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理论研究  > 阅读信息
张广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突破创新
点击:  作者:张广照    来源:宣讲家  发布时间:2016-02-05 15:01:52

 

2.webp.jpg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化、大调整的变革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中央顺天应人、除弊兴利、大刀阔斧关于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新举措、大手笔,既雄才大略、高屋建瓴,又切实可行、细致入微,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也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克思曾经借用爱尔维修的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理论也是这样,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理论,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伟大实践也必然要上升为哲学层面上的突破创新,这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且艰巨的任务。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许多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责任担当。

 

  十八大结束后会见记者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在指出伟大成就的同时,毫不讳言我们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全党必须警醒起来。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此后他一直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地方各级党委要重点抓提高改革方案质量,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体制机制顽疾,敢于突破部门利益的藩篱”;“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改革整体性,强调继承和发展,注重可操作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机制制度创新”;“改革越是向纵深发展,越是要重视思想认识问题。要把方案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问题导向,抓实问题,开实药方,提实举措”;“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国情出发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明确我国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就是贯彻了问题导向”;“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维护公共安全,要坚持问题导向,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系统性强,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充分体现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要更加强化问题导向,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以问题为导向,正是马克思哲学的首要问题和本质要求

 

  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和任何在内容上是正当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正如一道代数方程式只要题目出得非常精确周密就能解出来一样,每一个问题只要它是一个实际的问题,也就能得到答案。世界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因此,每个历史时期的谜是容易找到的。这些谜反映了时代所提出的问题,而且如果说在答案中个人的意图和观点起很大作用,——因此需要用老练的眼光来区别什么应当归于个人,什么应当归于时代,——那么相反,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任何时代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但不同人们和哲学看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态度却是主观的,只有对现实采取“真正的批判”态度,才能发现“实际的问题,也就能得到答案。”这样不同的人们和哲学就有了正确与错误、革命与保守的区别。而唯有马克思的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哲学,是科学的革命的哲学,发现的问题是实际的、有答案的问题。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高度概括了新旧哲学的根本区别,这也成为他的墓志铭。马克思哲学深刻但不复杂,简单然而并非容易,这个论断世人皆知但不等于真知。我有确切把握和充分证据地说,几乎所有谈论马克思哲学的人都没有真正理解这个论断,包括许多获得巨大成功的革命者和理论家,哪怕他们也实践着马克思哲学但并没有真正承认和理解它,这就是自觉与自发的区别,是我们要纠正和提高的。只有理解“解释世界”的旧哲学错在何处,才能理解“改变世界”的新哲学为什么正确

 

  哲学的出现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唯物论和辩证法中外两千多年前就存在,马克思的前人达到的最高成果就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但二者都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而不知不敢也不能提出“改变”世界。比如黑格尔说,“哲学的任务在于理解存在的东西,因为存在的东西就是理性”,“作为哲学著作,它必须绝对避免把国家依其所应然来构成它”。“这种理性的洞察,会使我们跟现实调和”;“正因为在现世中不能盼望有更美满的景况,所以只好迁就现实,以求苟安。认识所提供的是与现实保持更为温暖的和平”。

 

  马克思著作《资本论》幽默地引用黑格尔的话说:“在我们这个富于思考的和论辩的时代,假如一个人不能对于任何事物,即使是最坏的最无理的事物说出一些好理由,那他还不是一个高明的人。世界上一切腐败的事物之所以腐败,无不有其好理由”。离开“改变世界”的辩证法就是咋说咋有理的诡辩论、“变戏法”。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其神秘形态上,成了德国最时髦的东西,因为它使现存事物增加光彩,只有从其批判性即改变世界的实质上来理解,它才是革命科学的。”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但也只此而已,“只是坚持了物质的一面”,这没有错但又很不够,把人与物等同起来这就歪曲了人的本质,否定了人的能动性。

 

  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没有批判现在的生活关系,因而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比方说,当他看到的是大批患瘰疬病的、积劳成疾的患肺病的贫民而不是健康人的时候,便不得不诉诸“最高的直观”和理想的“类的平等化”,正是在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者看到改造工业和社会制度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地方,他却重新陷入唯心主义。唯物论这样“解释”而不是“改变”世界也就变成了为事物和现实辩护的消极保守的哲学。只有高扬人“改变世界”的能动性本质,才能正视现实反映现实从而超越现实。因为事物、“实际”本身是复杂多样充满矛盾的,对“实际”的态度不同,人看到的实际就不同。马克思说,“皮肤和皮肤上的疹子就像皮肤本身一样实际。在一个地方是这一种事物实际,但在另一个地方又是另一种事物实际”。实际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只有弘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才是科学的革命的态度!只讲尊重客观的唯物主义是不够的。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不仅要对贪污腐败严厉打击,而且对消极怠工不作为者也不能容忍,就是因为他们以那种消极哲学作挡箭牌不求进取,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问题导向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突破创新,哲学工作者应当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这种创新。

 

  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和世界的变革可能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都要快,理论和实践的突破是必然的迫切的。马克思学说的重要性、深刻性、科学性不断重新为人们认识和理解,重新认识作为我们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并解决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不仅事关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和马克思学说的命运,而且对国人的理论思维、科研发展和社会生活都有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党的几代领导人都指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都还没有搞清楚。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自2004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的教学、研究及普及工作不断加强,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新成果。但是坦率地说,人们多是重申了传统理解而没有多大突破创新,同党和人民期望和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而有些“所谓新,几乎总是倒退到早已被驳倒的观点”,批判马克思哲学和早已被马克思批判过的观点。科学理论的深入和突破不仅仅是指进行了多少次观察实验,获得了多少新数据新材料。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多少可供人们检验的新思想新观念。

 

  任何一门学科的重大突破,最终取决于它的理论、尤其是基础理论的突破,使其在实践中取得巨大社会成效;反之,一门学科如果在理论上长期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它的活力必将日趋衰弱。研究马克思固然也还需要继续在资料收集和版本研究上做工作,但更需要的是以理论的思维,去分析、整理、概括、升华已有的论著,才能使研究不断提高。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中,政治经济学基本上体现了马克思的思想,《资本论》是所有人都承认并难以超越的巨著,科学社会主义也与此相仿。马克思哲学最重要但也恰恰是最被误解和排斥最多的一个,马克思关于自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声明其实也主要是指他的哲学。马克思对唯物论、辩证法的批判并没有为人们所理解,相反,人们把唯物论、辩证法奉若神明,当成谁都不懂(似乎马克思也是经过痛苦的摸索才懂得的)的伟大真理,其唯物论依然“只是坚持了物质的一面”(如只强调世界的物质性、真理的客观性、自由的必然性等),其辩证法也是如何“辩证”看待问题的神秘主义,离开了“改变世界”的哲学难免常常成为“解释世界”的理论武器。人们的成功不是坚持而是突破了它的结果,而失误则证明了它的缺陷。

 

  目前,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这是党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是强基固本的工作,要深入落实党中央部署,提升理论自觉,突出主攻方向,强化问题导向,把工程工作引向深入,更好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已经走在了现实理论研究的前面,我们坚信,马克思哲学是当今人类认识的最高峰,能给我们以真正科学的指导和坚强的支撑,这是我们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根源。复兴马克思哲学,真正理解马克思对旧哲学的批判实质,将使我们的伟大实践更上层楼,更将使我们的哲学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推动全社会的进步发展。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