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星火旅游走长征路纪实——从瑞金到延安(视频)
点击:  作者:星火旅游    来源:红歌会网  发布时间:2016-12-18 10:55:34

 

 

 

          按:2016917-107日,星火旅游组织了长达21天的长征之旅,从瑞金出发,一直到达延安,全程近80人次参与。知名党史专家、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王立华大校全程参加。以下为视频解说词。

  追寻毛主席长征的足迹视频解说词

  作者:杨彦秋

  长征,无与伦比的艰苦卓绝的伟大远征。

  长征,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取得了伟大胜利。

  八十年后,长征精神更加熠熠生辉。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为纪念这一伟大胜利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星火旅游网经过认真的考察、踩线和准备,于2016年在国内首家推出了和王立华大校一起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路。此行沿着当年中央红军走过的长征路线设计,从917日开始到107日结束,由红都瑞金出发,乘坐汽车、火车、高铁,用21天的时间穿越10省、行程万里,途径瑞金、遵义、延安三大革命圣地和长征路上诸多重大革命遗迹,徒步体验爬雪山过草地的部分路段,用车轮和脚步丈量和追踪红军长征足迹,体会长征的千难万险和红军的英勇顽强。线路推出后,很快就受到全国红色团友的热捧,原定30人的团队名额迅速爆满,激增到60人。

  917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具有红军长征情结的同志们陆续抵达了共和国的摇篮、曾经的红都——瑞金。

  在报到的60人中,有夫妻六对。他们中年长者已过古稀,年少者为90后,五六十岁者居多。成员中有的是诗词专家,有的是摄影师,有的是书法家,有的是老中医,有的是全国行业标兵,真乃藏龙卧虎,人才济济。虽然有的同志年事已高,或体弱多病,但追随毛主席足迹的意志却无比坚定,重走长征路的决心无比坚强。在他们身上,体现着对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深深热爱。

  下午,瑞金中山国际酒店十楼会议室,同志们身着新发的灰色红军服,个个仪容整齐、精神饱满。在主持人清脆激昂的指挥声中,一曲《大海航行靠舵手》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主办方负责人、华南游击队的后人、红四方面军红军的后代和团员代表分别在启动仪式上发言,王立华大校为大家进行了长征之旅的第一场报告。

  王立华大校,现任昆仑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是著名的党史军史研究专家。他以自己丰富渊博的知识和天才的演说才华,不遗余力地宣传着党史军史和毛泽东思想,站在了反击历史虚无主义斗争的最前线,在刚刚宣判的狼牙山五壮士案件中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不少同志参加这次活动,除了饱含对红军的热爱之情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能够一睹王立华大校的风姿,聆听他的演讲,从他那里汲取党史军史知识的滋养。可以毫无疑问地说,王立华大校是这次走长征路活动的领军和灵魂人物。

  下午讲座的主题是《英雄史诗的事业人生意义》。王大校的讲座声情并茂,扣人心弦,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红军长征课,让大家在出发之前对长征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也让大家在敬仰和感动中更加热爱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更加热爱红军,更加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决心和意志。

  活动启动仪式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圆满结束。

  第二天,918日。

  瑞金的天依然阴沉,略微带些闷热。

  早餐后,张贴着从瑞金到延安重走长征路红色之旅标语的两辆大巴缓缓驶离酒店。从今天起,这支队伍也要像当年的中央红军一样,正式踏上漫漫的长征之路。不同的是,现在已经没有飞机大炮,没有围追堵截,没有风餐露宿,也不会饥寒交迫、衣衫褴褛,而是乘坐大巴、高铁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同志们身着红军服,头戴八角帽,精神抖擞,满怀喜悦,奔向参观的第一站——瑞金革命旧址群。叶坪,毛主席和朱德1929年初率领部队离开井冈山、一路辗转到达瑞金后最早居住的地方。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委员从此改称为毛主席毛主席的名字由此走出瑞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永远。

  接着我们来到了沙洲坝革命旧址群。19334月至19347月,中央机关从叶坪搬迁至这里,沙洲坝成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心脏。二苏大会议旧址和红井现在是这里的著名景点。

  红井,一个早已享誉全国走入人民心中的圣井、幸福之井,今天的井水依然清澈旺盛。井边镌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十四个字的石碑为中国人民所熟知。红井的水里已经融入了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毛泽东思想。今天喝口它的水,带上它重新走向延安,毛泽东思想的种子在它的浇灌下定会重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在简短的午饭后,队伍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了90公里开外的于都河畔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广场,中央红军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始了震撼世界的长征。于都河,被称为长征第一渡

  在于都河畔的出征仪式上,王立华大校向被编为第一军团、第三军团的队伍授予了军旗。每个军团设政委、军团长各一人,每个军团3个班;每班10人,各班设班长、副班长、文艺委员、宣传委员、生活委员和安全委员各一人。这些职位是昨晚通过选举和任命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的,极大的提高了每个人的参与性和整个旅游团的纪律性,越到后期发挥的作用就越大。有序的组织使得我们的旅游团更像一支红军队伍!

  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同志们在歌唱红军的欢快旋律中动情的载歌载舞。

  唱啊,同志们用优美的歌喉尽情地唱出对红军的款款深情!

  跳啊,同志们用婀娜的舞姿来感谢带给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红军前辈们!

  在我们离开于都的时刻,看着频频向我们挥手的围观群众,许多同志泪湿双眼。想象当年的红军离开这片红色的故土,踏上那扑朔迷离的西征路程时,心中又该是何等的悲壮。

  第三天,919

  在吉安火车站候车室和前往桂林的列车上,同志们不顾旅途疲劳,将这次重走长征路的行程手册发给旅客。为了扩大宣传效果,旅游团准备了3000份这样的行程手册,散发给沿途想了解这个活动的群众,此举被称之为扩红

  在队友的提议下,红军战士们迅速组建了一个文艺小分队,前往各个车厢进行文艺表演。每到一节车厢,整齐的红军服装都吸引着无数的眼光,和乘客的互动无不受热烈欢迎。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把车厢气氛推向了高潮。

  今天的目的地是湘江战役遗址。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门口,广西兴安县旅游局聂局长及电视台的记者已等候在这里。界首渡口是当年红军过江的三个渡口之一,毛主席和中央纵队就是在这里过的湘江。

  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出苏区后遭遇的最为惨烈的一场战斗。在博古、李德错误军事路线指挥下,红军此战损失惨重,8.6万红军仅剩3万余人。

  看着这流淌的江水,我们似乎又回到八十一年前的那场战役中。硝烟弥漫,杀声震天,满江血水,遍地深灰,江面上漂浮着的都是我们年轻的红军战士啊! “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战役之后百姓中的这句话流传至今。

  大家脱掉头上的军帽,向着这碧绿的江水鞠上三躬。一鞠躬,红军英灵来告慰,中国革命已成功。牺牲的红军啊,你们安息吧!二鞠躬,今天重走长征路,人民没有忘你们,牺牲的红军啊,永垂不朽!三鞠躬,王明路线滔天罪,湘江不忘毛主席。毛主席过了湘江,中国革命就有了转折的希望。

  离开了湘江战役遗址,晚上来到了漓江江畔。这里色彩斑斓灯火明,游人如织赛仙境。日月双塔金光耀,杉湖倒影交相辉。不到一个小时的江边漫步,是我们这次行军途中安排的唯一一次景致观光。

  第四天,920日。

  上午,我们从桂林北站踏上了开往贵阳的高铁,前往红军强渡乌江的江界河渡口。高铁上,大家豪情满怀,兴致盎然,又到各个车厢唱起了一首首催人奋进、意气风发的革命歌曲。

  在前往乌江渡口的途中,午餐安排在了一家别具风格的苗家餐馆。美丽的姑娘、帅气的小伙身着浓郁色彩的民族服装,在欢快的笙歌中满脸喜庆,载歌载舞,热情地欢迎这远方到来的红军。

  江界河渡口地处瓮安境内,当年毛主席和中央纵队就是在这里过的江。今日的江界河渡口已经变成了码头,江面由于水电开发也变宽成了一座水库,当年江水湍急、鸣溅江岸的壮观场面已不复存在。由于天色灰蒙,对岸左侧裸露山石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由杨成武将军题写的乌江天险四个红色大字。在这里,我们非常巧合地碰到了一位当年强渡乌江的中央红军战士的后代。他叫张举栋,江西兴国人,也是随着海南日报集团走长征路的。他向我们介绍了他父亲及家族宗亲参加红军和长征的故事。

  第五天,921日。

  遵义,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地方,它的名字响遍祖国大江南北,令无数人向往。这里山中座城,城中座山。林立高楼遮不住青山巍峨,巍峨青山掩不住城市繁华。如今的贵州已不是人无三分银的时代了,近年的发展速度名列全国前茅。

  我们来到了遵义会议旧址。湘江战役的惨重损失,使得红军和党中央不得不思考中国革命和红军的道路究竟在哪里。19351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史上最为著名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的指挥,确立了毛主席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从此转危为安,从胜利开始走向胜利。

  穿过红军街,我们来到了不远的红军山——遵义红军烈士陵园。沿着数百级台阶而上,来到了高大的纪念碑下。碑的后面就是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墓。他是在二渡赤水后再度攻打遵义城时牺牲在这里的,时年27岁。邓萍墓东侧的一座浮雕再现了他当时牺牲的情景,基座正面镌刻着张爱萍将军所叙述的他的牺牲过程。在邓萍墓前,我们怀着沉重和敬仰的心情向他深深鞠了三个躬。

  邓萍墓西侧几步不远的地方是一座红军坟。一名年轻的红军卫生员为给群众看病,未能跟上开拔的队伍而惨遭敌人杀害,群众冒着危险把他掩埋起来,因不知道他的姓名,就叫他小红,给这座坟起名叫红军坟

  在一路的参观过程中,红军的旗帜、灰色的军装、有序的队伍、响亮的口号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市民驻足观看,并纷纷和我们合影留念。一行来自于北京的游客在红军山上,不停地跟着我们合影留念,并且说,真想跟你们一起走。几天来,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有热情的群众或者小学生要么和我们合影,要么戴上军帽,挥舞军旗,去感受红色的力量。群众对红军、对毛主席的热爱,也给了我们鼓舞和力量。我们一定要把红军的精神传遍整个长征路!

  参观回到酒店已是下午3点。稍作休息后,王立华大校不顾疲劳,又在酒店会议室给我们做了主题为《从曲折中走向胜利》的专题报告。这是长征途中王大校的第二场专题讲座。同志们被王大校精彩纷呈的演讲所吸引,不知不觉中就过了晚饭时分,将近三个小时的讲座仍使大家意犹未尽。

  第六天,922

  娄山关,即便是今天通了公路,仍然坡陡弯急、山势险要。红军曾在遵义会议召开期间和二渡赤水后两度攻打娄山关,并取得了大捷。毛主席在此写下了震铄古今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插入旅游团朗诵《娄山关》画面)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主席说这是他诗词里面最难写的两句话。它苍凉中透着遒劲,凄清中散发着豪迈,展示了红军不畏艰险勇于胜利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苟坝,位于遵义县枫香镇。这是毛主席用马灯照亮中国革命的地方。1935310日,毛主席夜提马灯,沿着山路找到周恩来,力阻红军不要进攻打鼓新场之敌,再次以一己之力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茅台镇,红军三渡赤水的茅台渡口所在地。现在茅台渡口的赤水河上已经架起了拉索桥。站在拉索桥上,只见青山对峙,赤水中流,两岸各式建筑鳞次栉比,连绵成城。这里酿造了举世闻名的国酒茅台。在这风景如画酒香弥漫的茅台镇,即使酒不醉人人也醉。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茅台渡口纪念碑、红军过茅台陈列馆和位于朱砂堡山顶上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碑。回程途中,在红一军团军团长兼全军司号员老余的指挥下,同志们听从口哨号令,并肩齐步踏过了拉索桥。

  第七天,923日。

  今天,我们来到了土城。这里是遵义会议毛主席重返军事领导岗位后进行第一场战役的地方。战斗发生在土城东边不远的青杠坡,为的是打通北渡长江的通道,进入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但由于对敌情的误判,战斗并不顺利,北渡长江计划无法实现,毛主席指挥部队果断撤出战斗,于是有了后来的四渡赤水

  在土城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向我们介绍了红军四渡赤水的过程。纪念馆很有特色。在大厅入口处,凡是参观团队到此,都可以在大厅处列队演唱他们演练好的红色曲目,指挥、乐队、歌词一应俱全,我们这支更富有红军特色的队伍主宾双方自然更是不愿错过。

  这位老中医,她叫聂晓萍,来自于北京,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她和其他同志一样,不但每天奔波于旅途的参观学习,到了晚上,她的住处就又成了临时战地医院,身有小疾的同志们纷纷找她求医问诊,她总是来者不拒,以极大的热忱耐心周到地为大家扎针拔罐,推拿按摩。在行军的车厢里,还给大家讲解保健知识,同志们亲情称她为我们这支队伍里的傅连璋。这不,在纪念馆门前的广场台阶上,又给腿部不适的队友扎上了针。

  第八天,924

  在云南与四川交界处的金沙江皎平渡渡口,这位七旬老太看到我们这支红军队伍,特意过来为我们唱起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小调,歌唱党、歌唱红军。她的丈夫就是当年摆渡红军过金沙江的船工后代。

  现在的皎平渡渡口已经架起了双塔斜拉大桥,气势雄伟。大桥南岸,是皎平渡口纪念馆。过了大桥,北岸就是当年红军渡江的指挥所。毛主席就居住在江边的一个小洞里,白天指挥红军过江,夜里听江水轰鸣,任蚊虫叮咬,思考着红军下一步的行军方向。今天洞顶壁上,嵌满了密密麻麻的香烟头,全国人民都知道伟人爱抽烟,有烟的来此都不忘敬上一支。

  刚才唱歌的老太和老伴一起赶到江边的红军指挥所,向我们讲述当年红军抢渡金沙江时惊心动魄的场面。他的父亲叫张朝经,用7只木船和36名船工一起,从193553日起到59日,用了7天时间昼夜不停地把中央红军送过了江。这些船工的名字今天被永远地镌刻在了岸边的碑石上,也永远地光荣地记录在了共和国的档案里。

  我们是头天下午从宜宾乘坐火车到达昆明,然后又一路大巴辗转到这里的。在昆明到皎平渡200公里的山路中,但见群山巍巍,延绵不绝,路若游丝,层层叠叠。山高处羽绒加身,山脚下短袖汗浸。车子依山一侧,山崖高耸处壁立千仞,路边不时能看到从山上滚下的碎石,让人呼吸紧屏,心惊胆颤;另一侧,万丈深谷,深不见底。甘肃的团友李永禧见此作诗道:兀立奇峰看势雄,心惊胆战天道中。横观万木皆为画,远瞰群山尽葱茏

  第九天,925日。

  渡过金沙江,我们来到了四川会理。会理,我国的石榴之乡,全国最大的石榴产地。上午,我们来到了会理会议遗址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参观。在会理会议纪念碑前,王立华大校向我们详细讲解了会理会议召开情况和之后红军北上的线路。

  下午我们赶往冕宁县住宿。从会理到冕宁有四个小时的车程。在总指挥部的指挥下,一、三军团都在车厢上按标准的合唱方式排练了《四渡赤水出奇兵》,男女声独唱都十分出色;各军团还排练了反映彝海结盟的《情深意长》,由女声合唱。一顿火辣辣的火锅晚餐后,大家聚集在冕宁的红军广场。同志们不顾一天的旅途疲劳,熟练地唱起了下午车厢上排练过的歌曲,和当地群众一起载歌载舞。来自大连的陈大姐优美的舞姿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同志们唱啊跳啊,直至下起沥沥细雨才意犹未尽地返回宾馆。

  第十天,926日。

  天公不作美。由于修路,大家十分期待的彝海结盟纪念馆未能参观。在全程规划的40多个景点中,这是唯一一个未能参观的景点。大部队径直前往安顺场。这是红军当年渡河的地方,现在是一半石滩一半河水,水流依然湍急。当年石达开带领的四万义军就全部覆没在这里,但红军在这里渡过去了一个师,由刘伯承、聂荣臻带领沿右岸直奔泸定桥。在渡口处,王立华大校向我们介绍了当年红军渡河的情形。

  现在的渡口景区有红军渡河指挥楼、纪念碑、纪念馆,还有具有晚晴檐廊和片石砌木结构建筑风格的古街和寨子等景点,小桥流水,花开艳丽,干净漂亮,赏心悦目。

  在快要到达安顺场的途中,前方道路出现了塌方,我们下车徒步了一段路程。路上,乘坐校车去上学的彝族孩子们频频向我们招手致意。穿着统一的红军装,大部队有序的走在马路上,过往行人无不驻足观看,很多过往司机摇下车窗。

  第十一天,927日。

  今天一早,我们来到了泸定桥参观。泸定桥造于康熙年间,十三根铁索链加木板组成,长一百零三米。它是四川汉区通往藏区的必经之路,也是当时川西军阀刘文辉的一条重要财路。刘文辉和藏区的来往都靠泸定桥,所以他无论如何是不能炸毁泸定桥的。红军昼夜行军240里,以敢死必胜的决心打垮了桥头守军夺取了泸定桥。

  离开泸定,车辆行进在前往芦山、宝兴的川藏318国道上。回眸泸定,只见苍穹下白云飞渡,群山巍峨,大渡河似游龙一般镶嵌在山川中,泸定县城就坐落在河岸两畔。蜿蜒的山路层层错落,蔓延在不尽的群山之中。

  上午十点,我们穿越了位于芦山县境内的海拔2180米、长4170米的二郎山隧道。曾经唱响全国的《歌唱二郎山》就是歌唱当时修筑入藏公路官兵的,现在隧道口处的巨石上还镌刻着这首歌的词谱。红军从泸定北上途中也曾翻越过二郎山。

  下午,我们来到了熊猫老家、传奇宝兴,夹金山雪山就在它境内西北部。我们参观了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然后住在了夹金山脚下的藏寨硗碛镇(音:qiao qi)。明天就要亲自翻越仰慕已久、大名鼎鼎的夹金山了,每个人都十分期待。

  第十二天,928

  今天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翻越夹金山。在前往翻越夹金山雪山的途中,我们来到了红军长征夹金山纪念地,这里是中央红军进入夹金山的入口,从这里起到山顶垭口30公里长的范围都被列入了重点保护范围。

  夹金山,再也不是要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的时代了。现在通了公路,气候条件也没有那么恶劣了。在海拔3600米的地方我们下车徒步翻越一段雪山,体验一下当年红军爬雪山的艰苦。

  队伍高举旗帜开始了徒步爬越。山势很陡,基本没什么路,到处是草、碎石和泥泞,渗出的山水在殷殷流动,脚踩之处非常湿滑。天气很好,没有半点积雪,天上虽有大块的云团,但却无风,偶有星星雨滴落下,完全可忽略不计。

  王立华大校和几位七旬老人也同样在翻越的队伍里。空气稀薄,气喘吁吁,走不了几步就停下来歇一歇。山高路滑,道路难行,同志们相互帮扶着往前走。一个多小时后,大家终于安全登顶了体验路段,此处海拔3850米,落差250米。

  夹金山垭口,海拔4114米。过了垭口,山的北麓就是小金县境。站在垭口南望,云海苍茫,大山雄浑,绿茵如毯的山峦上公路逶迤,云影飘动,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翻过夹金山,我们来到了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李先念先头部队会师的地方。在纪念碑旁的篮球场上,王立华大校给我们讲起了两军会师的情形。再往山下走,就到了赫赫有名的达维会师桥。

  晚上,我们住进了小金县城,也就是以前的懋功县,一座不大的山中小城。这里的群众有着浓浓的红军情结。在红军会师广场,他们和我们的队员一起欢歌起舞,歌唱红军。

  第十三天,929日。

  早上从小金县城出发,来到了两河口会议会址。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中央政治局于1935626日召开的这次会议,确定了红军主力继续北上的方针。会址依旧保留着当年会议的遗址,一座小小的喇嘛寺庙。

  离开两河口会议遗址,很快就来到了红军翻越的第二大雪山梦笔山。在垭口,我们做了短暂停留,拍照留念。这里海拔高度和夹金山垭口一样,都是4114米。

  过了梦笔山,来到了卓克基土司官寨。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建筑,红军翻过梦笔山雪山后就到了这里。但这里的土司武装对红军很不友好,后来红军的三颗部队联络信号弹把他们吓得以为红军是神兵天降,纷纷弃寨而逃。毛主席和中央机关随后住进官寨。

  从卓克基前往黑水县城,沿途都是高山峡谷、茂密森林,风光迤逦。再过两三周,这一带的彩林五彩缤纷,彩林景观在当地颇有人气。

  第十四天,930日。

  今天我们连续参观了三个重要会议遗址,分别是芦花会议、沙窝会议和毛儿盖会议。在差不多一个月时间里召开的这三次会议解决的都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红军的行军方向和领导权问题。

  芦花位于黑水县境内,已处于黄河流域。1935718日,芦花会议在这里召开。面临着张国焘的夺权野心,为顾全大局团结张国焘北上,会上周恩来辞去了红军总政委职务,改由张国焘担任,并确立了张国焘为中央军委的总负责者。同时还增补陈昌浩为军委常委。

  193584日至6日,中央政治局在松潘县召开沙窝会议,拒绝了张国焘大量增补红四方面军领导人为政治局委员的要求,只增补了陈昌浩和周纯全两人。同时部队整编为左右两路军,毛主席、陈昌浩、徐向前和中央率领右路军,张国焘、朱德、刘伯承率领左路军。

  但张国焘仍不执行中央北上的方针,严重威胁着红军的整体行动计划。820日,在松潘毛儿盖又召开会议。会议之后,右路军便开始进入了无边无际的松潘大草地。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了松潘县下八寨乡中心小学。大家捐资近5000元,把购买的篮球、足球和水彩笔等文体用品捐献给这里。捐助仪式在教学楼前平整的场地上举行,可爱的孩子们向我们献上了金色的哈达,王立华大校代表队伍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同志们都为能够给藏区的孩子们献上一份爱心而感到高兴,纷纷按下快门,留下这一美好的瞬间。

  虽然今天的行程长、路况艰难,沿途人烟稀少,午餐吃的是统一发放的馒头、咸菜,但大家的兴致极高。捐赠活动把长征之旅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沿途森林、草地、山峦、藏寨不断,风光美不胜收,大大出人意料。同志们评论今天的自然景观,说这叫一路都是九寨沟。长征之旅已不仅仅是红色之旅,也是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之旅。

  第十五天,101日。

  在松潘川主寺,我们迎来了共和国67周年这一天的黎明。

  今天我们要穿越和徒步体验松潘草地。中午时分,我们在红原县色的(音:di)乡的一条土路上下了车,开始了为时一个多钟头的草地徒步。据说,这条土路是穆易总指挥踩点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土路的发现使得我们的行程更加接近当年红军穿过草地的线路,徒步的活动极大增加了行程的乐趣。

  今天的草地和气候已非当年。天空湛蓝湛蓝,大朵大朵的云团浮在空中,眼前都是丘陵。稀稀拉拉低矮的灌木和满山金黄的秋草代替了前几天茂密的林木,云团遮挡下的灿烂阳光把绵延起伏的山丘照射得忽明忽暗。一尺多深的秋草踩上去非常的厚实,时不时还能看到积水。一幅蓝天白云、风和日丽、群山起伏、满目金黄的深秋草地风光画秀丽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不见沼泽,不见瘴气,不见风云突变,牦牛和马儿静静地在山坡上吃草,山里静得几百米开外说话的声音都能听得到,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安详。无论如何我们也体会不到当年红军进入草地后的那种生离死别,可就是这片草地吞噬了我们大量年轻红军的生命。

  停下来吧,祭奠一下牺牲在这里的红军,寄托我们的哀思;告慰红军的英灵,今天我们来看你们来了。

  下午,我们来到巴西会议遗址、牙弄村周恩来旧居和潘州古城。这是三个相距不太远的地方,张国焘发给陈昌浩南下,彻底展开党内斗争九九密电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是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一个危急时刻,毛主席把之称为是他一生最黑暗的时刻。在此,毛主席果断率领右路军中的原中央红军队伍连夜北上,又一次把党中央带出险境。

  第十六天,102日。

  今天天气寒冷。在班佑村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前,我们换乘了甘肃方面过来的大巴,离开已经辗转了八天的四川进入甘肃。放眼窗外若尔盖草原,天高云淡,阳光明媚,两边是辽阔的草地牧场,一片金黄,逐渐远接到茫茫山岭。

  下午,我们辗转来到了位于甘肃迭部县的俄界会议旧址——达拉乡高吉村。1935912日,中央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俄界会议。在会址,大家向墙上的毛主席像三鞠躬;王立华大校为我们介绍了会议召开的情况。

  参观完俄界会议旧址,我们移步到不远的旺藏乡茨日那村。俄界会议次日,毛主席就来了这里。在一幢小木楼上,毛主席向杨成武带领的红四团下达了以三天的行程夺取腊子口的命令。

  第十七天,103日。

  一大早,我们先是来到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这里主要布展了一些当时中央与张国焘分裂主义作斗争的电报史料、红军在迭部的活动及腊子口战役情况。

  接着我们来到腊子口战役旧址。现在腊子口已开辟了公路,但关口依然险峻,仍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腊子河清澈湍急,河面架起了小桥,对岸复原了没有顶盖的碉堡。当年红军攻打腊子口曾遭受到严重挫折,但凭红军的不怕牺牲和机智勇敢,还是按时拿下了腊子口,打通了向北翻越岷山的通道。

  离开腊子口,我们沿着210省道在大山中行进。只见山势险峻,气势雄伟;坡陡沟深,曲曲弯弯,我们正在翻越的就是岷山。到了山顶观景处停车回望,只见蓝天下群山茫茫,巍峨奇雄;峰顶处白雪皑皑,风光无限。当年,壮哉红军就是凭着两条腿征服了这险峻雪山,一步步走向胜利。

  过了岷山,我们到了岷县麻子川乡漩窝村,毛主席从岷山下来就住在这里,那首著名的脍炙人口的《七律.长征》初稿可能就成于这里。现在的房屋主人叫韩亚米南,他手拿当年红军留下的文物,向我们介绍了当年毛主席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情况。应主人之邀,王立华大校代表大家为这座房屋起名叫护圣居

  离开漩窝村,我们来到了陇南市宕昌县的哈达铺。这里的纪念馆占地面积较大,建筑宏大,里面展示着中央红军、红二、红四方面军经过哈达铺的史料。哈达铺,当年一个富庶的小镇,困顿至极的红军在这里得到了兵员和物资的补充,被称之为红军的加油站。毛主席在这里召开了团级以上干部会议,向全军发出了到陕北去的明确号召。

  第十八天,104日。

  上午,我们在雨中从甘肃陇西县来到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这里是19361010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懋功会师一年多之后第二次大会师的地方。纪念园分置着几大参观景区,分别是红军会师门广场、纪念馆、会师塔,还有红一、二、四方面军指挥机关旧址群和将帅碑林等。这个碑林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将帅题词最全的碑林,许多罕见的将帅和中央领导人的手迹在这里都可以看到。

  参观完会宁红军会师纪念园,下午我们又进入宁夏来到了西吉县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碑广场。这里是19361022日红一方面军和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会师的地方,也是红军结束长征最后会师的地方。这一天,被定为红军长征胜利日,距今80周年,将台堡也因此闻名于世。

  离开将台堡,我们在当地回族老乡的热情带领下来到了南边十几公里远的兴隆镇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大寺。毛主席率领的陕甘支队在193510月翻越六盘山的前夜来到这里,毛主席就住在这个清真寺内,夜里和阿訇秉烛长谈。8月份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为迎接毛主席党中央,曾先期来到这里。由于很好地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所以深受当地回族民众的欢迎。

  当地老乡向我们展示毛主席当年留给当地群众的眼镜、水壶、皮箱等礼物。

  第十九天,105日。

  今天气温很低,寒风刺骨。在山道盘旋中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六盘山。六盘山因所有红军长征队伍的先后翻越和毛主席诗词《清平乐.六盘山》而名满天下。不知何故,今天的纪念馆并没有建在毛主席率领的陕甘支队翻越六盘山的地方,而是建在了红二十五军路过的地方。毛主席是在其北边由西向东翻过六盘山的。

  山顶规模宏大的纪念园由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广场、纪念亭和吟诗台组成。广场两旁的两组铜铸群像再现了回汉人民欢迎红军和红军翻越六盘山的场面。广场上树立着的三面巨大的红军军旗,分别是红一、二、四方面军的旗帜,象征着三军都翻越过六盘山。

  顺台阶而上,最高处就是红军长征纪念馆,里面展示了红军长征及翻越六盘山的历史资料。纪念馆的顶部,是一个面积巨大的平台。平台上矗立着玻璃质感的纪念碑,高大雄伟,气势磅礴。正面是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碑,两侧分别是毛主席手书的著名诗词《七律.长征》和《清平乐.六盘山》。

  纪念亭和吟诗台坐落在纪念馆对面的山峰上,使整个景区气势恢宏,景象壮观。站在吟诗台,极目远望,群山起伏,云飞天穹,想必当年毛主席站在六盘山巅,远眺长空大雁南归,回顾长征千山万水,联想中华民族内忧外患,党和红军任重道远,一定是豪情在胸,构思出了气壮山河的《清平乐.六盘山》腹稿,吟出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词篇。

  第二十天,106日。

  铁流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到吴起。中央红军历尽千难万险,经过一年艰苦的岁月,纵横十一省,19351019日终于到达了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结束了长征。出发时的八万六千人此时仅剩下七千人。

  这是一群瘦骨嶙峋却信念坚定的军人!这是一支衣衫褴褛却意志坚强的军队!他们饱受无根据地之苦却顽强不屈,长路漫漫却无比勇敢。他们北上抗日心系民族存亡,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和不屈脊梁。他们把火种洒遍征程,点亮中国,照耀世界!他们把美名留给山水,恩泽大地,代代相传!他们创造了人类远征之最和人类史上闻所未闻的伟大奇迹,他们迸发出了人类生存与智慧的极限能力!

  坐落在吴起镇西边胜利山上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由纪念碑、纪念馆和烈士陵园三部分组成,非常壮观。金属质感的三拱大门和最高处的纪念碑十分醒目,碑顶装束打扮不一的两名红军雕塑和碑身四周浮雕着“1935.10.19”的数字寓意着中央红军进入吴起镇和陕北红军的会师及日子。

  这座红军小号手的雕塑经常出现在各种纪念红军长征的影视片子中。

  在吴起县参观后我们来到了志丹县中共中央旧址和刘志丹烈士陵园。

  保安革命旧址,中共中央从子长县瓦窑堡搬迁后就来到了这里。一排石窑洞,毛主席那张头戴八角帽为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所熟知的照片就是在这里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拍摄的。大家自然放不过这个难得的机会,纷纷站在当年毛主席站过的的地方拍照留影,但无论你是英俊潇洒还是端庄秀丽,谁也拍不出主席那横亘千古独步古今的伟人神韵。主席双眉微蹙,深邃的眼睛炯炯有神直视前方,似穿越时空,看到了中国革命光明的前程;神态气势磅礴,藐视一切,显现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领袖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不凡气度。

  甘肃诗词作家李永禧老师站在窑洞前,脑海中浮出毛主席这张英姿勃发照耀千秋的照片,思绪万千,禁不住思如泉涌,作五言律诗一首:英姿在九州,气度转风流。畅想江山路,征程好运筹。红星晖宇宙,慧眼识春秋。壮志酬天力,雄心掷地球。

  志丹县,原名为保安县,1936年为纪念牺牲的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而更名为志丹县。在中共中央旧址不远的地方就是刘志丹烈士陵园。园内苍松翠柏,雕栏石阶,庄严肃穆。志丹墓在园内尽头。园内除了刘志丹将军的雕像和事迹展览馆外,还立有大量的党政军领导的题词碑。毛主席为他题碑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第二十一天,107

  这是我们行程的最后一天和终点,延安。

  上午,先是来到王家坪新建起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

  漂亮的讲解员以其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和延安十三年领导中国革命迅猛发展以及毛主席在延安的生活工作情况。

  党中央毛主席来到延安后,克服国民党政府对边区的封锁及落后的困难经济,带领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力发展革命根据地,使革命力量和解放区得到了极大发展。延安也成为中国人民心中向往的圣地,无数有志青年络绎不绝纷纷奔向这里,来实现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华侨领袖陈嘉庚1940年到延安考察后说,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中国有了真命天子

  在杨家岭,我们参观了中共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和毛主席等中央首长旧居。

  延安是毛主席著述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地方,是毛泽东思想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全党发自于内心的认识到,毛泽东不但是天才的军事领袖,而且是中国共产党英明的政治领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领袖。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窑洞、土炕、破旧的家具,这就是毛主席和中央首长生活工作的地方;石桌、石凳,这就是接待各界宾朋谈话的地方;菜地、纺车,是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见证。一代领袖,就是这样为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矢志不渝地艰苦奋斗着。

  二十一天和王立华大校一起走长征路的行程就要结束了。下午,在延安天和国际酒店,我们组织了隆重的总结表彰大会,对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志颁发了有王立华大校亲笔签名的荣誉证书。每位同志动情地谈了自己长征一路走来的切身体会与感受,也对建立起长征友谊和感情的战友即将分别难舍难离,希望有机会重新再相会。

  王立华大校为大家做了题目为《延安时期的辉煌与智慧》的最后一场主题讲座。一路下来,王立华大校的三场主题讲座和途中讲解,可谓是场场精彩,句句动人,引人入胜,给人启迪,使我们饱食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大餐。有了王大校沿途的讲座和授课,长征之旅又是不折不扣的深度学习之旅。

  最后,一曲《红军不怕远征难》在曾经是南海前哨钢八连连长林斯宁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灵动潇洒的指挥下雄壮唱起。仪式结束,我们的长征之旅、信仰之旅、圆梦之旅也安全、顺利地圆满完成。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