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遂平县的嵖岈山地方,是个丘陵地区,西部临山,中部是丘陵和平原。西部山区要植树造林,但是缺乏树苗,东部平原地区有树苗,但没有荒地。东部为了搞农田水利建设,要修水库,要占山区的土地,难以进行。为了发展生产,1958年4月嵖岈山地区四个乡的二十七小型农业社经过酝酿协商,决定合并成立大社,定名为嵖岈山大社,后又改名为嵖岈山卫星集体农庄。同年5月间,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谭震林来河南视察,在听取了遂平县委书记处书记娄本耀的汇报后说: “你这个农庄实行的管理和分配形式实际上比苏联的集体农庄层次要高,我看和巴黎公社的情况差不多”,于是娄本耀立即电话通知遂平县领导,再次更名为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其后,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红旗杂志主编的陈伯达两次前往河南,在嵖岈山调查研究,起草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简章》,经毛泽东主席修改、批示,在《红旗》杂志发表,之后,全国各地农村纷纷组织人员来此参观学习。10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于是,全国各地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高潮。1958年10月13日,毛泽东主席亲临遂平视察,给予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高度评价。于是,全国各地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高潮。河南省更是雷厉风行,不到一个月,全省农村便全部实现了人民公社化。随之,“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的形象说法便成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口头禅。(摄影:魏德忠 摄于1958-59年)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至今保存完好,为了纪念新中国这一特殊的历史价段,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近、现代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为:生产队采用民主推选的办法,严格选择饲养员。对于有经验的、爱护牲畜的饲养员,都会长期固定。
妇女们都扛着锄头,集体下地干活。
公社成立不久,就建立了幼儿园。据当时的幼儿园园长回忆,“孩子学习吃住都在园里,都不收钱,都是好饭好菜,想吃啥做啥。一个个养得都是白白胖胖的。”
生产队要求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要参加劳动。图为一妇女正高兴地准备下地劳动。
播种小麦时,为求得高产,公社进行了密植试验。
为了发展养猪业,以便给集体经济提供较多的肥料,在有需要、有条件的地方,生产队可以按照本队土地的情况,经过社员讨论,拨给社员适当数量的饲料地。图为农民在特定的畜牧区进行放牧。
1958年9月,公社决定实行社员劳动报酬“逐步推行工资制”,并召集群众开过一次发薪大会(最高工资是每月6元)。图为农民领到到了工资满脸笑容。
《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章程(草稿)》规定各农业社的一切生产资料和公共财产转为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设立了农业、林业、畜牧、工交、粮食、供销、卫生、武装保卫等若干部或委员会,下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