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河南信阳是重灾区。谈起“信阳事件”,有许多众说纷纭的说法和回忆,今年出版的《圣殿:1959-1961信阳大饥荒沉思录》一书,是河南籍著名军旅作家、解放军报主任编辑张向持大校花费十年时间调查研究写成的,通过大量访谈当事人,还原历史场景,展现了“信阳事件”此前鲜为人知的一些方面。这里根据作者在书中的讲述以及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谈话,概括了他的一些不同于主流的观点。作者一再强调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投以理性、公正的目光,而不是淹没在‘个人情绪’中”,不能“以怨恨的情绪看待一段灾难历史,而是在评论是非中呼唤铁肩道义”。而作者的观点都是在大量的实际调研、访谈的基础上思考得出的,最大限度地深入历史,避免“个人情绪”的干扰;作者穷十年之力,在少有人理解支持的情况下,跑遍豫南山山水水,历尽辛苦来寻求真相、道义,更不是为了个人或某一集团的利益来编造历史的。
要点:
1、不能一味抹黑历史、抹黑共产党
2、饥荒事件确有天灾因素
3、大跃进的愿望不能说是错的;把问题归咎于毛泽东一人不公平,国内工作当时已经放给另外一些人干了
4、灾难中的干群关系:共产党干部尽力救群众;老百姓“饿死不骂共产党”
5、人民公社并没有错,集体化是农村出路
6、历史启示是,共产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贵集团滋生腐败;书写历史不是为了发泄怨恨。
1、不能一味抹黑
针对现在流行的种种说法和夸大其辞甚至捏造的“历史真相”,张向持做了回应,特别指出了抹黑共产党、认为那段历史一片漆黑的说法是错误的:
“过去关于对这方面的认识其实很早就有了,最早反映现实的一篇文章其实是98年,河南信阳行署专员张树藩一篇回忆文章,他是做一次比较系统的比较概括的回顾。实际在这之前,网络媒体上已经有不少关于信阳事件和三年自然灾害的文章。另外即便在没有出现网络的时候,大家在民间的相互传说中也都在议论这个事件。我当年当兵就在河南信阳,和老百姓在接触和闲谈中总会遇到这种话题,大家讲的占比重最大的就是一种灰色的东西:一家死了多少人,怎么吃观音土怎么啃树皮,最后树皮没了草根没了,饿死了多少人,最后人饿得连抬死人的力气都没有了等等。后来网上很多跟帖随机也发了不少文,占绝大比重的是以抹黑为主,共产党的干部如何残忍,多么不负责任。有些文章说的是实话,比如说浮夸、大跃进期间放高产卫星、一些假大空的作风,这些确实存在。但是最后把死人的原因像百川归海一样,归结到一点,共产党没有人性,这个肯定是不公正的。”
作者曾联系到一位曾亲历事件的老干部,老人同意采访,但子女拒绝,因为“上面没有通知我们接受采访”,但后来老人自己溜出来找作者要谈谈;老人给出两个理由,一是经历过那场灾难的当事人如果再不说话,再过几年,这段历史不再有见证人,二是历史真相和现在网络上传播的历史不是一回事,这场灾难真实存在,但不是现在民间流传的,除了一团漆黑之外什么都没有。“我们做了大量的事情,都被掩盖了。”老人不顾“上面”如何指示,主动吐露实情,显然不是在给官方开脱。
作者在接受采访时明确区分了批评与抹黑两种做法:
“建设性的批评它是无私的,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不带个人色彩,它是为批评对象的利益负责。比如你做错什么事情了,我说你这么做是不对的,这样对你有什么影响,什么危害,这是一种很善意的批评。有意抹黑就不一样了,你本来做错了一件事,我给你扩大成两件事,本来你是往前错走了一步,我说你走了十步,故意夸大其词。什么叫故意抹黑?本来没那么多黑,使劲往上涂颜色,那不就故意吗?我觉得这个不单是不公正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种人的品质问题,也属于境界问题,区别还是很明显。”
2、确有天灾因素
现在全盘否定大跃进、极力夸大所谓“大饥荒”的人,很多都认为“三年自然灾害”的说法错了,有的甚至说当时“风调雨顺”,是多年难遇的好气候,因此出现灾难全是“人祸”,进而归罪到共产党、毛泽东和当时的路线政策上,极力抹黑、渲染。
对此,张向持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并不是很多人说的‘这三年自然灾害不严重,在正常范围里’,有气象资料,写得非常清楚。看待历史不能带着个人色彩去判断,确实是天灾人祸两面夹击造成的,虽然人祸是主要的。”“当时是全国性的灾难,全国性的大干旱,是气候造成的、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
3、大跃进的愿望不能说是错的;把问题归咎于毛泽东一人不公平,国内工作当时已经放给另外一些人干了
很多人借大跃进的一些失误抹黑毛泽东,极端夸大“大饥荒”的严重程度并把责任推到毛泽东头上。在谈到毛泽东应负多大责任时,张向持说:“大跃进是毛泽东发起的,没有任何疑义的,但是对大跃进,后人有后人的理解,他们那一茬人有他们那一茬人的理解。大跃进是以跃进的形式发展经济,毛泽东说不要小脚女人一步一挪,跨越发展,追求一种速度。当时国家很穷,国际环境不好,世界封锁中国,毛泽东一心一意想把这个国家变得富强起来,所以产生了大跃进,抓经济建设。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非科学的东西,那不是毛泽东所提倡的,强调速度,并不是让你胡来胡干。中国的情况到现在都是这样,上面一句话下面变成两句话,上面说一步下面变成三步五步。后来大跃进的狂热现象,毛泽东在不断纠正,但纠正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阻力在于全国全党全民都发热了,当时船大难调头,左右不了这个形势,一个人说一句话,不可能每个人都听到。另外当时毛泽东处于二线,他的任务是负责国际共运,当时四面围剿中国,毛泽东要研究怎样冲破封锁,让中国找到一个和国际大家庭融合的途径,国内的一切工作放给另外一些人去干了。”
“是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一穷二白,党中央渴望尽快改变。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成非常突出,超额完成任务,还加上抗美援朝战争。一方面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一方面国际环境对我们很不利,渴望发展的愿望更加突出。毛泽东的经济建设观念形成了以跃进形式发展经济,不能小步跑,要大步向前——也不能说这种愿望是错的,但是中国的现状是,一旦上面要求你做一件事,下面就可能做两件,上面要求走一步,或许就会跨三步、四步,所以最后形成一种狂热,全党全民的狂热,不计一切代价发展经济。
张向持还指出了毛泽东主动承担责任而没有迁过于基层干部的事实,“当年,与‘信阳事件’相关的十几位地、县领导干部被列入‘死刑名单’,毛泽东没有批准,并自责道:错在中央,我有责任。”
作者认为,悲剧是在全民渴望发展、头脑发热的背景中产生的,不能归咎于毛泽东一人,评价历史人物不能评个人情绪。书中写道:
【毛泽东主动承担了责任,是否就意味着“政策错误”是他一人造成的?那场巨大灾难该由他一人负责?恐怕,这个结论不好下。
政策方针脱离实际、经济建设偏离科学轨道,“大跃进”最终演绎“大灾难”。这一悲剧是在“渴望发展”、“大干快上”前提下,在“全党发热”、“全民沸腾”背景中产生的。由此不难看出,“政策错误”非个人意志所为,带有全党、全民“激情因素”,若归咎于毛泽东一人,公平吗?
有学者指出:共产党的功过连着毛泽东的功过。共产党的成绩不是毛泽东一人的光环,共产党的错误同样不能有毛泽东一人承担。
作者愚见: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不能脱离历史背景,更不能以偏概全。毛泽东也会犯错误,因为他不是神,因为他和其他伟大人物一样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性。但无论站在什么角度评价他,人们都应该投以理性、公正的目光,而不是淹没在“个人情绪”中。历史无法否认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的卓越贡献,尤其不会否认他对共产党的显著功勋。】
4、灾难中的干群关系:共产党干部尽力救群众;老百姓“饿死不骂共产党”
作者特别在书中澄清了大家对于当年党员干部形象的错误印象,讲述了许多干部舍身为群众、干群一心共渡难关的历史事实。他说:“那时有不好的一面,干部打群众也有,但确实有不少共产党员干部,确实生活在群众中间,能发现问题。”“当年处决刘青山、张子善,60年代搞四清,就是看到党的腐败问题已经产生。中央把干部的特权上升到资产阶级高度来认识,是下狠心要收拾。”
据《圣殿》一书的《前言》所写,书中讲述了大难临头之际,许多党员干部冒着丢官甚至更大的风险,无私无畏地维护百姓利益;众多党的基层干部视“生活特殊”为耻辱,家人饿死也属平常;大难临头之际,朝不保夕的穷苦百姓却救活了共产党的干部。而当时人们之间也不乏相互关怀,把救命的粮食借给别人,并没有到很多人说的到处“人相食”的地步,事实是“千村万寨依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作者深情地感慨:“当年发生的这些事情无疑令今天的人们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今天的人们生存在追逐财富和利益的环境中,脱离自我的东西已经不那么时尚了。同样,从当年走来的人们对今天的局面也感到不可思议,他们总是大惑不解:当年能够做到的事情今天为什么那么难?”作者总结道:“两代人的‘不可思议’告诉我们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我们今天拥有比过去多得多的物质财富,却并不比昨天更富有,因为我们丢失了过多的精神财富。”
更令作者惊讶的是,在调查当中多次听到老百姓当时“饿死不骂共产党”的事实,尽管大灾降临,依然对共产党干部怀有信心。对比今天的党群关系,发人深思。
作者写道:“军中朋友的父亲唐纪银老汉也是信阳事件的亲历者,他对我讲出的第一句话是:这事值得好好写。俺父亲饿死了,村村饿死人,也没几人骂共产党。现在啥情况?你看那些当官的孬样,有几个说他们好?我心头一震。饿死不骂共产党?与今天的反差何以如若天地?”
作者采访曾担任公社党委书记的桂慕李老人,老人列举了当年几个现象,并做了解答:
【——到了“一口饭”连着“一条命”的危机时刻,饥饿的群众每天围满公社粮站门口,为什么没有发生一起哄抢粮食事件?因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没有丧失信心,坚信每家“锅灶一定能冒烟”。
——大灾难产生了,百姓在煎熬中挣扎,为什么整体上没有出现漫骂、痛恨共产党的现象?因为许多党员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的表现,使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领导依然充满信心。
——从省、地到县、社,都有领导干部公开批评错误政策、错误行为,甚至在实际工作中公开叫板,为什么不怕冒风险?因为他们坚信共产党的宗旨不会变,对党纠正自身错误、回归正确道路有信心。】
诚如老人说的,“那段灾难历史若搁今天,不早就乱成一锅粥了吗?你想想看,信心有多重要。我们那代人,缺文化、缺物质,就是不缺对共产党对新中国的信心。”
这些此前不为人知的前述,让读者意识到,原来共产党曾有这样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样的抹不黑、打不垮的形象。作者提到,他把书稿送给作家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姜琳女士,姜琳女士的反应是:“太给力了!太震撼了!没想到,面临退休之即竟遇到如此让人“泪奔”之作,我的编辑生涯终得圆满句号。”并感慨道:“这些年我对共产党的现状非常失望,而流着眼泪看完你的作品后,又有信心了。我也坚信,共产党有光辉的历史,后人就有继承的财富,只要找回失去的财富,中国就有希望。”而作者正读大学的女儿读完作品后“近乎以惊呼的语气”说:“老爸,过去的共产党干部那么好呀?同学们议论说,今天能那样,中国还有救。”由于今天的腐败问题,干群关系的恶化,以及媒体宣传的渲染,很多人对共产党的“信心”不那么大了,尤其对历史上共产党人的印象更是模糊甚至扭曲。作者认为,年轻一代少知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见到和感受到的多为消极问题,似乎不是个别现象;而能给人带来“信心”的作品释放的“能量”一定是社会所需要的。
作者说:“人性的光辉带有普照性,一个没有人性的社会,肯定没有力量,那么大的一场灾难,大家能够渡过来,社会没乱,这说明什么?共产党干部倒在街头,粮站站长冒大风险把仓库粮食搞出来一罐子,给他煮着吃救了公社书记一命,他救的仅仅是书记吗?这也是他的乡里乡亲,但是当然他的位置是党的干部。粮站站长自己的爹快饿死了,煮老鼠吃都可以,他不动一粒粮食,人性和党性的结合,这事就完美了。”
5、人民公社并没有错,集体化是农村出路
谈到当今日益严重的农村问题,张向持认同集体化的路子,他不认为当年的人民公社就如一些人说的那样是“灾难”、“折腾群众”:
“集体化绝对是一个好路子,研究历史一定要两只眼睛看,不能带感情色彩,一只眼睛总是看不透的。人民公社作为一种组织形式,说透了是集中大家的力量办大事,手握起来是拳头,松开没有力量。但是凡事怕走极端,人民公社当时这个路子肯定是对的,最后产生了一个极端的行为,所有的东西都充公,锅碗瓢盆收掉了吃大食堂,这个肯定不行。历史发展的过程在不断的摇摆中前进,中国社会也是这样。人民公社你说彻底错了,我倒觉得这种说法是不对的,第一,人民公社时代土地是公有的,你说错了,错了之后就分田到户。那为什么现在又搞联合收割机,还要把土地重新搜集起来?那是因为规模生产的需要,人民公社讲的就是规模生产和规模效益,现在回过头,还是这种形势。第二,人民公社集中力量,修成了红旗渠,修成了多少水库,到现在我们每一个城市饮水供应几乎都是靠50年代修的水库,假如没有那时候修的水库,我们今天吃水是困难的。红旗渠3/5费用怎么来的?林县老百姓自己掏腰包捐献出来的,卖鸡蛋、卖家具、锅碗瓢盆都卖,只要水引过来。你想那种力量,什么叫撼天动地,现在的人哪个领导有那么高的号召力,不可能。
6、产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贵集团滋生腐败;共书写历史不是为了发泄怨恨
张向持的书中写了很多优秀共产党人的事迹。作者提到:
【1998年,一篇回忆文章《信阳事件——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在网络媒体迅速传播,作者是已故的“信阳事件”当事人、原信阳地区行署专员张树藩。
我认真阅读了这篇回忆文章,最真实的感受是: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后人最坦诚的告白。
张树藩告诉人们:那场生命灾难是个沉痛的教训,它说明了违背科学、作风浮夸的严重危害,更说明了方针、政策脱离“群众路线”的惨重代价。
张树藩发出两点呼唤: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要敢于讲真话;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
这种坦诚的告白可贵在于,不是为了单纯“声讨”一段灾难历史,而是在公正地审视是非,从中揭示天理人心;没有以怨恨的情绪看待一段灾难历史,而是在评论是非中呼唤铁肩道义。】
书中还写到许世友当将军以后他的母亲还是在河南种地,作者评价说:“他这种感情就是为老百姓打天下,为老百姓谋利益,战争年代为老百姓打天下,和平年代为老百姓谋利益,也就是毛泽东说的为人民服务。这最基本的两点他能把住,所以看到有什么问题,包括其它一些错误行为,许世友是敢放炮的,这种放炮都不是为了个人,他都是为了整体利益。
张向持表示:“我这书名叫《圣殿》,其实在呼唤一种美好的东西,共产党过去优良的传统作风。我始终认为共产党前期那些良好的作风和传统是赢得人心的,老百姓之所以拥戴党就是因为这个。但是现在由于经济利益,共产党把很多传统丢掉了,把钱袋子捡起来了。我通过反思信阳事件呼唤这个。现在脱离群众的现象多严重,50年代脱离群众要是像今天一样,那场灾难能过得去吗?不可能老百姓坐在粮仓门口不抢粮,不可能饿死不骂共产党,就是因为老一代共产党人好的传统作风,才没有失去老百姓的拥戴,没有失去信任,这是一种感召力。”
“那一代人对共产党的忠诚,是今天的人难以想象的。这种信念,是一代人的信念,不是一两个。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告诉我她连续看了五个晚上,“这部书让我每天都流泪,书里面夹满餐巾纸。我写了2000多字的读后感,核心就是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怎样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怎样不背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们为什么反腐败,就是因为改革开放这30多年,红利人民群众享受到的太少,大量被权贵利益集团分了,所以利益产生了腐败,腐败同时在催生利益。这样只有一个结果,让老百姓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财富就这么多,大量被他们给瓜分掉了,老百姓还有吗?产生的腐败已经让老百姓到了几乎是忍无可忍的程度了,今天反腐败是为了扭转这种局面。”
作者澄清,他这本书并非是“歌功颂德”:
“在郑州时年轻人说看书时觉得我在歌功颂德,讲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我觉得理解错了,它只是事件的一个方面而已,但我也不排除这是个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反思历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不然我们不用反思,从现实上讲,你说分析党群关系也好,血脉联系也好,那是一段让人知道怀念的时期。今天,你说不可思议是因为我们看到的太少了,但那一代人,那个时期,它恰恰如此。”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书中写道: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决非翻腾“旧账”,实为昭示后人。历史是面镜子,是与非、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摄而不更,折而不变;她给后人正冠之机、涤污之便、取舍之启、善行之惠。
今天,我们袒露“疤痕”,决非撕裂旧伤,实为避添“新痛”。今日甘甜不忘苦,往昔之痛蜇心醒,实为一种境界;知耻后勇自奋蹄,察错自纠求正行,实属一种精神。
今天,我们坦言“代价”,决非仅怨而泄,实因“自省”之须。志存高远,脚下路遥,自省而健行;避“代价”之重,保“精血”之旺,峦峰取胜景。
后人需要智慧地擦亮而不是愚蠢地摔碎历史这面镜子。我们回顾历史、袒露“疤痕”、坦言“代价”,无不蕴含着美好的梦想——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这一切,也充满对“圣殿入云端”的渴望!”
我们希望通过展示一段历史而给人以更多的启迪,我们希望通过揭示一个事物而让人明辨是非与曲直,我们希望通过作品而让人找到灵魂和责任。】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