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华夏民族”形成 因盐而起?
点击: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6-06-10 13:33:56

 

 清代 官盐发票

古代滇南食盐生产场景(《滇南盐法图卷》局部,清无名氏绘)

古代池盐生产场景(图源《天工开物·池盐》)

古代煮海盐场景(唐宋《本草·海盐》图

            眼下,随着电视剧《大清盐商》的热播,不少观众对多了一分关注。都说水是生命之源,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不可或缺。而且,在整个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盐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元的盐文化。在古人眼里,盐被视为无所不能的天藏之物炎黄子孙华夏民族的诞生和形成甚至都与盐密切相关……

盐之争夺导致炎黄合并

《中华五千年史》认为:炎、黄血战,实为食盐而起

盐有百味之王的美称。早在上古时期,盐是比金子还值钱的天藏之物,可以说得盐者得天下炎黄子孙,这一中国人特定称谓的出现正是因为盐——对盐的争夺导致炎黄合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华夏民族

炎帝和黄帝本是两个原始部落首领。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他们是在阪泉之战后才整合到一起的。接下来,黄帝与炎帝联手,通过涿鹿之战,打败了东夷九黎族首领蚩尤。从此中国大地上的大小部落走向联合统一形成华夏民族,进而有了中国

为什么会爆发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史记》给出的理由是,炎帝欺负四邻诸侯、蚩尤作乱不听话所致。实际上,这两场征战都是因盐而起,乃盐的争夺战

这一观点的产生,因交战地点而来。阪泉涿鹿到底在哪儿?现在大陆出版的教科书上认为在河北境内,范文澜著撰的《中国通史》亦持此观点。但史学界不少权威学者并不以为然。民国时期的史学家钱穆通过考证,在其上世纪40年代出版的《国史大纲》一书中提出:阪泉在山西解县盐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尤村及浊泽,一名涿泽,即涿鹿矣

解县盐池是中国最早发现并利用的自然盐之一,简称解池,又叫河东盐池。在随后出版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中,钱穆进一步提出,解县盐池成为古代中国中原各部族共同争夺的一个目标。因此,占到盐池的便表示他有各部族共同领袖之资格。

直接提出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是盐之战观点的,还有另一位史学家张其昀。张其昀在1981年于台湾出版的《中华五千年史》中称:黄帝克炎帝于阪泉,擒蚩尤于涿鹿,两者实为一事,而炎、黄血战,实为食盐而起

盐之战观点虽尚有疑问,但已为中国盐业史研究学者所认可和接受。

尧舜禹都曾筑城于盐池附近

《孔子家语》诗云: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黄帝对炎帝和蚩尤发动战争,根本上是要控制盐这一极为重要的民生与战略物资。黄帝灭了蚩尤后,遂开始在涿鹿附近的土堆上筑城,即所谓邑于涿鹿之阿

此后,盐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依然占据着他物无法替代的地位。尧、舜、禹先后成为统一华夏的帝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盐池附近的平阳(今山西临汾)、蒲坂(今山西永济)、安邑(今山西运城北)筑城,史谓尧都、舜都、禹都,至今地方史志都以之为代称。尧、舜、禹为何要在这些地方筑城?正是出于保卫盐池的考虑。张其昀称其显与保卫此盐池重地有关

盐给华夏民族带来前行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厚财富,所以尧、舜、禹三帝对盐充满了感恩。在今天看来,舜帝是相当专业的音乐人,至少也是超级音乐发烧友,他擅弹五弦琴,曾创作了一首《南风》,诗化了盐对百姓和国家的重要。《孔子家语·辩乐解》中的《南风》是这样写的: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为什么舜帝要歌唱南风?当时池盐是自然生产,靠天吃饭。南风一来,盐水便会迅速蒸发,凝结成盐,此即《三秦记》中所谓朝取暮生,当时池盐已成为重要财源。

春秋时期,当年引发原始部落征战、促成华夏民族形成的盐,在中华文明进步和国家版图的整合中继续发挥作用。此时的解县盐池为晋国所有。《左传·成公六年》称,这池盐为晋国之宝也。晋国因为池盐而国富民强,晋文公因此晋升春秋五霸之列。原为鲁人的晋国富豪猗顿,本是一位穷书生,在经营解县池盐后迅速致富,《史记·货殖列传》称其与王者埒富

先秦诸国得盐者强

《管子》记载: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

春秋战国是群雄并起、从割据走向兼并的特殊时期,在这长达550年的历史进程中,盐再一次成为国家与民族整合的无形推手。这一时期盐政概念定型,盐业官营这一日后的专营制度出现并被迅速推广,产盐各国因此而获暴利,为日后的兼并积聚了雄厚的战争本钱,先秦各诸侯国因国力变化而重新洗牌。

在盐与税收捆绑到一起后,盐更成为左右诸侯国兼并战争走向的隐性力量。因盐税暴富而强大的,除了西部的晋国外,东方的齐、燕等国也因盐利而受惠。《管子·轻重甲》称: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齐国、燕国这些重要的海盐产地,财富急聚,国力大增,很快在战国风云中占得上风,入选七雄。其中的齐国,在齐桓公时代已当上春秋霸主

对盐觊觎最迫切的是秦国,早在商鞅变法后,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秦国即夺得了山西平阳境内的安邑盐池,开始池盐大生产。并置盐官,食盐专营,开征盐税,为进一步征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了井盐资源丰富的蜀国。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秦昭王(一说秦孝王)任命李冰为蜀守,出生于山西运城池盐之乡的李冰,在公元前251年前后,主持开凿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口盐井广都盐井

有了盐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六国,统一华夏,又应验了得盐者得天下一说。用齐桓公的话来讲,这叫国无海不王,这里的即特指海盐。

唐代实行食盐官卖榷盐法

《新唐书》记载:天宝、至德年间,盐每斗十钱

秦汉以后,盐财政对于经济的影响愈发显著。齐国人管仲的官营思想,为历朝历代所推崇和效仿,垄断成为封建朝廷增加财税的通行手段。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在长期的平定北方匈奴边境战争中,耗空国库。于是,汉武帝下令笼天下盐铁,以保证战争和国防军费。

唐朝在中叶后,实行食盐官卖的榷盐法,其实就是强行加价卖盐,增加财税。据《新唐书·食货志四》记载:天宝、至德年间,盐每斗十钱,后来尽榷天下,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每斗盐由10钱(文),一下子涨到110钱。

为此历朝都出台了许多禁私令。汉武帝的禁私令规定,私贩食盐一旦发现,要左趾,就是将犯人的左脚大拇指砍掉。五代时的后唐也有相应的惩治措施:贩私盐五斤以上,买卖人各决臀杖二十,处死。对于不惧条流再犯者,不论多少斤,并处极法。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盐法则规定:刮碱煎炼私盐,所犯一斤以下,徒三年,配役;一斤以上,并决重杖一顿,处死。

明清时期,官府禁私之严空前,几乎与现代禁毒一样严厉。但由于暴利的驱使和生活所迫,私盐贩卖历代不绝。而且,因盐而起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如唐末,贩私盐出身的王仙芝、黄巢,率先起义;再如元末,盐户出身的张士诚带领盐民揭竿而起……由此可见,盐与江山社稷能否稳定息息相关。

古人眼里的盐被视为天藏之物

《神农本草经》记载:戎盐主明目”“坚肌骨”“去毒虫

中国的盐品种丰富,主要有池盐、井盐、岩盐和海盐。在中国古代,已形成了丰富多元的盐文化

在古人眼里,盐简直成了无所不能的神物,视之为天藏之物。古人对盐的药物开发和利用很早。《神农本草经》卷三下经即称,戎盐可以疗疾主明目,目痛,益气,坚肌骨,去毒虫。除了抗菌、消毒,还认为盐可解毒,如误中班茅毒,用戎盐解之

当然,盐的功能首先表现在食物调味上。早在上古周代,就有了特供盐。盐是咸的,但供给周王室的盐味甘美也,人称饴盐,此盐产于西部羌戎人生活的地区,又称戎盐,在各种盐中品质最好,所以成为特供盐,故又有君王盐一名。

除了上等的饴盐外,还有苦盐、散盐、形盐等。在不同的场合和食物中,要使用不同的盐。《周礼·天官》盐人条规定:祭祀供其苦盐、散盐,宾客供其形盐,王之膳羞供其饴盐。

盐还成为古代宫斗的秘密武器。据《晋书·后妃传》记载,晋武帝司马炎的后宫有近万名嫔妃,晚上不知宠幸哪位是好。于是坐着羊车,车停在哪位妃子门前就与哪个妃子过夜。有心计的妃子便在门上插竹枝,地上洒盐水,以吸引羊舔食驻足,此即所谓羊车望幸一说。

顺便说一下,在未有人工食盐以前,古人正是利用羊这类牲畜的习性,找到了自然盐品。传说中的羝羊舐土,所指的就是这事。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