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写了一篇文章《董存瑞的选择》,从数学角度说明董存瑞为什么要采用自己支撑炸药包的方式引爆炸药,文章发在微信微博后很多网友跟帖表示很感动、而且对董存瑞烈士更加崇敬了!
也有网友看了董存瑞烈士牺牲现场的场景复原后有点惋惜地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战士们不从两侧迂回或避开这个火力点呢?
这里说明一下,场景复原照片来自董存瑞纪念馆,忠实地表现了现场情况。说实话我第一眼看到,也有类似的想法,后来再细看资料后才找到答案。
这个答案的关键是战士们总攻的方向不是朝着碉堡方向或要冲过这个碉堡、而是冲锋线路和碉堡射击方向构成垂直关系,也就是这个碉堡威胁的是战士们的侧翼!
那么这个问题就好解释了、这个碉堡在冲锋前必须要干掉!
因为机枪火力对冲击队形最大的威胁就是侧翼。
这个原理在一战时就确立了——
一战时,尽管机枪已经普及,但士兵受到的训练还是以步枪和刺刀来攻击:攻方士兵发起冲锋,越过双方战壕间的中间地带,抵达敌方战壕,在近身战斗中消灭敌人。冲锋过程中的士兵,看似很容易机枪杀伤(主要是著名的马克沁机枪)。其实不然,因为如果从正面向冲锋的士兵射击,收效甚微。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模拟试验。用250个气球代表冲锋的士兵,将气球悬浮在一个不同的高度(模拟战场坑坑洼洼的地形),每个气球相距2米,散布在一个100多米宽,纵深几米的范围内,由一名熟练的机枪射手在400米外用重机枪从正面射击,250发子弹。结果250发子弹仅仅打中了37个气球。很多子弹都打到了气球间的空缺中。并且射手在每击中一个气球后还要重新瞄准一次,在重新瞄准的同时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在真正的战斗中敌人会很快的冲上来的。
而把机枪摆放在这250个气球的侧翼,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放眼望去,差别就相当的明显,250个气球窄正面,长纵深,大大增加了目标的密集度。同样的一个射手,结果就是大屠杀,很多时候一发子弹就能击中几个气球。250发子弹,击中了240个气球。
用机枪从侧翼向冲锋的敌人射击,敌人插翅难逃。如果用两挺机枪在左右两个侧翼射击,形成交叉火力,那就是一道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德国人首先把它运用到了战场——1915年7月1日,英国所在的协约国阵营发动了索姆河战役,战术是先炮轰(足足七天)再冲锋。当英国步兵发起冲锋时,德国人迅速进入预设位置,但并不立即射击。当英国步兵进入机枪手的侧翼和交叉火力范围时才开火。英国步兵顿时尸山血海!
索姆河战役首日造成英军历史上最惨重的伤亡:冲锋的英军全部冲进了交叉火力网里,一天之内六万人伤亡、其中两万丧生、而当时英国总人口才4500万。冲锋成了自杀!
顺便说一句,索姆河战役历时147天、共造成双方134万人的伤亡,堪称绞肉机。而整个一战使得英国出现了大约200万的剩女,可谓整整影响了一代人。而这些伤亡的主要制造者就是机枪!
从此密集队形的冲锋方式渐渐淡出了历史,士兵们大多采用松散的队形互相掩护前进,距离以一颗迫击炮弹无法炸倒一个班为标准。这种机动有效的冲锋方式在抗美援朝中得到充分的研究和应用,皆因志愿军和美军的火力差距太大了,这也说明那些胡说志愿军搞人海战术的论调是多么的弱智!
此外现在的影视片里充满了这种实际战斗中不可能有的密集冲锋方式,可想而知这样的片子是多么地胡编乱造了!
解释完机枪测射威胁的问题,我想网友会更加理解董存瑞烈士牺牲的价值了,在那一刻他想到是的是战友的生命、战斗的胜利,为此,他毅然放弃了生的可能、坚决牺牲了自己!
我想这也是董存瑞烈士能够被高度赞扬的原因吧——事实上激烈战斗中的同归于尽并不罕见,但像这种自己完全可以活下来的情况下,还是慷慨赴死,的的确确是值得永远景仰的伟大战士!
这种英雄事迹只可能发生在有信仰的人民子弟兵中!
壮哉,董存瑞!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