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年10月7日
昨晚,我们入住到了延安的天和国际酒店。这个酒店应该属三星级水平,无论停车食宿还是地理交通都不错,距离延安火车站有五六站的公交路程。
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今天上午只能进行部分旧址的参观活动。
首先是来到王家坪附近新建起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
漂亮的讲解员以其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和延安十三年领导中国革命迅猛发展以及毛主席在延安生活工作的情况。
之后来到杨家岭,参观了“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和毛主席等中央首长居住过的旧址。
毛主席在杨家岭的住处。
下面这几幅照片上的文字生动介绍了昔日延安人民艰难困苦的生活情景。
党中央毛主席来到延安后,克服国民党政府对边区的封锁以及落后的困难经济,带领边区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力发展革命根据地,歌曲《南泥湾》生动地展现了这一时期延安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八年抗战时期中共党员的发展情况。
延安开展的“十一运动”和“十个没有”。那时的延安都在搞绿化和扫盲运动了,每户种一百棵树,每人识一千个字,家家户户要有厕所。“十个没有”更是在延安把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垃圾、渣滓、溃疮、毒瘤一扫而光,延安人民欢天喜地,心旷神怡。延安也成为中国人民心中向往的圣地,无数有志青年络绎不绝纷纷奔向这里,来实现自己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华侨领袖陈嘉庚1940年到延安考察后,说道:“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中国有了真命天子”。
延安是毛主席著述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地方,是毛泽东思想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共的高级领导人和高级将领发自于内心的认识到,毛泽东不但是天才的军事领袖,而且是中国共产党英明的政治领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领袖,从此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下,从胜利走向胜利。下图显示,毛选四卷收录的159篇文章中,119篇著述于延安,占了70%。
1935年到1975年收录于《毛泽东文选》的801篇文章中,384篇著述于延安,占比48%。
更为可喜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和解放区面积到了1946年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
如今的延安,道路宽敞,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商铺满街,与其他城市相比毫不逊色,充满着现代城市气息,可谓换了人间。
下午2点,王立华大校为我们作了这次重走长征路的第三场讲座,也是最后一场讲座,题目为《延安时期的辉煌与智慧》。
他讲到,延安是一个起死回生,时来运转的圣地;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圣地;一个出思想、出智慧、出人才、出伟人、出泰斗的圣地;一个使中国革命爆发式发展的圣地;一个打下雄厚基础并走向伟大成功的圣地;一个孕育了人民共和国和当今这个崭新时代所有基因的圣地;一个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能忘记、所有志士仁人及做大事者都能从中汲取超凡力量和奋斗营养的圣地。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和成功,就是我党有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三大方针,有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有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系群众、批判和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有了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我们这次重走长征路,是精神之旅,信仰之旅,圆梦之旅,也将会被载入史册。我们要把红军精神和红色信仰传播出去,传播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未来。我们不要觉得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我们加起来就是改变世界改变历史的强大力量。
讲座之后,举行了隆重的总结表彰大会。对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志颁发了有王立华大校亲笔签名的荣誉证书。每位同志动情地谈了自己长征一路走来的切身体会与感受,也对建立起长征友谊和感情的战友即将分别难舍难离,希望有机会重新再相会。
最后,一曲《红军不怕远征难》在林斯宁“军团长”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灵动潇洒的指挥下雄壮唱起,仪式结束,我们的长征之旅也安全、顺利地圆满完成!
附甘肃战友庆祝长征胜利诗作 长征胜利赞 李永禧: 伟大长征归胜利,敌人围堵费劳神。 三军百姓英雄气,万水千山碧血春。 大地时开新局面,神州永除旧埃尘。 精神远助人心力,辟地开天创鼎新。
2016年10月7日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郭松民 | 再论长征:在历史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确选择——纪念毛主席诞辰123周年
2016-12-26王立华大校:难忘我们的长征 ——在走长征路北京战友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6-12-10•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