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张晓思Betty,是国资顶级股权投资机构香港的人事主管,在香港的中资金融圈混迹多年。
Betty说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香港,好多在外资金融机构工作的中国小伙伴都想换去中资,换而言之,在香港金融圈的就业市场中,中资金融机构大有完胜外资之势。
因此,在识局君的邀请下,这位认真的HR为识局读者带来这篇有数据、有案例、有想法、有建议的好文。识局君感谢Betty!
作者也特别说明,本篇文章为应识局君邀请有感而发,上文所指仅限于笔者香港见闻及工作所限,如有偏颇,实属叨扰。
2015年6月的某天,当xiaogang还不知道他马上会声名远播到天涯海角的时候,我和香港一位美女猎头老总喝茶,美女有感而发道,最近好多在外资金融机构工作的中国小伙伴想换去中资啊,这到底是为什么?
2015年,瑞银投行中国区联席主管赵驹出任招商银行副行长,美林美银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跳槽华泰证券,野村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离职创立私募基金博海资本,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投资总监浦永灏加入弘源资本任合伙人兼投资总监。与此同时,渣打银行结束全球投资银行业务,麦格理裁减亚洲区投行职位,汇丰香港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部裁员,还有摩根大通、美银美林、苏格兰皇家银行、高盛,这些耳熟能详牛逼闪闪的外资投行纷纷在缩减自己的亚洲投行业务,你嗅到了什么迹象?
首先大致定义上下文提及的外资、中资、港资和民资金融机构。外资无须多言只要是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地区来中国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股东为外资的机构,通常代表了各种高大上;中资是主要股东为央妈或下面各级地方政府的国企性质机构,通常代表了丰厚的资源;港资包括台资在新鸿基都被光大收了之后基本处于待价而沽的状态暂且忽略不提;民资大抵是各类民间土豪的证券或私募基金,总之就是有钱任性不差钱。那么,外资还是小圈子金饭碗吗?
首先,为什么要去外资投行?
如果你是个典型的自谕为中国精英的小伙伴,你大致或在父母安排下或在自觉自愿下奔走在一条成为banker的路上,海外留学经验,暑期大行实习,简历上没个CFA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然后参加校招成为华尔街或中环的一份子,迎娶白富美,攀上人生巅峰。没错,不管金融的那些modeling和PPT是不是真爱,外资投行工作始终是我们这代人能够想到最光鲜体面高大上高工资高逼格的工作了,没有之一,以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证明。
为什么要来香港或回香港?为什么不是纽约、伦敦、悉尼、新加坡、东京乃至上海北京?基本回答无外乎香港是金融中心、自由市场,香港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得到更多的认同,所以香港成了中国banker扎堆的地方,笔者常开玩笑说“Occupy Central ”分子只能占领中环的马路,真正的“Occupy Central ”是塞满了中环各写字楼电梯的中国banker们。
无疑在港外资投行是最理想的雇主之一,然而外资机构们在华“Professional”敌不过“人脉”,业务难以展开不断裁员,金融危机导致欧美政府展开强制监管措施影响盈利能力利润下降,高级别banker原本丰厚的绩效奖金被施加以各种限制性条款,种种迹象颇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感。
所以,为什么要转投中资怀抱?
1对祖国的归属感
此点等同于追求逼格,境界再略高一个层次,如果你真的想报效祖国而回归中资,请接受我的膝盖。
2绝对数量的增加
除了来港最早的国泰君安和申银万国,以及2006年首批持中国证监会批文赴港的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和国元证券,中国证监会对券商在境外设立全资子公司一直处于时松时紧的状态,但笔者明显感觉今年政策放宽了,尤其是本月证监会明确表态“落实CEPA补充协议十有关政策 进一步扩大证券经营机构对外开放”,另一边厢一些驻港银行代表处也在漫长的等待后被银监会批准由代表处升级为分行,开始大举寻找本地商行收购标的及设立下属资产管理公司。笔者在和一些商业楼宇租赁经纪交流时,也发现目前需求最强劲的租客几乎都来自中资银行(城商行)、中资券商(二三线券商)、中资资产管理公司(合资或民间土豪)、中资上市公司,以及现金为王的大型地产集团设立的投资子公司。
中资新设金融机构绝对数量的增加,带来了强劲的招聘需求,公司设立初期所需要的持牌负责人、合规、行政等职位因需要本地经验而一票难求,往往成为近期招聘市场的热门职位,薪酬奖金以两位数增幅起跳,笔者自己也是被猎头打爆了电话。此类型机构非常喜欢从香港老牌中资金融机构挖人,通常要求本地经验和对中企文化的绝对熟悉,以规避这些老牌中资机构在港初设时走过的种种弯路和因水土不服浪费的机会成本。当然也有部分高举高打的新设立机构,在总部授权宽松或对预算成本没有压力的条件下一开埠就高薪从外资挖角甚至挖整个团队的,往往需要一定的磨合过程和时间的检验。
另一方面,除了机构绝对数量的增加,岗位绝对数量也在增加,此情况多出现在老牌在港中资金融机构中。由于香港属混业经营,银行机构也可申请券商类业务,随着中资机构托管的客户资产不断增加,对于业务类型提出新的要求,或企业战略转型,或收购外资港资资产,自身管理能力面临新的挑战。在这些需求下老牌中资金融机构尤其喜欢聘用有外资银行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借以学习外资银行成熟的业务流程和管理经验。但笔者还是认为这种招聘需要磨合期,外资银行的人才本身具有较高市场价值,但其价值还依托于外资银行强大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内部流程,多年建立的品牌价值以及水准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各部门同事的配合,相关人才脱离了这些条件是否还能发挥自己的市场价值,有待时间观察。
3发展空间和客户资源
上文已经提及,与不断缩减亚洲投行业务的外资投行相比,中资金融机构在香港显然仅仅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2014年工商银行首设伦敦分行,2015年中国建设银行拿下了英国分行的执照,3月建银国际在欧洲市场发行首只RQFII基金,安邦保险、复星国际不停收购海外保险公司,中资金融机构正以饥饿的速度迅速扩大自己的业务版图,潜力和增长才是关键词,加入中资机构,绝对不需担心企业的发展空间问题,且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另外香港资本市场倚赖大陆经济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股权投资、IPO还是经纪业务、财富管理,大陆这个庞大的经济体都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笔者遇到过不止一两位曾在日资私人银行工作的理财顾问朋友感慨拿着日资名片无法取得客户信任而转投瑞资或中资银行,或港人主管的中资私人银行部门因文化差异无法利用好内地庞大客户资源而业绩平平的憾事,或在外资银行参与纯海外项目的中国小伙伴因担心自己脱离大陆市场而要求调换部门或转换机构的思虑。
无可厚非,发挥同一种族同一语言文化的天生信任感,利用自身人脉或企业客户资源,在中资机构看起来生意更好做,与之相绑定的收入提高的可能性也更大,有与内地母公司联动的业务人员在回内地出差时受到的地陪待遇也天差地别,所以在香港只是因为白皮肤金头发,用英语作为母语在争取薪酬上的先天性优势在正逐渐消失(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话特别地道的老外那你简直是发达了),比起法国人,中国的小伙伴实在是太勤奋了,而更多的香港同事可能渐渐流向了不需要频繁面对客户的中后台。笔者有一位很欣赏的聪明灵活的港人高管,很笃定的告诉我他认为他所在行业的不能适应变化的港人MD们一定会被说普通话的大陆人换掉,如果还抱持着serve好原本自己手上外资客户的想法,而在不断升高的业绩要求下无法找到新的增长点,不愿意发展大陆客户的,被淘汰是迟早的事。
4逐渐追上的薪酬
如果说以前外资小伙伴嫌弃中资是因为工资实在太低了,那么目前这种差异还是明显存在,但正逐渐缩小。中资机构根据母公司规管松紧程度及在港设立时长,虽尚未建立起好似外资一样公开透明统一的薪酬标准,但其趋势基本是逐渐放权逐渐本地化,在薪酬厘定上,也不再套用母公司标准或采取同行调研的手法,而是更多倚赖第三方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薪酬调研数据所反应的市场化水准,否则将无法招揽外资人才,人才在中外资实现流动之后打通了薪酬框架,主要体现为中资向外资靠拢。
中资的基本薪酬也许无法比肩外资,但携着内地银行系统的特色,隐藏在合约背后的绩效奖金可能非常可观,前台员工也许会超过一年的基本薪酬,后台也能有大半年的基本薪酬,而且较少各种卡扣奖金的递延机制和限制条款,所以全年整体收入也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通常来说,外资顶级投行如高盛会将公司净利的40%用以作为奖金池,中资机构这一数据也达到了20-30%。
除了短期激励外,中资金融机构的长期激励机制也在逐步完善,甚至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如果说算上了工资奖金后中资的薪酬还是比不上外资,那么现在不少中资金融机构尤其是买方基金公司或直投业务,正在提供除了工资奖金外的收益分成及跟投机制,为员工提供“多劳多得”的额外保障。
同样没有写进雇佣合约只在坊间传闻的还有员工福利,当然中资不会像外资那样向高管提供高尔夫球会或游艇会的会员身份,但秉承内地金融机构的特点,各种各样的福利补贴也不容忽视,中银国际因为有自家集团的保险公司,能够涵盖到父母的医保福利也是令人发指因为成本巨贵,交通补贴、各类报销额度,还有大部分中资机构正在努力解决员工的午餐问题,要么向员工提供午餐,要么有午餐补贴,要么干脆自己买栋大楼盖食堂和运动室,并致力于文化建设向员工提供归属感。
还有一些小伙伴转投中资是因为他们聪明地意识到了“性价比”,意即你的工资收入除以工作时数所得到的比例。金融行业尤其是投行工作时间长已经到了臭名昭著的程度,许多小伙伴都自嘲性价比堪比麦当劳,外资银行的高标准“Professional“训练已经把银行家们训练到1分钟之内必须回复E-mail,吃饭周末都要抱着自己的黑莓手机,极度紧张的工作和透支健康的加班已经把所有的精力都榨干,休息唯一的念想也就是做点啥放松下紧绷的神经。当去到了人生的某个阶段,需要均衡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时,环境相对宽松的中资机构也许是个不错的去处,而且中资机构甚少“裁员“文化,讲究”情面“,工作稳定性更高。
5打开内部晋升通道
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员工,不想升职拿MD的banker不是华尔街之狼。外资的玻璃天花板始终存在,请扒着手指头数数几个中国人可以做到合伙人,大部分可能止步于中国业务主导的部门主管职位,Junior一些的可能只能天天关在公司里做ppt或分析数据而被限制了接触客户的机会。笔者还是小菜鸟的时候参加某公司上市仪式,保荐人是大摩,眼见两位上海籍女banker,年轻的穿了一身红色礼服,年长的穿了一身深蓝套装,站在那里闪耀着女神的气质和光芒,看得我口水都忘擦了,可随后走来两位看起来是老板的歪果仁,俩女神上前殷勤的打招呼但歪果boss无视一般地走过了,这个魔性的场景多年来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
所以当中资老板在挖外资的角时,两种情况,第一种当你在外资由于职级的比例限制或不讨老板喜或做不出业绩的时候死活升不上去的title,中资可以轻松给你;第二种是中资自知无法匹配外资薪酬,在title上相对虚高作为补偿,毕竟对中资公司而言招到人干活是第一步,梳理内部管理是第二步,越早加入一家新创立的企业,话语权和江湖地位越高,自由发挥的空间越大,以及利用自身经验“反哺”老板取得信任的概率越大。
还有一个状况是被压缩的晋升时间,上文已经提及外资投行对职级的晋升有严格的条件和比例限制,而中资机构缘于快速扩张和发展,正用35年时间走别人200年的路,所以业务导向的晋升当然也快。还是跟猎头老总聊天的时候,她说现在内地小朋友很aggressive啊,刚毕业的小朋友就问你未来五年能提供给她的升职空间,我说原因正是中国在用35年赶超外国资本主义200年的进度,所以每个职级相应地缩短那很正常,以前某摩上海HR主管曾问我说你会招一个重复做1年事的有10年经验的人,还是会招一个只有5年经验但每年在成长的人呢?
6抱团的政策红利
除了客源多,中资金融机构还会抱团向ZF申请各种政策资源,而外资往往被排挤在门外,成为最后知道的人。香港中资金融机构或以中国人为主的三大金融类协会平台分别是:由中银国际副总朱燕来创会、前身为中国高校联合会金融委员会的香港中国金融协会(2012)主要成员为具有中国求学工作背景在港从事金融工作的个人会员,由中银国际副总谢涌海创立的前身为香港中国企业协会证券行业委员会的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2009)会员为中资或合资券商会员,以及由南方东英总裁丁晨发起的香港中资基金业协会(2013)会员为中资合资基金管理机构。
在RQFII、沪港通、基金互认等明显利好中资机构的策略制定过程中,三大协会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推动该项政策的始作俑者和智囊团,成为能和ZF直接对话的平台。内地监管风格和香港监管风格具有明显差异,内地监管机构往往是指明一个方向告诉你什么能做,而香港监管机构是你尽管放手去做我告诉你哪里做得不妥,因此内地监管机构和被监管机构之间有着更畅顺的交流和良好的互动。
7周边服务业的完善
笔者刚入行做HR的时候,偶尔接到一些猎头的cold call,基本上会是歪果仁有时候是印度人再不就是香港人,基本上没人做成了我的生意,原因大致是:中资公司尚未学会用猎头、没有猎头费预算、公司的组织架构图和职位描述尚未清晰,老板也不清楚自己的招聘要求、薪酬预算有限、有可能和一些内派高管英文无法交流,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所以那会儿的猎头公司其实是为成熟的外资机构而设的,在pitch中资机构客户的时候双方因无法适应而都很受伤。同理,香港其他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如律所、会计师事务所、商业写字楼租赁、房地产中介、猎头公司、咨询公司、财经公关、财经印刷等等,都是为有钱的外资金主设立的。
但这点随着香港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正在发生变化,许多中资机构变成了新的金主。而周边服务业在人才结构上比起金融业有滞后效应,但也正在悄悄发生变化。最精英的小伙伴就业首选肯定是金融业,有数据显示香港每年投行招的分析师中至少60%是大陆人,但随着过去十年来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翻了四倍,进入投行的竞愈发渐激烈, 一些小伙伴也会考虑改为进入金融服务行业。
另一边厢,金融服务行业的老板们也在应对变化,随着中国客户、中国银行家对普通话和中文书写要求的提高,这些服务机构也明确增加了招聘中国小伙伴的意向,相同的文化背景将有效降低与客户的沟通成本,或招聘Junior自己培养,或直接成立China Desk,而那些入行早的中国小伙伴,在取得首批中资客户的熟悉和信任后,在一传十十传百的客户介绍下,进入了身不由己的加速通道,都已经以惊人的晋升速度成为独当一面的团队主管。
除去老牌服务机构外,一些专门服务中资客户的boutique公司也应运而生,以及一些新进入香港市场的中资服务机构也获得了独立的生长空间。或是在外资积攒够了经验自己辞职出来创业的,或是内地银行券商的金牌合作伙伴来港拓展业务的,无论是IT服务商、数据提供商、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猎头公司,他们都敏感地察觉到了中资客户对原先服务外资客户模式的水土不服,并能专注于中资机构客户的企业文化、业务需求,提供精准的、可操作可执行的专业服务建议,真正做到“宾至如归”,这恐怕应该是服务行业的本质。
那么,从外资到中资需要适应哪些变化?
想要在发展中的中资机构干活,几个区别于外资的point请做好心理准备:
1、中资机构对跳槽比较神经敏感,并视为“忠诚”的重要体现,请对自己频繁跳槽的理由自圆其说,追求更高的职业发展、加薪这种泛泛的解释可不是令人满意的答案;
2、模糊的职责描述,中资因人设岗多于据岗招人,要做好从Specialist(专才)到Generalist(通才)的心理准备,不要因为老板交待的工作不在JD范围内就果断拒绝,除非你不想混了,当然如果你的个人能力很强,你会得到更多的锻炼;
3、企业更多是人管人而非制度管人,领导个人意志对公司管理文化有更大的决定作用,所以不要抱怨朝令夕改,因为那些决定没有写进公司制度里,但同时公司给予个人的发挥空间更大,如果你获得了老板的支持的话;
4、不要指望两个星期前就约定开会时间,随时为不确定的schedule和临时召开的会议做好准备,预留充足弹性的时间给重要的工作;
5、生意不仅在会议室谈还得到酒桌上谈,八项规定后有所缓解但中国人还是改不了饭局文化;
6、分不开的工作和生活,所以你也需要把一部分私生活时间分出来和同事们搞好关系;
7、中资机构老板大多不喜欢下属放长假,传统银行假的设置是希望检验你的岗位是否可以被其他同事替代以确保公司在你离职后相关职能能够平稳运行,但由于中资公司的AB角机制并未建立完善,你放假期间老板可能因为没有干活而抓狂;
8、放下Blackberry和秒回E-mail的习惯,也许你得开始学会用OA、写签报和随时准备好秒回老板的微信。
结语
当然外资中资并非绝对,还要看你的顶头上司的风格,也不要贸然跟你的老板从外资跳槽到中资,而是留一段时间看对方是否能互相适应后再做决定。外资中资孰优孰劣没有定论,还是应该根据自己不同阶段的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当然,香港对于很多中资金融机构而言只是国际化的“桥头堡”和第一站,人民币虽然贬值了但依然不改强势货币的地位,工银建银只做中国业务就能进世界50强,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中资系的银行投行券商也可以把分支机构开遍全世界,也许政策允许后外国公司也想来A股上市融资,也许有一天中国的地产土豪们买买买买下了世界一线城市的主要地产资产,谁知道呢?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