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童趣
孩子爱玩
游戏玩耍是儿童的天性。童年离不开游戏,游戏总能给孩子带来无穷乐趣。孩子爱玩,有时也会搞恶作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唐·李白《长干行》
幼男幼女一起嬉戏,天真无邪的场景,使我们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小时候过家家等游戏情景,也由此诞生了沿用千年的两个成语,即“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让人体会到那种最真挚、最纯净的美好情感。
儿童处在人生的幼稚阶段,天真烂漫而又充满幻想,很简单的工具也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一根竹竿可以让孩子“骑竹马”,就是儿童骑在一根竹竿上,这样便有了大人骑在马背上的感觉。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根竹竿上就得到了充分地发挥。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胡令能《小儿垂钓》
一个小孩正专心致志地钓鱼,这时有个路人从远处走来向他问路,他害怕惊到了鱼,不等路人走近,远远地向路人摆手而不说话。一个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孩童跃然纸上。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蝴蝶翩翩起舞,忽高忽低,忽飞忽停,而孩子紧追慢赶,左扑右捉,蝴蝶仿佛也懂得捉迷藏,机灵地飞进菜花当中,蝴蝶是黄色的,菜花也是黄色的,眼前灿烂一片,哪里还辨得出呢?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南宋·杨万里《稚子弄冰》
冬天,铜盆里的水结成坚冰,孩子早晨起来,把冰从盆里剜出。这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锣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打破玻璃的声音。可以想象孩子由嘻乐转向愕然失望,孩子就是会玩啊!
春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南宋·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五)》
“斗草”是古代儿童常见的游戏,有“文斗”和“武斗”。
“文斗”指的是儿童们采摘各种新花草,以花草美丽新奇者为胜,《红楼梦》中描写的“斗草”活动就是文斗。
“武斗”是儿童采来花草,取其茎柄粗壮老成者,与他人的叶茎两两相交,用力对拉,赛茎柄的韧性,以不断者为胜。从诗中“狼藉”一词看,儿孙的玩法应该为武斗。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高鼎《村居》
终于摆脱了一天的“子曰诗云”,孩子放学后急急忙忙地去放风筝,其如释重负的快乐跃然纸上。
放风筝能让儿童的眼、手、脚、脑得到活动,儿童的情趣也会像风筝一样在空中的自由飞翔中得到净化和陶冶。
新生犊子鼻如油,有索难穿百自由。才见春郊鸢事歇,又搓弹子打黄头。
——明·徐渭《题风鸢图》(其三)
“穿牛鼻子”是乡间比喻管束儿童的俗语。这个顽童非常淘气,又要去打鸟,多象一头穿不住鼻子的犟头牛。
可惜人总要长大的,总有一天要被穿起牛鼻子,老老实实去耕田,再不能自由自在。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所见》
夏天捕蝉是孩子乐此不疲的事。诗中知了的叫声,好象在故意引诱着牧童,使他一瞬间改变了神态和动作。
孩子馋嘴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唐·杜甫《百忧集行》
老年杜甫在成都回忆起童年时的情景。十五岁还是一股孩子气,身体健壮得象一头小牛犊,整天跑来跑去。到了农历八月间,庭院前梨枣成熟时,他每天都要无数次地爬树去摘取品尝。
孩子逃学
孩子都有淘气贪玩的天性,古人也有逃学的经历。
儿童逃学频来此,一一重寻旧有踪。因漉戏鱼群下水,缘敲响石斗登峰。
——南宋·刘克庄《鸟石山》
今日旧地重游,回忆起小时候逃学频频来到鸟石山,又一一找到了昔日的踪迹。那时候为捉游鱼,一群孩子跳下水去把水弄干;为了争敲山上的响石,便比赛看谁先登上山峰。
偷放风鸢不在家,先生差伴没寻拿。有人指点春郊外,雪下红衫就是他。
——明·徐渭《题风鸢图》(其二)
春雪未融,天气尚寒,这孩子就逃学去放风筝,可见他多么贪玩。先生查问,派人四处捉拿,有人指点郊外人影。
孩子偷窃
儿时,不少孩子都做过偷瓜摸枣的事儿,都会挨大人的责骂,但是最终就算被偷的人家也会原谅孩子的胡闹。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唐·白居易《池上》
孩子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水路。
争骑一竿竹,偷折四邻花。笑击羊皮鼓,行牵犊额车。中庭贪夜戏,不觉玉绳斜。
——唐·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其二)》
孩子们在一起争抢着骑竹马,出于恶作剧去“偷折四邻花”。他们欢笑着敲击羊皮鼓,拉着牛犊的下巴走,晚上贪看露天演出的夜戏,直至星月西斜。
春风语燕泼堤翻,晚笛归牛稳背眠。此际不偷慈母线,明朝辜负放鸢天。
——明·徐渭《题风鸢图》(其一)
春风中,燕儿欢叫着在河堤那边上下翻飞。放牛娃稳稳躺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回家。放牛娃一路回去,心里却算计着如何偷母亲的线,明日好放风筝玩。大好风光,不放风筝,岂不是辜负了老天的美意?
孩子天真
小儿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唐·李白《古朗月行》
儿童天真未凿,想象力奇特。本是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联想和想象会变得美丽又奇特。童心让幻想更加绚丽缤纷、瑰异非常。儿童的想象,往往是纵横万里、漫无边际的。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唐·施肩吾《幼女词》
孩子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六岁的小孩模仿大人堂前拜月,至于拜月的含义她根本不知,只是她见大人这样做,自己也跟着学,认真的样子叫人怜爱。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唐·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孩子在人多的场合可能会害羞。小孩子们很少见过官员的车马(那浩荡的气势),都慌忙跑到芦苇荡的深处躲藏。
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南宋·杨万里《观小儿戏打春牛》
古代有“立春鞭土牛”的习俗,孩子模仿得也是像模像样。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南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儿童捉空中飘飞的柳絮来玩,在大人看来,好像无聊,却体现了孩子的天真情趣。
稚子相看只笑渠,老夫亦复小卢胡。一鸦飞立钩栏角,仔细看来还有须。
——南宋·杨万里《鸦》
孩子发现了乌鸦长着几根胡须,和“老夫(诗人)”的胡须有相似之处,而又不敢对着长辈笑,就只好对着乌鸦笑,写出了儿童顽皮而又拘谨的情态。
童心-自然
儿童较之成人和大自然更为接近。儿童的世界天真烂漫、自由自在,能够被外界小小的事物所触动,完全沉醉在自然的怀抱中,不知归路,目之所及,尽是惊喜,这与成人世界枯燥乏味、无暇自娱的重压生活是形成鲜明对比的。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唐·吕岩《牧童》
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人在大自然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颗童心无羁无绊,自然放松。
怯雨宜晴不识愁,去随青草牧春牛。无人古路歌兼笑,归去山花插满头。
——北宋·黄庶《次韵和真长四季牧童》
孩子不知道愁烦,牧牛路上唱歌欢笑,回家时用山花插满了头,一幅自然和童心融为一体的画面。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北宋·雷震《村晚》
青草池塘,池水满满,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象被山口咬住一样,倒映在冰凉的水波中。牧童回家,横坐牛背,用短笛随便吹奏,不成曲调。
村童牛背吹笛,悠然自得,童心在田园风光里得到随意的表达和安放。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清·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相平,聚精会神地观察,把草丛当做树林,把虫子、蚂蚁当做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山丘,凹陷的部分当做山谷,想象自己在其中游玩,觉得非常安闲舒适。
沈复自述自己小时候追逐“物外之趣”,把蚊子看成仙鹤,又由于生活在城里,见不到自然风景,就把家中的草丛想象成树林。孩子的想象力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童心-道心
合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道德经》
老子认为婴儿无私无欲,保有天性而无后天文明的玷污,最为天然无邪,最接近道,所以要求“复归”于婴儿。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唐·卢肇《牧童》
牧童之心就是“童心”,也就是道心。只要有“童心”,不愁没有知音。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北宋·黄庭坚《牧童诗》
有许多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机谋权诈,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活!“童心”近道,“机心”害道。
人心识尽童心灭,世事谙多乐事稀。
——北宋·张载《孤宦》
随着成长,人慢慢变得世故,心不再单纯,也就没有了简单的快乐。王朔说,成年人的脸上往往有两种表情,不是郁郁寡欢,就是勃然大怒。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若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明·李贽《童心说》
孟子说:“夫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宋明儒学又把“赤子之心”发挥到“仁心”的高度。李贽的“童心说”即来源于孟子。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佛家五“行”中有“婴儿行”。童年的时候妄念少,人还能保持几分天真烂漫。年岁渐长,天真失掉而情欲增长、邪恶渐多。人能够在一生当中保住童心的那一分天真,就是有道之人,佛门“婴儿行”就是修这个——永远保持自己的天真。
不似怀人不似禅,梦回清泪一潸然;瓶花妥帖炉香定,觅我童心廿六年。
——清·龚自珍《午觉醒来,怅然成诗》
清宣宗道光四年(1824年),32岁的龚自珍在一次午觉醒来,有所感触,写了这首诗。
明窗净几,日影微尘,“瓶花妥帖炉香定”的寂静况味,让诗人生出恍如隔世之感,不是怀念人也非禅悟,梦中那转瞬即逝的“童心”亦即“本心”,令人泪湿青衣。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