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日-星期二
【习五一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系)点评】:本文作者是西北政法大学反恐怖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张金平。宗教极端主义是暴力恐怖活动和民族分裂势力的精神支柱。在去极端化的工作中,许多部门投入巨大的精力,推行“正本清源、扶正去邪”的工作。扶持正统宗教能够遏制极端宗教吗?本文作者的观点另辟蹊径,可以说是振聋发聩!作者提出:“坚定地以历史唯物主义主导反恐怖话语去宗教化。”“必须从战略全局层面把握反恐怖的话语主导权。”
作者认为:“宗教话语在反恐怖工作中泛滥有致命危害。”“宗教社会氛围被强化”,“国家主体在反恐怖中有被边缘化的风险”。“宗教话语在反恐怖工作中的不断重复,会是一个不断潜移默化、不自觉地凸显宗教影响力的过程;久之会夸大宗教在反恐怖工作中的作用,甚至会对宗教抱有某种反恐怖功能的过度幻想;显然,夸大宗教在反恐怖工作中的作用会弱化现代国家在反恐怖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宗教概念对现代社会的世俗性,具有致命性的挑战;一旦容许宗教话语在反恐怖工作中占据突出地位,其宗教特性激烈地挑战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指出:“一旦让宗教话语在反恐怖工作中占据突出地位,是一种历史倒退的表现;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代社会中,宗教与现代社会冲突导致的无数血流成河的事实,要求我们将反恐怖工作话语的去宗教化工作视为国家安全的生命线。”“严格防范宗教向社会公共空间扩张。”“严格将宗教活动限定在宗教场所;任何公共空间都不能允许任何宗教扩张,不能允许宗教符号在公共空间出现、扩散。”“浓厚的宗教氛围是宗教极端化的先导,一旦社会公共空间被宗教挤占、霸占,极端思想就会有机可乘。”“凸显某一宗教的社会功能包括反恐怖功能,很可能给改宗教以传教、扩大社会影响的很多机会,造成国家事实上支持该宗教传播的局面。”“一旦出现那种情况,就会违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原则;也会造成现有宗教间关系的错乱。其社会安全的负面影响会非常严重。”
恐怖分子往往借助一些宗教话语进行恐怖活动;反恐怖工作必须清除恐怖分子所反复扭曲、烘托的宗教话语,必须突出现代政治话语来主导反恐怖工作。
长期以来在国家、国际反恐怖工作中似乎是宗教话语成为主导话语。
1、以宗教话语表达恐怖主义的一系列行为
恐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在以宗教话语进行蛊惑动员:
一是恐怖行为的话语,如“圣战”(吉哈德)、“纤细圣战”(伊吉拉特)等;
二是恐怖组织的话语,如“圣战组织”、“赎罪与迁徙组织”、一系列以“教法”(“安萨尔” Ansar)命名的组织等;
三是恐怖主义极端理念和目标的话语,如“哈里发国家”、“清真”、“异教徒”等。
2、相关宗教话语流行于在反恐怖工作的各类行为主体、各个层面之中
各类主体和工作层面,都不自觉地借用了恐怖势力发出的宗教话语:
一是恐怖分子利用相关话语进行一系列恐怖活动,特别是蛊惑宣传中;
二是学者借用相关话语进行学术研讨和研究分析,包括公开的学术论文与专著中、影响较大的会议中;
三是国家与政府部门以相关话语描述恐怖活动态势,包括重要文件的内容中;
四是媒体以相关话语对恐怖活动和事件进行报道、评论,特别是在重大恐怖热点问题的报道中会形成相关宗教话语的冲击波。
3、相关宗教话语随一波波恐怖浪潮相互推进
每一波新的恐怖浪潮都将一些自己话语进一步极端化,以“伊斯兰国”(IS)的活动为例,有这样一些表现:
一是对借用的宗教话语赋予了更加极端的含义,其终极政治版图更加狂妄,包括了大片中国的领土;
二是手段更加残酷,既有大规模的武装攻势,又有斩首等手法,东突分子的手法也越来越残酷;
三是其宗教极端话语的影响力、面,越来越大,IS势力那个从世界各地招募大批极端分子并向世界各地回流大量的恐怖分子,东突恐怖分子也大量参加该势力的活动并回流,以更加极端的宗教话语进行恐怖活动。
4、社会中一些不当的宗教氛围扩散与恐怖势力的宗教话语相互呼应
一些社会群体、地区,对宗教话语的极端化解读、对宗教活动想公共空间的不当扩散,与恐怖势力对宗教话语的极端化解读,形成呼应:
一是将宗教符号向社会公共空间不当扩散,如有的机场公开设置宗教礼拜区,传播强烈的宗教信号;
二是以宗教规范干预社会生活,要求世俗社会和他人对一些宗教规范屈从、迁就,如干预服饰、饮食等,将宗教规范向社会公共空间扩散;
三是动辄以宗教信仰做护身符,在社会中寻求超越公民的特权,隐然将教法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
宗教话语以上的表现,对反恐怖工作的危害是致命的;放任相关话语就等于放任恐怖活动。反恐怖工作纠结于恐怖话语之中,本身就是恐怖势力的一种胜利。
1、宗教社会氛围被强化
宗教话语在反恐怖工作中不断地被重复、被各类主体重复,有意无意地在社会中强化了宗教氛围。
这种氛围,正是恐怖势力所需求的,浓厚的宗教氛围及其反复的强化甚至是极端化,是滋生恐怖主义的沃土、是恐怖活动的最佳社会空间。
2、现代性话语被淹没
反复地以宗教话语、以恐怖分子所恶意借用的话语来讨论恐怖主义问题、观察恐怖主义现象、探究反恐怖策略,现代性的话语就会被宗教话语淹没。
国家与社会不自觉地被恐怖势力的话语牵引而放弃现代性话语,就等于自动缴枪,自动放弃现代性话语的历史性优势,反恐怖工作的方向,就非常可能被恐怖分子、被宗教话语所牵引而迷失了现代性方向。
3、国家主体在反恐怖中有被边缘化的风险
宗教话语在反恐怖工作中的不断重复,会是一个不断潜移默化、不自觉地凸显宗教影响力的过程;久之会夸大宗教在反恐怖工作中的作用,甚至会对宗教抱有某种反恐怖功能的过度幻想;显然,夸大宗教在反恐怖工作中的作用会弱化现代国家在反恐怖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扶植宗教力量在现代社会中有血的教训,萨达特总统遇刺就是突出例证之一。
4、现代社会基础会面临潜在而致命的挑战
宗教概念,有其特定的宗教、历史内涵,因而包含着一系列重大的矛盾性,概念的本身也会存在多面性与冲突性。反恐怖工作一旦被一系列宗教概念所牵制,就会被迫卷入宗教概念的自身矛盾之中,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同时,宗教概念对现代社会的世俗性,具有致命性的挑战;一旦容许宗教话语在反恐怖工作中占据突出地位,其宗教特性对激烈地挑战历史唯物主义。
5. 恐怖活动会被包裹上一层光环
宗教话语的特定内涵,会给恐怖活动包裹上一层光环,不利于在民众中揭露恐怖主义的罪恶本质。
话语,是反恐怖工作的重大问题之一,关乎反恐怖工作的主导权;必须从战略全局层面把握反恐怖的话语主导权。
1、以“总体国家安全观”认识反恐怖工作话语去宗教化的国家安全生命线意义
宗教话语,宗教本身,绝不可能承担反恐怖工作的使命;当代伊斯兰世界、阿拉伯世界的恐怖活动非常突出,就完全证明了反恐怖工作是绝不可能由宗教来承担。
相反,一旦让宗教话语在反恐怖工作中占据突出地位,是一种历史倒退的表现;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代社会中,宗教与现代社会冲突导致的无数血流成河的事实,要求我们将反恐怖工作话语的去宗教化工作视为国家安全的生命线。
2、在重点领域净化反恐怖工作用语的去宗教化
重点领域包括三个,媒体关于恐怖活动与反恐怖工作的报道、评论,恐怖主义问题的相关学术研究,国家与政府的反恐怖工作文件及工作用语。这些领域都要应用严谨的现代政治术语,涉及反恐怖工作用语不应带有任何宗教色彩。如将“伊吉拉特”代之以“流窜性恐怖活动”,将“圣战”代之以“暴恐活动”。
3、构建现代政治术语的反恐怖话语体系和反恐怖工作理念
以现代主义、国家理念、社会主义等为理论基础,构建中国的反恐怖话语体系;以现代政治话语描述恐怖活动及相关问题,以现代政治话语分析恐怖主义问题,以历史唯物主义看待恐怖主义问题的走向,以社会主义的发展引导反恐怖工作的大方向。
4、严格防范宗教向社会公共空间扩张
严格讲宗教活动限定在宗教场所;任何公共空间都不能允许任何宗教扩张,不能允许宗教符号在公共空间出现、扩散。
浓厚的宗教氛围是宗教极端化的先导,一旦社会公共空间被宗教挤占、霸占,极端思想就会有机可乘。
5、维护国家权威维护国家对反恐怖话语的主导权
在国家权威的前提下,正确地发挥宗教在反恐怖中的作用,反恐怖话语主导权只能在国家而绝不可交予某一宗教。在发挥宗教反恐怖的正能量的同时,严格避免对宗教反恐怖功能的夸大。
6、严防国家支持某一宗教的传教等扩张行为
凸显某一宗教的社会功能包括反恐怖功能,很可能给改宗教以传教、扩大社会影响的很多机会,造成国家事实上支持该宗教传播的局面。
一旦出现那种情况,就会违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原则;也会造成现有宗教间关系的错乱。其社会安全的负面影响会非常严重。
7、以反恐怖工作引导宗教与社会发展更加相适应
通过恐怖分子对宗教话语的扭曲、通过恐怖活动的注重罪恶,也通过国家队恐怖分子严厉的打击与惩处,宗教人士在宗教场合更好地引导信教群众,正确地理解宗教话语,与恐怖主义划清界限。
8、以社会发展引导宗教传统的社会化
以社会发展,带动宗教传统的社会化,将宗教传统逐步作为一种生活习俗、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弱化其中的宗教含义,凸显其中本来的生活含义。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反恐怖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来源:习五一博客)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gy121302@163.com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