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奇的文章,解答了乡村振兴中的这些问题。
实践证明,只有将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才能实现共同富裕。不可否认,目前公有制经济不尽人意,尤其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显得更为艰难。
发展集体经济,在当前有怎样的意义?当前防止返贫,特别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重大任务。
集体合作社最根本的好处是解决“单户农民的单打独斗问题”,乡镇党委统领合作社是解决“一个村的单打独斗问题”,从而使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乡与村融合发展。
只有坚持党的组织领导,才能赋予农民和农村强有力的组织、规范的制度保障,确保合作社发展行稳致远。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的必由之路。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需要固本保根。这个“本”就是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个“根”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不牢,江山难保。
现在有的人,有的学者,有的机构,把共同富裕理解为公民个人在收入水平上的无差距或者小差距,似乎只要在收入方面,大家所得到的财富都差不太多,那就是共同富裕了。
“共同富裕”既不是一个单纯的“生产力”概念,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生产关系”概念,离开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两个维度来谈“共同富裕”,都是片面的。
山西省代县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全面启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工作,为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南府店村由穷变富的经验和启示是多方面的,而我以为最可宝贵的,则是城中村在城镇化中,仍要坚持土地集体公有制,走集体经济的道路。不仅有必要,还有很大优越性。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古人做得到,我们今天的共产党人凭什么做不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总书记对自己的要求,也应该是每个共产党人对自己的要求。
陈锡文: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发展集体经济的紧迫性,过去对新型农业主体高度重视,政策资源也向新型农业主体倾斜,反而对农民集体市场主体地位建设及集体经济发展重视不够。
深入细致地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与农村基层组织与广大农民共同商议,来确定本地的集体经济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如何实现规模经营等诸多问题。
乡村振兴是农村自己的事吗?靠农民自己的力量能够振兴吗?如何使乡村发展可持续?我也曾反复思考过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不是能在办公室里论证的,必须来自实践。
如果继续走农民进城打工、资本下乡兼并的老套路,还有什么必要把乡村振兴作为一个战略性的任务提出来?干脆把农村彻底交给社会资本进行改造不就行了吗?
我们必须走出新路,把沉默于乡村的数以百万亿的生态资产价值激活出来,变成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动力和保障,变成中国国内大循环的基本保障。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看到毛泽东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有一条红线贯彻其中,这就是必须建立大农业。大农业的概念,是指小农业而言。这是中国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一条道路。
中国在目前的存在,对美国的霸权就是威胁。这是无法调和的矛盾。中国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强大,最终让美国各种打压中国的手段都被荒废掉。
宅基地制度改革是折腾,不仅不可能产生财富,而且会极大地耗损社会财富,破坏农民的退路,让中国社会结构变得脆弱,且使中国失去应对各种可能危机的重要基础。
只有乡村自治下集体所有制,才能充分体现群众当家做主的权利,确保集体所有制和民主集中制发挥作用,克服官僚主义和个人主义,调动农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基础。充分认识土地集体所有制优势,明确谁是真正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应当保护真正的农民。
凡是有党组织领办建设的集体生产合作社,不仅农村经济能够得到较快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党组织在农民中的威信与信誉也同样能够得到提升。
毕节市委在脱贫攻坚中坚持办讲习班,这不仅仅只是在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而且还无意中极大地缓解了长期以来干部与群众的紧张关系问题。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时要大力发展大豆油料,选育优良品种,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多措并举扩面积、提产量。
在中国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确实需要大力推行毕节市委的这种对青年干部进行使用和培训的方法,在工作中使青年干部得到锻炼,得到成长。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