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量子理论让多数人包括科学家一头雾水的时候,中国科学家早在14年前的2003年就在合肥一个山头进行了一次量子通信试验,从此,中国的量子研究在中科大的深入研究下,引领全球,2016年首次在全球发射第一颗量子通信星,2017年的今天,中国科学家宣布即将与欧空局合作,进行全球洲际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通信)实验,也就是说今后各国的密码分发将由中国的量子技术来完成,继高铁之后中国又一项顶级科技引爆全球关注。
2003年,中国科学家彭承志在合肥大蜀山带领团队进行了第一次远程的量子通信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超过13km的自由空间双向量子通信,那个时候激光器的功率很大,用买来的天文望远镜自己搭建整个收发系统,就是这样小米加步枪的组合,成功完成了10公里级别的实验。后来,实验的难度不断升级,在地面模拟天上的卫星做量子通信实验。
位于青海湖海心山的纠缠源(示意图),用于百公里量级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实验。
在青海湖进行的模拟天地量子卫星通信实验中,他们甚至用到了热气球和卡车。2011年在青海湖,距离一下就做到百公里链接,彻底验证了这个卫星的可行性。
云南丽江天文台量子收发
2010年中科大的彭承志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美国《时代周刊》惊呼“中国量子的巨大跨越“,其他美国媒体也关注报道。2016年中国发射了“墨子号”卫星,为星地之间自由空间的密钥分配(量子通信)打下了基础。
当下,在量子通信方面,中国的技术与国际最好水平相当;特别是实用化的量子密钥分配技术,中国引领了国际水平。”
中科大的彭承志与同事共同完成的量子电话被首次应用于国庆60周年阅兵的安全保障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曾展望,希望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将来每个人在互联网上进行的转款、支付等消费行为,都能够享受到量子通信的安全保障。
2016年中科大在合肥大蜀山上面完成又实现了几百公里量子通信实验,非常难得。
量子卫星在轨运行八个月后,中国科现在的目标是要突破夜间实验的局限,使量子通信可以在白天进行,从而为未来利用高轨卫星进行量子通信打下基础。下一步,他们还将与欧洲同行合作,开展“洲际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通信实验计划。
通过我们的量子卫星,要在中国和欧洲之间建立起量子密码。以后我们的卫星可以成为一个公共的密钥分配平台,从此中国在量子通信上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中国目前的量子通信的终端机,五年间成本就从百万元下降到一二十万元左右,降幅近10倍。在可预见的未来,量子通信终端设备还可能降至万元以下,进入普通平民市场。
潘建伟也曾展望,希望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将来每个人在互联网上进行的转款、支付等消费行为,都能够享受到量子通信的安全保障。
中科院预测,到2020年,中国区域量子通信网络可成熟应用;到2030年,星地一体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即可投入应用。有了量子星座之后,就可以非常方便地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量子密钥分发。
中国的高铁现在已是世界领先,华为在通信领域做到世界第一,量子通信这个中国首创的产业历史意义非常重大。中国科学家所开创的业绩,是时代的最强音。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