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朋友圈,满屏的亲友自拍、度假风景照、抒情吐槽、时事议论……阅读这种“狂欢”景象,乃至参与其中,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种惯习。而这种盛景,其实不过是一次次轻触指尖的自我表达(self-disclosure)累积而成。
而在理解朋友圈之类的社交媒体上的“自我狂欢”时,研究者们各有侧重,或探讨界面形态,或联系使用特征,或追溯用户个性……而本期,《复旦引擎》节选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和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中的两篇文章,为您带来两种传播学者试图理解“自我表达”的思路。
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在社交网站(SNS)上的自我表达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研究者通过文献回顾发现,以往关于社交网站上自我表达的研究大都只关注了一种社交网站,因此,研究者尝试补足前人研究的缺漏,考察人们自我表达的机制(自我表达目标、自我表达的亲密程度、自我表达特征和隐私顾虑)在Facebook和Twitter两种社交网站上有什么不同。
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自我表达的功能模型,这一模型认为,自我表达目标和自我表达亲密度受“受众呈现”(audience representation)这一关键因素的影响。所谓的受众呈现,就是关于受众的线索,人们通过受众在社交媒体上呈现的线索形成对受众的想象,在“想象的公众”(imagined audience)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表达。比如社交网站上,人际网络联系的信息(如朋友或粉丝数量)就可能形成受众线索,并且影响人们如何在头脑中构建他们的受众。
为了更好的理解社交网站上自我表达的机制,研究者的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拓展了原有的功能模型。
第一方面,把隐私边界纳入受众呈现,即研究者认为隐私边界是形成受众想象的一个线索。不同的网站有不同的结构和设置,隐私边界意味着对外面受众的界限和障碍。研究者从交流隐私管理理论(CPM,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 theory)引入隐私边界的概念,将受众划分为有界受众(bounded audience)和无界受众(unbounded audience)。隐私边界则包括三个要素:边界连接(bound linkage)、边界渗透(bound permeability)和边界所有权(bound ownership)。以Twitter为例,公开的Twitter账号意味着较大的边界连接可能、较高的边界渗透率和松散界定的所有权。因此,Twitter上的受众属于无界受众。由这一隐私边界形成的对受众的想象,导致在Twitter上的自我表达的特征、目标、隐私顾虑和亲密程度不同。
在这一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四点假设。拿Facebook和设置权限的Twitter账号进行比较,首先,研究者在公开的Twitter账号上发现亲密的自我表达(intimate self-disclosure)较少;其次,自我表达的目的更多样化,尤其集中于获取社会认同而不是发展关系;再者,对隐私的顾虑更多;最后,自我表达的目的影响表达的亲密程度,为了发展关系而进行的自我表达比为了进行社会认同进行的自我表达更加亲密。
第二方面,把社交网络特征纳入受众呈现。研究者认为,在特定的社交网站上,一个人的社交网络特征(规模、多样性)也会影响其对受众的想象。以往的研究多关注社交网络特征对自我表达的直接影响,没有考虑到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表征——社交网络特性和隐私边界,如何相互影响的。研究者提出,社交网络特征对自我表达的影响是由隐私边界决定的,即相比于开放式边界,社交网络特征对一个清晰定义边界上的自我表达有更大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又提出了假设。隐私边界和社交网络特征相互影响,随着一个人社交网络规模和多样性的增加,会对自我表达的亲密程度产生影响,而且在Facebook和设置权限的Twitter账号上的影响比在公开的Twitter账号上的影响要多。
随后,研究者对164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者用Facebook上的好友数和Twitter上的关注人数测量社交网络的规模,被调查者从问卷中给定的23种关系类别中挑选出其自认为包含的关系类别数量,以表现社交网络多样性。隐私顾虑则从坚决不同意到坚决同意被量化为七级李克特量表。在Facebook或者Twitter上关于主体性描述或者反映主观经验影响的内容被认为是一种自我表达,自我表达的目标在问卷中则被设计成开放式的问题,研究者对这些答案的长度和内容进行分类。被调查者被要求从三个维度衡量亲密程度,分别为“不亲密的-亲密的”(nonintimate-intimate)、“非个人的-个人的”(impersonal-personal)、“公开的、私密的”(public-private)。
通过以上对社交网络规模与多样性、隐私顾虑、自我表达定义、自我表达目标、自我表达的亲密程度的量化测量,研究者得出了以下结论:两类受众呈现在相互作用中对社交媒体上的自我表达机制产生极为复杂的影响,其中,隐私边界决定了自我表达的目标、隐私顾虑和亲密程度,而社交网络特征通过隐私边界对对自我表达机制产生影响。
研究者在最后指出Facebook和Twitter只是两个使用频度较高的社交媒体,一个更全面的研究自我表达研究应该涵盖更多的媒介和技术。此外,在未来的研究中,对隐私边界的形成和变化应该做动态化的考察。
与传统的线上平台不同,SNS(social networking sites)之下,用户自我表达(将个人信息披露给他人的行为,该行为能够推动一段关系中的互相理解、亲密和信任)更加便捷,也因此吸引了研究者的目光。在这篇研究中,研究者一方面调查用户个性特征是如何与SNS上的自我表达相关联,一方面研究自我表达是如何与SNS的使用相联系,并关联二者来理解SNS上的自我表达行为。
研究者共区分了五种在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个性特征:公众性自我意识(public self-consciousness)、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自我管理技能(self-monitoring skills)、自尊(self-esteem)、社交网站中的亲密度(SNS affinity)。
研究者共提出五组假设,针对每个个性特征分别提出三个方面假设:该个性特征与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达成正/负相关;该个性特征的形成与社交网站的使用成正/负相关;在该项个性特征与使用社交网站的关系中,自我表达起到了中介调节的作用。其中,只有自尊被假设为与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达成负相关,与社交网站使用成负相关,其他四种个性特征则均被假设为成正相关。
研究者通过邮件邀请一家土耳其调查公司中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成员们来填一份在线调查,关于此次研究目的的简要信息也被包含在一份同意表上。研究者选择了其中至少使用1家社交网站的成员,在超过2周的时间内收到了1294份回答,并根据t分布检验确保了前期回答者与后期回答者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别。同时,研究者罗列了一份12种SNS上的自我表达方式的类型列表以及一份包含所有信息领域和使用者行为来使得SNS的使用方式容易被操作的列表,并用李克特量表来测量五种个性特征。
自我表达部分,研究者将之分为两种维度进行测量,一方面主要为关于记忆、想法、感觉、兴趣、意见以及其他能够揭露用户生活的内容,即能够通过不揭露其真实身份就能描述出此人,被称为潜在描绘信息(STIG);第二方面关于揭露个人身份(如姓名、联系信息等),被称为个人身份的表达。而测量表达准确度和诚实度的陈述则只用表达诚实度(disclosure honesty)来测量。
研究者检验了之前提出的五组假设,并围绕社交网络上的自我表达、社交网站的使用以及自我表达的中介作用三个方面得出一定结论。
首先是关于社交网络上的自我表达。个人身份的表达受到主观规范、社交网站的亲密度、公众性自我意识的正相关影响,但受到自尊的负相关影响;而在潜在描绘信息上,被试者所描绘的信息受到主观规范、公众性自我意识、社交网站上的亲密程度的影响,而受到自我管理的影响较轻。而表达诚实度受主观规范、公众性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正相关影响。
其次,社交网站的使用可以通过潜在描绘信息、主观规范和社交网站的亲密度来预测。研究者发现其只与自我表达中的潜在描绘信息这一方面有关,而与个人身份的表达无关。
最后,在使用社交网站和个性特征的关系中,作者通过定量分析两者关系中潜在描绘信息所起到的中介作用,并检验了之前的假设:在使用社交网站和四种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个性特征(主观规范、公众性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能力、社交网站的亲密度)的关系中,潜在描绘信息都对其具有较小的中介作用;在社交网站的使用和自尊的关系中,潜在描绘信息没有起到明显的中介的作用。另外,公众性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间接地通过潜在描绘信息影响着对社交网站的使用。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者最终总结出三点:
第一,自我表达这一行为与交流频率之间的关系本质可能是依表达的信息类型而定;
第二,由于社交网站上的亲密度对社交网站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加之人们对社交网站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可以通过使用者过去的习惯推断他们现在的习惯;
第三,从自我表达与公众性自我意识和主观规范的正相关关系可以得出,如果某项信息更有助于用户建立他所满意的形象,那么该条信息被发布到社交网站上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表达的诚实度方面,研究者因为自尊心和个人身份的表达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推测自卑者往往强化他们现实中的能力,他们在自我表达过程中呈现的形象往往与现实不符。
参考文献:
Self-Disclosure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ations in Social Media: Extending the Functional Model to Multiple Social Network Site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41 (2015) 480–500
Self-disclosure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5,43(1)1-14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