing_cost_competitiveness_index/,先选定一个基准国家,把劳动力、电力和天然气三项成本加权考虑,再加一个数凑成100。媒体报道的都是以美国为基准的数据。美国的这三项成本是:

  1、劳动力综合成本,数值是18.2。

  2、电力成本,数值是1.1。

  3、天然气成本,数值是1.5。

 

  三项相加,美国的成本就是18.2 +1.1 + 1.5 = 20.8。三个分项的具体数值应该是根据占成本的比重给出来的。20.8这个数字不够整,就加上个79.2,变成100好听。这是美国的数值,2004年和2014年都不变。

 

  为什么不把20.8乘以一个数变成100,而是要加上79.2?这就是人家“专业”地忽悠的本事了。这79.2叫“其它”,所有国家都一样,因此没有一个国家低于79.2。例如2004年印度是86.8,比中国的86.5还高。这意味着即使你的劳动力、电力、天然气成本都是零,你的最终得分也会是79.2,在媒体看起来就是你的成本接近美国的80%。制造业降成本最厉害的是产业聚集,BCG却故意忽略,你有没有产业聚集都是加79.2。自然科学的论文要是设计这么荒谬的统计指标,肯定会被审稿人批得体无完肤。

 

  相应的,中国2004年的数值86.5是这么出来的:

  1、劳动力综合成本,4.5。相比美国的18.2,意思大致是,花同样的钱,在中国能做出4倍的工作量。

  2、电力成本,1.4,比美国高一点。

  3、天然气成本,1.4,比美国低一点。

 

  所以,中国2004年的三项成本之和是4.5 +1.4 + 1.4 = 7.3。在这个数值体系下,成本是美国20.8的三分之一。但美国加了79.2凑成100,中国也加79.2,就变成86.5。

 

  同样,中国2014年的数值96是这么出来的:

  1、劳动力综合成本,10.2。相比美国的18.2,意思大致是,花同样的钱,在中国完成的工作量接近2倍。相对于2004年优势减少,但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2、电力成本,1.8,比美国高一些了。

  3、天然气成本,4.4,比美国高很多。

 

  所以,中国2014年的三项成本之和是10.2 +1.8 + 4.4 = 16.4。在这个数值体系下,成本是美国20.8的约80%。但加了79.2后,就变成95.6,略成96。“美国1美元,中国0.96美元”,就是这么来的。由于有个以不变应万变的79.2在那儿垫底,这个总数完全成了误导。

 

  即使是这个指数的原始含义,2014年中国的16.4对美国的20.8,也很不合理。这相当于说,在中国进行制造,人工成本的考虑是10.2,电力成本考虑是1.8,从权重来看,也能说得过去。但天然气成本4.4,这就莫明其妙了。为什么中国制造业的天然气成本居然能到用人成本的小一半?中国企业凭什么要用这么多天然气?

 

  这是BCG搞的障眼法。美国三项成本的比重是18.2 :1.1 : 1.5,对它自己也许是合理的。但是把别的国家相对美国的各分项调整以后,会极度扭曲这三项的比重,这是极不科学的。美国天然气便宜,它就用天然气。中国用美国三倍价格的天然气去搞制造业不是扯淡吗?当然用其他更便宜的能源。

 

  这种垃圾逻辑,它不是低智商的表现,而是大胆的无耻,是高级骗术。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体系,目的就是营造美国“风景这边独好”的假象,打击投资者对其他国家的信心,诱骗资金流出其他国家,流入美国。利益相关者懂了,也只是会心一笑。相信并加以传播的,就是真傻了。骗子太多了,傻子够用吗?

 

  这个成本评估经过胡乱加减乘除操作,已经面目全非了。但是它就利用媒体优势,扔出了这么个报告,得出了数个“重要结论”,黑的还不仅是中国

 

  1、在美国制造,和中国成本差不多。

  2、中国和巴西的成本都在急剧上升。

  3、在墨西哥制造,比中国成本低。(解析具体数据,发现是墨西哥天然气和美国一样便宜,把指数弄低到91。)

  4、俄罗斯、东欧、西欧,除了英国,全部成本巨高,10年来一直高。

  5、印度稳住了制造业成本优势,成本一直很低,比中国有希望。

  6、最重要的,因为这数据,制造业有了向“美国、墨西哥、印度”转移的趋势。请赶快离开成本急剧上升的中国。

 

  这些逻辑,通通是扯淡。例如印度的电力供应不足,企业和家庭都要自备柴油发电机,不考虑这个,电价成本有意义吗?

 

  用不着看这指数那指数,出口总额、出口增长率、全球市场份额、FDI,这些数据每个月都有。吹成就、唱衰、看趋势都很清楚明白。出动了高级骗术,正说明这些数据不够看。

 

  本文刚完成,又看见了中金公司的正式报告《变革中国之“制造奇迹”》,不少内容还可以。但中金公司也中招了,在报告的第9页,又出现了这样的内容:

 

  “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CG)2014年一系列制造业报告研究指出,中国过去十年制造业成本大幅上升,其中工资水平上涨达到187%,已经不具备吸引力;同时,在调查25个主要经济体的基础上,BCG提出美国综合制造业成本目前仅高于中国5个百分点,依此趋势发展,十年之后美国制造成本将可能低于中国。”

 

  致谢:@中科大胡不归 帮助修改本文,特此致谢。

 

  (作者笔名陈经,21世纪初开始有独特原创性的经济研究,启发了大批读者。2003年的《经济版图中的发展中国家》预言中国将不断产业升级,挑战发达国家。2006年的《中国的“官办经济”》是一代名文,对中国的经济奇迹做出了深入、系统的解读。来源:作者长微博,昆仑策研究院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