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萧萧:说文解字之五“福”临门
点击:  作者:萧萧    来源:横渠书院  发布时间:2016-06-17 12:50:48

 

 

 

        近日在一知名传统文化公众平台上见一说字的文章,阅读量极高,点赞者芸芸,其中有一字,解释为左边是衣,右边是一口田,古人造字时,认为一个人有衣穿有饭吃,就是福,不说此种解释与造字时的意义距离有多远,仅是部首就纯属误解了。今天我们也说说字,非为纠错,只是遗憾。

我们看字演变: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福,祐也,从示,畐声。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甲文)象两手奉尊于前,或省廾。”“廾(gǒng,小篆写作,竦手也,即两手捧物,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廾、共古今字,共、拱亦古今字。从上图中可以看到,这个甲文左边是示,右边有两只手捧着一个东西。

我们先看左边都是字:

 

 

《説文》曰: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两横代表天,三垂象征日月星,上天会通过天象来告诉世人祸福吉凶。还有另外的说法是象祖先神主或供桌之形,或者是早期的灵石崇拜。不管哪种说法,都是与祭祀有关的。

       因此与有关的字和祭祀联系匪浅,比如说”“”“”“”“”“”“等字都是从。孩子们学字时,经常会把两个部首弄混,从字源上来看是很清晰的,前者是祭祀,后者是衣服。

       右边是声旁,声中有义。我们先看字演变:

 

 

在说文小篆之前,从字形都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字是一个容器的样子,著名古文字学家朱芳圃先生《殷周文字释从》说:字象长颈鼓腹圆底之器。”“畐为盛器,充盈于中,因以象征丰满。清代学者倪涛在《六艺之一录》中说这是古容器,无足鬲。是一种炊具,如图所示:

 

 

因此字就是一个容器里盛满祭祀用食物或酒,奉给上天以求福祐。献给神的食物称为福食,肉为福胙,酒为福酒

     古人非常重视祭祀,春祭曰祠,夏祭曰礿,秋季曰尝,冬季曰烝,泰山祭天,汾阴祭土,万事万物,皆有不同的祭祀,目的是事神以致福也。《史记礼书》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今天我们常说求神不如求己,这是对于人类自身力量的肯定,但若是矫枉过正,就容易失去敬畏之心。天地孕育万物,父母赐予生命,师长传承文化,失去这些我们的文明都难以延续。

《道德经》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我们既不尊重天道自然,也不坚守内在本性,只能用具体的规范法则来约束了,真是一件悲凉的事情。

于中国人而言是一极重要的字,几千年来执着向往福寿年高”“后福无量甚至福如东海”“福寿天齐但我们也知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会感慨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我们对有巨大的渴求,每年家家户户都贴字,送祝福,但是又小心翼翼地惶恐会溜走。

五福临门也许是最全的了,源自《书经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后来意义有所变化,不过长寿、富贵、身康心安、有美德、善终五福大概是人皆所欲也了,但是世间能有几人得?若是执着于求多福,不得苦求,得之惶恐,失之伤悲,即使本有机会幸福也失去机缘了。

     再进一步想,人生真的分么?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窃以为,老子智慧最高。万事万物相对而生,祸福相转,无祸即无福,有对比才有存在,若仅余其一,又哪来的祸福之别?

         若将人生比为一,一中蕴含所有,只是我们将其中一些定义为,另一些定义为,其实二者都是人生的状态,只是因为评判角度不同。

         譬如人们常说最大悲哀之一是美人迟暮,曾经的女神被岁月这把杀猪刀变成大妈,让无数人扼腕叹息,恨不能美人青春永驻或时光倒流。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自古红颜多薄命,与那些早早香消玉殒的美人相比,能够安然地随着岁月一起老去的美人不是人生之大幸么?而且对于女神的定义大多是停留在红唇青丝、丰乳玉颜等感官上,如何能够那么粗暴的断定美人迟暮之时的她不是更加美好的一个女子?

岁月除了在美人的脸上刻下皱纹,头上染上风霜,也馈赠了美人智慧与修养,从容与优雅,淡然与通透,坚强与韧性啊,当然不是每个美人都能获得。前日逝世的杨绛先生年老时不是美丽优雅更胜年少么?

若是能把人生看作一个整体,就是我们舒服愉悦的时候,是我们通往的路上,那么整个人生不都是在里么?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萧萧:说文解字之五“福”临门

    2016-06-17
  • 内容 相关信息

  • 萧萧:说文解字之五“福”临门

    2016-06-17
  •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