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时事聚焦 > 新闻热点 > 阅读信息
刘晓明:中国是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中坚力量
点击:  作者:刘晓明    来源:西征木兰  发布时间:2016-05-24 07:59:12

 

  2016年5月20日,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在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发表演讲

 

尊敬的奈杰尔·因克斯特主任,
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时隔三年之后再次应邀来到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三年前,我应齐普曼所长的邀请在这里就“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发表过一次演讲。今天,我要讲的主题还是中国外交,不过这次集中谈一个问题,这就是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的热度最近几个月来不断升温,很多人在关注南海问题,很多媒体也在炒作南海问题,但对于南海问题的真实情况人们却往往不甚清楚,有时甚至存在误解。因此我特意选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这样一个研究国际政治和安全问题的知名智库,来阐述中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和政策,并回答大家的提问。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各位对南海问题能有一个比较全面和准确的了解。

 

  首先我还是要从中国与南海的历史渊源说起

 

  我们要想客观、公正、理性的看待南海问题,就要追本溯源,从源头上弄清事情的本来面貌。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之所以强调“自古以来”,因为南海诸岛属于中国这一历史事实源远流长,可以用四个“最早”来概括:

 

  一是最早发现:一些国家宣称南海岛礁是“无主地”,企图以所谓“先占原则”据为已有。事实上,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中国就已经有了大规模、频繁的远洋航海及渔业捕捞活动,南海自古就是中国重要的海上航路,当时的中国人频繁航行于南海地区,最早发现了南海诸岛。著名南海问题学者马文·塞缪尔斯在上世纪80年代的著作《南海争端》中明确提出:“是南海和南海上的岛礁帮助中国人在地理上形成了对世界秩序的认识。”

 

  二是最早命名:现在西方人多用SPRATLY群岛称呼中国的南沙群岛,这缘于1843年英国船长RICHARD SPRATLY 所谓“发现”并“命名”了南沙群岛。而事实是,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开始认识南海,并在各种历史文献中将这片海域称为“涨海”,把海中的岛、礁、滩、沙称为“崎头”。后来历朝历代均出现了专指西沙、南沙群岛及其具体岛屿的古地名。明清时期形成的航海指南《更路簿》,更是详细记载了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数十处地名,不少沿用至今并被各国航海家广泛承认和采用。

 

  三是最早实施行政管辖:自1200多年前的唐代开始,中国历代政府就不断通过行政设治、水师巡视、资源开发管理等方式对南海诸岛进行有效管辖。到公元10世纪的宋代,地方志明确记载南海诸岛属琼州也就是现在的中国海南省管辖。公元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曾到南海开展测量活动并建立天文观测据点。明清两代也均将南海纳入水师巡防范围。

 

  四是最早开发利用:中国人民长期以来一直在南海诸岛及海域从事捕捞、种植和其他生产活动,许多岛礁上都曾留下中国渔民生产生活的遗迹。英国海军部测绘局1868年编制的《中国海指南》一书中就明确记录了南沙群岛仅有中国人生产、生活的事实。

 

  以上四个“最早”均有充分史实作为支撑,这说明中国在历史上早已将南海诸岛并入中国版图并持续和平有效行使管辖。事实上,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南海诸岛属于中国是国际社会普遍认知。举两个典型的例子:1883年,德国曾派军舰到西沙、南沙群岛附近进行测量,清朝广东地方政府以主权为依据提出抗议,德国被迫停止测量活动并撤走;1958年,中国政府发表关于领海的声明,并宣布声明中的规定适用于包括西沙、南沙等南海诸岛在内的所有中国领土,时任越南政府总理范文同就此专门照会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明确承认西沙和南沙群岛属于中国。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既然南海诸岛属于中国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那么南海争端又是怎样产生的?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南海周边国家由于觊觎南海的丰富自然资源,开始对中国南沙岛礁提出领土要求。越南、菲律宾等国先后派兵非法侵占了南沙部分岛礁,南海问题就此产生。迄今为止,越南共侵占29个岛礁,菲律宾共侵占8个岛礁,马来西亚共侵占5个岛礁。

 

 

  进入80年代以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经过9年的谈判于1982年签署。随着现代海洋法制度的发展,各国又逐步提出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海洋权益主张,这些主张覆盖的范围有部分重叠,从而又产生了海域划界的问题,这就使得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由此可见,南海争端的根源:一是一些国家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而产生的领土争议;二是一些国家提出的海洋管辖权主张重叠而产生的海域划界争议。这两方面原因相互交织,使南海问题异常复杂。但无论从哪方面原因看,中国都不是挑起事端的一方,恰恰相反,中国是南海争端的受害方。

 

  那么,中国对南海问题的立场和政策是什么?

 

  面对一些国家的侵权挑衅行为,中国始终保持克制和忍让,以建设性态度负责任地处理南海争端。事实上,如果不是中方长期保持克制态度,南海地区的局势早已不是今天的样子。中方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主要体现在五个“坚持”上:

 

  一是坚持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中国是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捍卫者和维护者,始终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政策。这既是因为中国人民血液中流淌着的爱好和平的基因,也是中国自身利益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三十年来,中国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速度、大规模工业化。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中国当然不希望南海生乱,也决不允许南海生乱。

 

  二是坚持当事国通过友好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世界上领土问题的最终解决,无论经过哪些机制和过程,最后都要由当事方通过平等谈判达成协议,才能获得根本、长久的解决。谈判协商最能体现国家主权平等原则,最能体现当事方的意愿,是最行之有效的解决争端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签订了边界条约,划定和勘定的边界长度达2万余公里。这些邻国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国家,从来没有哪一国说过中国在谈判中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这些都是中国与当事国通过直接谈判协商解决问题的范例,解决南海问题同样也不例外。实践证明,有关各方只有通过谈判协商,才能不断增进互信、管控危机、缩小分歧、促进合作。处理南海问题,必须坚持谈判协商这一现实有效途径。

 

  三是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中国和东盟国家2002年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2013年启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准则”磋商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中国与东盟国家还积极推动建立“海上紧急事态外交热线”和“海上联合搜救热线”。各方同意积极探讨制订“海上风险管控预防性措施”,从而在“准则”最终达成前有效管控海上局势,防止不测事件发生。事实证明,地区国家间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的努力是有效的。

 

  四是坚持维护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中国作为南海最大的沿岸国,每年有大量的能源和海上货物贸易运输经过南海,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关心南海地区的航行和飞越自由。近一段时间,航行自由成了热门话题,一些人大谈所谓保护航行自由,仿佛在该地区的航行安全遇到什么问题。但事实是,每年有十万多艘船只经过南海地区,从未听说有哪艘船只抱怨过航行自由受到过任何影响。如果南海存在威胁海上航行的风险,通常会导致航运保费瞬间上涨。但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发生。据今年初英国路透社报道,没有迹象显示南海地区商业航运受到了任何影响。报道还称,英国知名保险机构“劳合社联合战争险委员会”(Lloyd's Joint War Committee)并未将南海列入高风险地区,保险公司也不会向通过该地区的船只多收保费。常识告诉我们,商人特别是保险商们对风险的嗅觉是最灵敏的,连他们都没有察觉出南海航行自由受到了威胁,我不知道一些人所声称要“保护”的是什么样的航行自由?

 

  近来,个别国家打着“行使航行和飞越自由”的旗号,不断在南海炫耀武力,派遣军用舰机抵近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空域进行挑衅,制造紧张局势,威胁中国主权和安全。就在10天前,美国“劳伦斯”号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许可,非法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这些行为所要维护的恐怕不是航行自由,而是凭借力量优势行使海上霸权的“横行自由”,这才是南海地区和平稳定以及真正航行自由的最大威胁。我要奉劝这些国家,如果他们真的关心航行和飞越自由,就应遵守国际法,尊重沿岸国主权、安全和相关权益。 

 

  看美国的行为,要看其对待国际法的态度。如果美国严肃致力于国际海洋法,那么早就应该签署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国际社会均已签署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尊重国际法,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对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至关重要。借航行自由之名,行军事挑衅和威胁之实,是极其危险的行为,它直接扰乱地区的和平稳定。

 

 

  五是坚持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中国一贯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主动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为解决南海争议提供了有益思路,也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实际利益。根据这一思路,中国与有关各方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例如:中、菲、越三国石油公司于2005年签署《在南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推动共同开发南海地区的油气资源;2011年,中国宣布设立总额3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支持海上务实合作项目;近两年,中国又提出以东盟国家为枢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进一步深化海上务实合作。这些倡议和措施充分展示了中方开展合作的努力和诚意,受到周边国家的普遍欢迎。

 

  从上述五个“坚持”可以看出,中国是在真心实意地寻找南海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促进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

 

  刚才我向大家介绍了中国与南海的渊源以及中国对南海问题的基本政策,现在我想就当前几个南海热点问题谈一些看法

 

  第一个问题是菲律宾仲裁案。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一事最近闹得沸沸扬扬。我想首先说一说接受菲律宾仲裁请求的仲裁庭。一些媒体报道对该仲裁庭的性质缺乏清晰的认识。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该仲裁庭只是一个非常设的仲裁机构,与真正意义上的“法庭”有着本质区别。此外,就仲裁机制而言,只有当争议双方自愿达成一致,仲裁程序才能启动。但中国自始至终都已明确表达了不参与、不接受的立场。

 

  一些媒体和政客伺机炒作,称中国必须接受仲裁,否则就是“不遵守国际法”,就是“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中国拒绝接受和参与仲裁,是在行使国际法赋予的合法权利。与此相反,菲律宾方面的做法则是在挑战国际社会的法律和道德底线,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不合法。

 

  说它不合情,是因为菲律宾破坏了它对中国和其他东盟国家作出的庄严承诺。中菲两国早在一系列双边文件中就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端达成协议。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各国和中国所共同签订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也明确规定,要通过当事国和平谈判解决争议。菲律宾在2011年还与中国发表共同声明,承诺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问题,一年后就突然变卦,在事先未告知中方,更未征得中方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提起仲裁。国际关系中有一条成文的规则:“约定必须遵守”,这是每个国家自立于国际社会所必须严守的道德底线。中国有一个成语:“出尔反尔”,用来形容菲律宾的所作所为再合适不过。

 

  说它不合理,是因为菲律宾拿到仲裁庭上要求裁决的岛礁都是我前面所说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这就好比邻居抢走了你家的东西,然后就堂而皇之地要求法院把东西判给他。敢问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英国个别政客总是在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请问如果每个国家都如此行事,何谈规则?何谈国际秩序?

 

  说它不合法,原因更明显。一则,《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文规定:缔约国享有自主选择争端解决方式的权利。菲律宾未经中国同意单方面强行仲裁,侵犯了中国的这一合法权利。二则,《公约》规定:缔约国如果已协议自行选择和平方法解决争端,则只有在这种方法未得到解决以及争端各方之间的协议并不排除其他程序的情况下,才适用第三方争端解决程序。而中方对双边谈判的态度在任何时候都是开放的,中菲之间还远未穷尽双边手段。三则,《公约》还规定,如果缔约国之间对本公约的解释或适用发生争端,应迅速就以谈判或其他和平方法解决争端一事交换意见。而菲律宾从未就此与中国进行过任何协商。中菲两国同为《公约》缔约国,但菲律宾单方面提起仲裁的做法明显违背了上述《公约》规定,是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

 

  与菲律宾的所作所为相比,中国才是在真正践行和维护国际法。菲方所提十五项仲裁诉求涉及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主权问题不属于《公约》的调整范围;至于海洋划界问题,中国早在2006年就依据《公约》第298条有关规定作出排除性声明,将有关海洋划界等争端排除在《公约》强制争端解决机制之外。中方的行为是在行使《公约》赋予的合法权利,完全符合国际法规定。

 

  我还要指出的是,作出了类似排除性声明的除了中国之外还有30多个国家,其中也包括英国。这些声明构成了《公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些国家合理合法的关切和诉求也应该得到重视。如果南海仲裁案形成了惯例,那就意味着只要有人愿意,上述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拉入仲裁。这将对各国主权、国际秩序和国际法的尊严和权威造成严重打击。媒体称仲裁案的结果即将公布,但中方对仲裁坚持不参与、不接受、不承认、不执行,并不是因为担心所谓的不利结果,而是为了坚守国际法治的底线。

 

 

  让我们担忧的是,对上面所列举的有关仲裁案的种种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之处,仲裁庭心知肚明,却仍然坚持按照菲律宾的要求强推仲裁程序,这不能不让人对其公正性、合法性产生质疑,对其背后的政治目的提高警惕。仲裁案实质上是一起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无论其结果如何,中方都不会接受。

 

  尽管不接受仲裁,但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直接谈判解决问题的大门依然是敞开的。两国毕竟是近邻,两国人民之间也有传统友谊。我们注意到菲律宾近期举行了大选,希望新一届菲政府能与中方共同努力,妥善处理分歧,使南海局势重回以《公约》和国际法为主导的正常轨道。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的岛礁建设。近年来,中国在南沙群岛几个岛礁上开展了建设活动。中方的建设除了为改善驻岛人员的生产生活条件之外,主要目的是为各类民事需求服务,以便向本国、本地区乃至国际社会提供必要和急需的公共产品。中方在岛礁建设中安排了很多公益设施,包括大型综合灯塔、海上安全通信设施、海上应急救捞设施、综合性医疗设施等,从而更好地履行中国在海上搜救、防灾减灾、海洋科研、气象观察、生态环境保护、航行安全、渔业生产服务等方面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同时,中国也根据所处的安全环境,在自己的岛礁上部署了必要的防御设施,这是在行使国际法赋予主权国家的自保权。据英国路透社报道,一些东南亚船东认为,中国在南海的活动有利于海域的安全,中国在南海岛屿部署援救力量,会缩短营救时间,增加营救机会。刚才我提到,南海地区的航行安全与自由对国际贸易意义重大,我想任何秉持公正立场的人都能看到,中国在南海的岛礁建设,将使这条国际经济大动脉更加安全。

 

  有人说,中国的岛礁建设太大,规模太快。我想说,规模和速度从来不是评判对错的标准。中方建设活动的规模、速度与其在南海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相匹配。中国不能因为自己块头大,就自缚手脚,不做正确的事。

 

  也有人说,中国的岛礁建设是改变现状。我想问,所谓“现状”是什么?中国的岛礁建设完全是在自己领土上进行的,根本不存在所谓“改变现状”的问题。我还想问,当一些国家非法侵占中国岛礁,并在这些非法侵占的岛礁上大兴土木的时候,那些大喊不要改变现状的人跑到哪里去了?

 

  第三个问题是所谓南海“军事化”。近来,外界关于南海“军事化”问题的炒作不绝于耳,其中美国的声音叫得最凶。事实上,只要认真观察一下事实,就能看出到底是谁在南海搞“军事化”。美国将一半以上的军力部署在本来和平稳定的亚太地区,拉帮结派,不断开展针对性极强的军事演习,频繁派遣军用舰机到中国岛礁邻近海空域炫耀武力。正是美国的这些挑衅和敌对行动,加剧了南海紧张局势,同时也助长了菲律宾等国家在非法侵占的岛礁上大肆部署军事设施。由此可见,美国才是南海“军事化”的最大推手。我们希望美方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南海这一复杂敏感问题上谨言慎行,与中方相向而行。因此,要解决南海军事化问题,美国首先要停止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的危险挑衅行动,其次要停止恶意炒作和渲染南海军事化问题,第三要严格遵守国际法,第四要以实际行动做一些有利于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事。

 

  女士们,先生们,

 

  南海问题尽管复杂敏感,但在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地区局势一直保持稳定。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我们将会为维护南海地区的安定与繁荣做出更大贡献。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中国将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方式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中国的成就得益于和平发展道路,我们绝不会舍弃这一宝贵财富。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通过友好谈判协商解决争议,通过合作共同维护好南海的和平稳定,我们愿与各国共同携手,把南海真正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

 

  谢谢!下面我愿意接受大家的提问。

  ﹡﹡﹡

 

  【备注】5月20日,刘晓明大使应邀在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就南海问题发表专题演讲,并就如何看待美军机近期对中国抵近侦察活动、美亚太“再平衡”战略对地区局势影响、菲律宾涉南海仲裁案是否涉及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中美在亚太地区如何管控分歧、中国对菲律宾涉南海仲裁案最终裁决的表态等问题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英国政界、英美学术界、工商界以及俄罗斯、美国、法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尼、新加坡、文莱、日本、加拿大、波兰、以色列、土耳其、塞浦路斯等国驻英使节和外交官100多人出席。路透社、BBC、《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经济学家》、天空新闻、独立电视台等英主流媒体,中国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驻英央媒及主要华文媒体对演讲进行报道。

  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是国际著名智库,成立于1958年11月,主要从事国际战略、国防安全和防务政策研究,每年出版《全球军力平衡报告》、《战略研究》等重要刊物。许多国家的政要及战略界知名人士曾在该所发表演讲。该所每年与新加坡、巴林政府分别合作举办“香格里拉对话会”和“麦纳麦对话会”,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来源:西征木兰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高天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