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论述为指导,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系起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视野,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为一体,全面诠释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和方法,这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关系来看,可以分为三层逻辑关系:第一层逻辑关系是指导思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相关论述;第二层逻辑关系是筑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筑牢中华民族共的同体的内在关系阐述;第三层逻辑关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路径和方法的探索。这是一个逐步推进、由浅入深的逻辑结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特别是对于二者关系的阐述和实践,都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论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⑶即“五个认同”。
在正确处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基础,如果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没有民族团结大家庭的观念,没有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怀,就不可能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因此,从逻辑关系来看,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首先应该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下功夫,要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深入灵魂、深入信仰,使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只有思想认识到位、信仰到位、情怀到位,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够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定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问题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⑸“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⑹。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⑻“要珍惜和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能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⑼“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⑽等一系列重要指示。
2020年10月,习近平在潮州考察时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⑾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⑧⑿海南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定》,为新时代海南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目前,海南以琼中南黎族苗族文化为代表,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2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82项,市县级以上非遗项目300多项。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12月12日,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次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⒀
在申遗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⒁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⒂
2024 年 4 月 15 日《求是》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文章,系统归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遗产的若干重要论述,习近平指出:“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⒃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科学系统的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为正确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阐述
百度百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样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简称“非遗”,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是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成为第6个加入《公约》的国家。截至2022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共收录676项遗产项目,对应于140个国家;其中,中国列入共计43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截至2021年,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
从学术界的认识来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范围等等问题上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认定,还是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认定,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奠定了基础。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的关系来看,二者是具有高度契合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一、共同的历史基础。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形成的历史过程来看,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同一个历史基础。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历史,这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在5000多年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且,还创造了辉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在数千年的文化交往中,各民族从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留下了规模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相同的历史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成为5000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第二、高度的契合性。从本质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高度契合性。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上,各民族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体现着中华文明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生活社会等等方面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诠释。比如长城遗址,不仅仅体现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荣耀,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集中体现。古城是这样、古街是这样、各种文物、各种节日(端午节)也是这样,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悠悠乡愁、家国情怀凝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中,从古到今从未中断。
第三、文化的认同感相同。从认同感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高度一致。认同感是文化学的核心概念,如果没有认同感,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存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体现的天人合一、与人为善、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等优秀传统文化,无不体现着对于国家、民族、世界观和道德观的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高度一致。从文化学的观点来看,如果认同感相同,文化、文明、文物就具有相关性、一致性。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实际上就是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二者的区别来看,主要是表现形式和范围有所不同。从广义文化来看,文化可以包括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等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可能涵盖上述几个方面。因此,从范围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的范围更广,可以是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也可以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具有范围广、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性和多层次性不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则是集中、凝练。核心是树立“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新时代则集中表现为“五个认同”。作为意识和观念形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明确,内容简洁、条理清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层次、多样化显然是有区别的。如果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的话,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些内容的多样化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这些表现形式上的区别和本质上、内涵上的一致性,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从逻辑关系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关系。
从这一逻辑关系出发,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系起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原则:“坚持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巩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⒄这份重要文献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第一、明确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的认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
第二、正确认识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互关系。必须明确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高度契合性。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就是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失去了根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基础。
第三、从逻辑关系来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联系起来融为一体,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坚持依法保护,全面落实法定职责;坚持守正创新,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内涵,弘扬其当代价值。
第四、坚持“两个相结合”。“两个相结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途径。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是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离不开“两个相结合”的方法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研究如何应用“两个相结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方法、措施、路径。
第五、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工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化、法律化。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通过国家立法形式,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确立;另一方面,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文化”,全体人民深切体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观、国家观,把爱国主义、家国情怀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情感
之中。
第六、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文化强国联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涵、形式、功能等多方面是高度一致的,以文化的形式集中展示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扬光大的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强国和文化新形态。要把历史和现实,传统文化和文化的现代化有机统一起来。
第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顶层设计体系的研究,从科学内涵、要素关系、方法途径、传承发展、法律法规等等各个方面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顶层设计的体系。使其体系化、制度化、法律化。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上升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上升到“两个相结合”的高度,上升到中国式现代化和文化强国的高度来认识,从顶层设计体系化的高度全面部署、精心实施,持之以恒,方能见到成效。
注释:
⑴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第32页,人民出版社2022、10
⑵⑶⑷《习近平出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2021-08-28 17:21 来源: 新华社
⑸《要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人民网》,2022-09-21 08:15
⑹《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2018年12月29日07:08 来源: 《人民日报》
⑺《风暖三晋处处新——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山西篇 》2022-05-26 07:48 来源: 新华社
⑻新华时评:《保护文物需政府之手有更多作为 》2016-04-13 13:15 来源: 新华社
⑼⑾《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2020-10-16 07:25:00来源:央广网
⑽《总书记刚刚来过这里|“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2021-03-25 21:56人民日报社
⑿《习近平在海南考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攻坚克难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2022-04-13 20:57 来源: 新华社
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新闻网,2022-11-30 00:39
⒁《让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新华网,2019-07-16 07:28
⒂《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求是网,2022-06-02 22:05
⒃习近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求是》2024、4、15
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www.gov.cn
作者简介:
左邱宇(1965.4),男,彝族,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秘书长、云南省党史研究智库专家、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评审专家。长期从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共党史、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杜玮铮,女,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来稿】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国策建言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