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8日河南省林县红旗渠工程全部建成。1996年9月,红旗渠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旗渠修建孕育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它成为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1974年,新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时,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纪录片《红旗渠》。
红旗渠1960年动工兴建,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公里(山西石城镇-河南任村镇),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这条渠总干渠长104里。红旗渠建成后,林县水浇地面积从不到1万亩扩大为60万亩。昔日“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的地方,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后,变成了"人工天河",成为“生命渠”、“幸福渠”。
在红旗渠修建的10年中,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红旗渠总设计师吴祖太,在接到设计红旗渠的任务后,不畏艰险,翻山越岭,进行实地勘测。期间他遭遇了母亲病故和妻子救人牺牲的巨大变故,仍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坚持奋斗在红旗渠建设的第一线。1960年3月28日下午,吴祖太听说王家庄隧洞洞顶裂缝掉土严重,深入洞内察看险情,却不幸被洞顶坍塌掉下的巨石砸中,夺去了年仅27岁的生命。
修渠大军从全县十五个公社的山庄窝铺同时出发,自带干粮、行李,赶着马车、平车,拉着粮食、炊具、铁锹、镢头、钢钎,有的父子相伴,有的夫妻并肩,大家冒着严寒,踏着冰霜,急匆匆行进在漳河岸边的山道上。面对着太行山的悬崖绝壁,面对着坚硬的花岗岩,没有钢筋水泥,没有机械设备,仅凭一钎一锤,“天寒,我们心里热;水猛,我们意志坚。困难就怕英雄汉,誓逼漳河上高山!”。大家争分夺秒日夜轮班筑大坝。经过八十多天的英勇奋战,5月1日,红旗渠拦河大坝及渠首枢纽工程胜利竣工,滔滔漳河水终于引上了太行山。
十年一条红旗渠,一条水的长城。它不仅是初创时期的共和国艰苦创业的一个历史缩影,更是改天换地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一种时代象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它闪耀着一种精神的光辉,预示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巨大潜力。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李先念、乔石、姜春云、李铁映、叶选平等曾先后亲临红旗渠视察。
1990年,按照时任河南省省长李长春“把红旗渠办成旅游胜地”的指示,林州开始开发红旗渠景区,将精神财富转换为物质财富。风景区开发十几年来,采取滚动式发展战略,累计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成了纪念馆、青年洞、络丝潭三个景区。通过科学规划,全面整修,完善设施,提高品味,强化服务,使昔日的荒草坡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