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李克勤:毛主席领导的干部队伍,为何贪官越来越少?
点击:  作者:李克勤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  发布时间:2025-01-13 07:00:15

 

1.jpg

【题记】毛主席领导干部队伍,经常性的教育是从来都没有放松的,群众性的反腐败运动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刘青山张子善的处理,那是一个典型案例,毛主席正是以此为契机,发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举一反三,进行了一系列群众性的教育运动。事实证明,那才是有效遏制腐败,并使贪官越来越少,使得腐败行为趋于最小化,同时又能弘扬正气,使得像一大批陈永贵、李素文这样的真正做到不想腐的干部脱颖而出的有效方法。

2.jpg

纪录片《毛泽东》第一集 丰碑在人民心中   大约31分钟时介绍处理刘青山、张子善的细节】

 

建国初期毛主席党中央处理刘青山张子善案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堪称经典。延安整风以后,毛主席领导全党在作风建设上,有很多大手笔,这样的实践,是毛主席独特的道器变通,从毛泽东文化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也许比较全面。现在影视作品逐渐还原了历史背景,很明显,处理刘张的及时性,处决大贪污犯的坚决性,纯洁党组织的坚定性,毛主席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3.jpg

【1951年11月刘青山张子善贪腐案件被揭发出来】

 

4.jpg

【刘青山张子善二犯贪腐总金额相当于1990年代初171万6272元】

 

5.jpg

 

6.jpg

 

1951年11月30日,毛主席在一份报告上作出批示:

“这件事给中央、中央局、分局、省市区党委提出了警告,必须严重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注意发现、揭露和惩处,并须当作一场大斗争来处理。”


7.jpg

 

毛主席领导反腐败运动在方法论上,并不是单纯靠群众运动,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老人家不是把腐败置于纯粹的客体,而是首先就是反对主体本身的腐败。例如,在夺取全国胜利以前,我们在反对国民党腐败的同时,毛主席就已经注意到我们在党内要反腐败。从井冈山时期开始,老人家就特别提出不能把旧军队里的不好作风带到红军里来,到了延安时期,当他看到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时,就果断地把这篇专门讲述明朝起义领袖李自成失败原因的文章,发给全党作为必修课学习,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对此事津津乐道。

 

这是老人家的一贯思想和习惯。毛主席有句名言:“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02页)腐败的根源还是人自身,人有贪欲,贪图享乐,从而贪图那些可以带来享乐的金钱,进而贪图最容易带来金钱的权力。约束权力无疑是必须的,但光约束权力不够,事实证明不能根除腐败。约束权力只能解决外因,不能解决腐败者的内因。你想,谁去约束,约束的起点在哪里?约束者没有自我约束,那还不是等于没约束。例如,公安部原来有个副部长李纪周,按说外因对于他的权力约束比一般的官员要大吧,可是,他还是被别人拉下水了。被谁拉下水的?根本的是被他自己的贪欲拉下水的。

 

毛泽东时代不是没有腐败,而是腐败的人越来越少,绝大多数有权力的人是不腐败的,或者说是不敢腐败的。那个时候反腐败法律、制度不复杂,但是,社会道德约束,也就是人们的自我约束起到了非同小可作用;与此同时,群众监督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整个社会真正是以腐败为耻的。

 

马克思讲过:“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我们反腐败,必须从理论上搞彻底。我们的反腐败理论,在合目的性上,不可谓不深刻,不可谓不彻底,但在合规律上,则是相对来说需要反思的。人类的活动只有做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那才符合人类活动的本质特点和本质要求。在反腐败问题上,为了使我们的活动更加合规律性,研究并借鉴毛泽东的廉洁文化,立足于不腐败,立足于每个人的道德自律,从人性本能上去遏制贪欲,用不腐败去反腐败的做法,在今天,无疑是有极其重要价值的。必须指出的是,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讲道德难有成效。这是有失偏颇的。我们再不能避重就轻了,最近几十年,容易做的事情,容易改的,都做了,都改了。现在必须迎难而上了。

 

道德建设虽然很难很难,但问题不在于做不做得到,而在于有没有必要去做。还有一个问题,反腐败,群众监督需不需要?恐怕没有人敢说不需要吧。

 

群众监督如何展开?这也是个难点。“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以下从两个层面做点分析:

 

1. 腐败的根与源;

 

2. 反腐败的根基、根源

 

01 腐败之根与源:

贪欲及贪欲无限度的释放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贪欲,似乎与生俱来。

 

多年前我有个朋友,他是北大文革前的研究生。有一次吃饭,他讲了一个十分精辟的观点:人之初,不是性本善或性本恶,而是性本贪。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内在的自省,贪欲就会膨胀而产生做坏事,甚至铤而走险的念头,这属于道层面的问题;如果没有外在的遏制环境、文化,贪欲就会膨胀而出轨,导致犯罪,这属于器层面的问题。


对于手握权力者,如果不能构筑有效遏制其贪欲的机制(制度及文化环境),那么一般的人都会去寻找满足贪欲的渠道,当官就成了一个首选,是不是?

 

02

反腐败的根基、根源:

 只能是人民群众


反腐败之根,必然要与人的贪欲相对。

 

欲望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这在心理学上有专门的研究。

 

我们还是看毛主席如果把人的欲望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的。毛主席不是专业的医生,但毛主席精通中医那套哲学,毛主席把“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原理,用在社会风气的策划上,简直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谁敢不服?

 

毛主席领导全局性工作,在道层面文化战略上取攻势,搞得轰轰烈烈;在器层面文化战术上取守势,搞得扎扎实实。打仗是这样,建设也是这样。毛主席领导反腐败运动,那真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提倡做好人好事,使得人的欲望走向“学英雄见行动”上来。这个从学雷锋运动开始之后,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是不是?

 

毛主席晚年,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有学雷锋的模范标兵,这样无论就个人内心欲望来讲,或者从社会风气说也罢,正气总是处在压倒邪气的态势。

 

另外与之相协调的是,形成坚强有力的制度,如贪腐金额达到一万元者一律枪毙,这样所形成的“不敢腐,不能腐”的制度环境,恐怕是无与伦比的。

 

还有个不可或缺的文化环境,就是群众监督。没有群众监督,再好的制度,都会有漏洞,群众监督胜过任何形式的监督。群众监督,不仅成本低,反腐败的效果最好,关键是——监督者同时也被监督——这是不是最佳的公平、公正、公开呢?

 

这样的文化环境里,搞点歪门邪道的成本太高了——不想腐——是不是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道器变通——想得通说得通行得通呢?

 

反腐败的根基只能是人民群众。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根基,有没有可能牢靠?

 

只有群众监督,才能构成实实在在见实效的反腐败根源,是不是?

 

毛主席恰恰牢牢抓住了反腐败的根基、根源,那么反腐败运动是围绕着人民群众展开的,这其实也是毛主席领导的任何一项全局性活动的共性——始终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群众路线,所以就无往而不胜。

 

所以,才会使得反腐败卓有成效——腐化堕落分子越来越少,贪官的数量趋于最小化。

 

毛主席领导的干部队伍,时时刻刻都得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到了毛主席晚年,那已经是法治化了,难道不是?

 

比法治化更有效的方式,毛主席已经通过人民群众试验过了,已经被实践检验过了,难道不是吗?

 

如果至今还想不通,那么请想一下,毛主席晚年力不从心了,不能外出视察了,为什么干部却“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

 

是不是因为群众监督起了关键作用?

 

这是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反映呢?

 

这样的文化氛围,苏联社会主义时期没有,古今中外从来没有,这样的文化,是不是异而优?

 

8.jpg

【毛主席领导反腐败运动,那也是唤起工农千百万】

 

【后记】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毛主席以身作则,不怕得罪人。

 

毛主席教育高级干部出“怪招”:到我这里不准吃饱!

 

在管理干部方面,毛主席发挥了群众监督作用,这是干部不习惯,也是不喜欢的举措,但那的的确确是干部“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关键因素。毛主席的群众路线无往而不胜。

 

这里还是得说一句,毛主席因为相信群众,所以也得罪了不少人。对此,毛主席事先并非不了解,毛主席早有预见,可是毛主席那才是义无反顾,那才是勇往直前,毛主席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堂堂正正,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参考:

 

9.jpg

毛主席带头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致力于人民当家作主】

 

10.jpg

朱德董必武在“红太阳升起的地方”精彩对话【图】

 

(作者系湖北工业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转编自“济学”,修订发布)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