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颁发给一个被中国科学界最高团队忽视的科学家,似乎有些让人尴尬,却似乎又在警示:不要再痴迷于权利与名相的争执,请更多关注科学规律与社会贡献的本身,时间最终都终淘汰一切的名相 、虚假与伪装。——纯道题记
2015年10月5日,当中国人在国庆假日期间忙着周游世界之际,世界给了中国人一个响亮的回向:85岁的屠呦呦,成为中国科学界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今年的奖项被分为两部分:一半授予爱尔兰和日本科学家,表彰其在治疗蛔虫引起的感染方面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共8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10.88万元),屠呦呦将获得奖金的一半,另外两名科学家将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这本是一件值得举国欢庆的重大事件,毕竟中国人的 “诺贝尔奖情结”太深太久,好不容易等到了开启中国科学新时代的那一时刻,却又仿佛给中国人上了一堂严肃的课,让本来想沸腾一下的心,顿时有一种如鲠在喉的窘境:因为屠呦呦一无博士学位、三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被称为 “三无”科学家。在迷信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的中国,这样的人通常不会被列入顶级科学家的行列,更不会被看作是代表中国科学发展方向的领军人物,然后,她却成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榜样,中国科学界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这给了中国的评奖机构、管理部门和学术委员会以重重一击,这么多年,她曾几次被提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却始终没有当选。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她的父亲摘引《诗经》的诗句为女儿取名,《诗经》中排列有三句呦呦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父亲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其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为她命名的父亲,未曾想到女儿会与那株小草结下不解之缘,也或许一是种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
1951年,屠呦呦进入北京大学生物药学专业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她不得不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以适应工作所需。她的这些中西医相结合的学习背景,为她日后发现青蒿素打下重要的基础。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这也是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授予她这项国际最高科学奖的理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 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屠呦呦曾在美国获得过2011年度拉斯克奖,这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得奖本身已经表明,她其实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之遥了!拉斯克奖一直被视为“美国的诺贝尔奖”,或者是诺贝尔奖“风向标”。此前,拉斯克奖得主中有80人获诺贝尔奖。但是,这还是不能让屠呦呦打开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之门。倒不是屠呦呦本身有着自己的名利思想而要急切加入这一最高科学团队,而是一向标榜代表中国最高科学地位的院士委员会,怎么可以忽视这样一位重量级的中国科学家,让自己的权威被自己否定呢?这多少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如今的中国,因为屠呦呦的得奖而像炸开了锅,不仅是庆祝她获得殊荣的掌声,更在于这样一位 “三无”科学家得到世界最高科学奖的充分肯定,而让中国人的判断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置疑。本来,科学是严谨的,也是独立的,它不应该受到太多世俗力量的影响,如果说一项极其重要的科学成果不被众人理解和知晓,那倒没有多少关系,而竟然被中国科学界的整体忽视,则充分说明了中国人缺乏独立的判断力,不仅在于民间,更在于精英与知识阶层。她曾几次被提名院士,但始终没有当选。试问,当时参与评审的专家,在今天敢不敢抱着仅剩的一点科学态度,出来承认一下,或者说明一下她不能被评为院士的原因。或者,敢不敢直接来个检讨与辞职。如果敢作敢为,站出来的人至少还值得尊敬一次,毕竟人无完人,承认自己的错误,在别人看来是一小步,对于中国科学发展的进步来说想必就是一大步。
几十年来,中国人缺少判断力的情形是愈演愈烈,对事物发展的本来规律和内在的创新力不再追求与坚持,而对于那些外在的 “名相”却迷信到痴迷的程度,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真正水平无人关注与评判,对于所谓的外语考试、计算机成绩甚至政治考核却摆到了第一条,不过关者晋升之路万事休想。佛教中有一个著名的概念,叫 “着相”,意思是执着于外相、虚相或个体意识而偏离了本质。中国禅宗倡导的 “直指人心”,就是要人们破除一切的外相、虚相、名相,可以真正看到事物本性。科学研究的本性就是创新,就是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科学问题,而科学家的称号、名分、头衔,都是外在虚相与假相,如今的科学界和知识界只求名相,不求本性,完全就是本末倒置。
为了渡金,全线造假,中国式的在职博士让一大批官员有了博士称号,甚至花钱在国外买一个洋博士学位回来,即有了博士称号,又有了留学背景,如果用好了政府资源,就可以在科学院里混一个院士头衔。当一个科技官员混入院士队伍时,或许人们不会感觉到他的危害;当一批科学官员都晋升为院士之后,这个团体的没落已经无药可救;当人们已经不再把他们当一回事时,他们却指挥着中国科学发展的方向,这才是中国最悲哀的地方。尽管最高当局在近年的院士评审中,已经三令五申要求各级官员退出院士候选人名单,但病入膏肓,已经积重难返了。结果就是,像屠呦呦这样的优秀科学家被挤出了院士队伍,或许那些评审委员们卡她的关键之处就是因为她没有博士学位,也没有留洋背景。如今,博士满街路,留洋太容易,还用三十年前的旧思想来判断一个人,把那些假相当判断标准,实在要贻笑大方了。
今日中国,正在自上而下倡导创新力,却不见创新机制的真正形成,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人缺乏独立的科学精神和自主的判断力。像屠呦呦创新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的科学家,在中国当不上院士的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这些人往往“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例如,饶毅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相反,不少人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而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各界。
当中国人整体缺乏判断力之后,自然就会发生是非不明,好坏莫辨、黑白难分,曲直混淆的各种奇怪现象,如今发生在中国科技界的 “糗事”只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而已。诺贝尔奖颁发给一个被中国科学界最高团队忽视的科学家,是对这种现象一次最高警示:不要再痴迷于权利与名相的争执,请更多关注科学规律与社会贡献的本身,时间最终都终淘汰一切的名相 、虚假与伪装。
向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先生致敬!
向不为名利而默默奉献的科学家致敬!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