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国防军事 > 阅读信息
孙迁杰:地缘文化与国家安全及中国态度与策略
点击:  作者:孙迁杰    来源:国防参考  发布时间:2016-06-17 16:56:14

  

     【摘要】地区格局的变迁、大国间的博弈、国际社会的不平衡发展和民族宗教冲突等都给地缘文化注入了诸多新情况,地缘文化也反作用于国际政治走向,成为影响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的重要因素。

 

      发端于近代欧洲的地缘政治理论,历经百年兴衰,至今仍是研究一国对外战略、地区格局演变和国际政治走向的重要理论。

 

      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推进、网络等新空间技术的异军突起,地缘政治日益同地缘安全、地缘经济、地缘科技、地缘文化等融合发展,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地缘战略理论。

 

1.webp (1).jpg

 

      其中,地缘文化是地缘战略理论中最为古老的命题,正是由于地缘文化的存在才诞生了不同的民族国家,并且从国家诞生的那一天起,地缘文化又无时不刻不在影响国家间关系,有时甚至成为国家战争和地区动荡的主要根源。

 

      冷战以后,地区格局的变迁、大国间的博弈、国际社会的不平衡发展和民族宗教冲突等都给地缘文化注入了诸多新情况,地缘文化也反作用于国际政治走向,成为影响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的重要因素。

 

      一、全球地缘文化:多元格局下的趋同和碰撞

 

      目前全球拥有70多亿人口,约2500多个民族,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00种语言。民族发展源远流长、文化文明丰富多彩、宗教信仰各有千秋。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给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本质做了精辟的概述。

 

      由于历史因素、地理因素、宗教因素等,全球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缘性,不同文化存在地缘分布上的差异。随着时代和格局的发展,全球地缘文化在多元化的格局下出现发展趋同和矛盾碰撞的双重趋势。

 

      一方面,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体化”“信息化”“全球化”发展趋势带来了地缘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的趋同。人类的相互交往、沟通、依赖和联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不同地区人们对地缘文化和全球价值的认同,以至于以地理、文化或利益为基础的地区政治和经济整合在不断推进。

 

      例如,基于共同价值观的欧洲一体化、基于共同利益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曾指出,“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结盟或对抗的主要因素”,尽管其夸大了文化认同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地缘文化的趋同发展正带来国际力量对比的新一轮调整。

 

2.webp (1).jpg


       2014年3月21日,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出席布鲁塞尔论坛时表示,乌克兰危机是一次地缘政治的“游戏改变”,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促使北约联盟必须强化内部的经济和军事关系。

 

      另一方面,文化多元格局下的相互碰撞和对抗也在不断加剧。首先,世界形势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政治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文化同政治高度融合发展,文化因素正成为处理国际政治事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间博弈和对抗的重要手段。

 

      其次,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在全球政治中的地位逐渐被文化所替代,两极文化格局下被掩盖的民族矛盾和宗教冲突开始凸显出来,文化对抗和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最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全球化也激起了地区本土文化的重生和价值观的复兴,文化民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回归,这加剧了不同文化间固有的冲突和相互抗争。

 

      二、西方文化霸权:主导地位下对外野蛮扩张

 

      冷战后,政治经济结构的极度不平衡也造成了地缘文化间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一些文化不断衰落、销声匿迹,一些文化却不断膨胀,对外扩张。

 

      西方文化凭借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优势成为唯一能够影响其他文化的文明,同时,国际社会的日益开放和全方位交流也为西方文化的强势扩张提供有利条件。西方文化逐渐在全球地缘文化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当前,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已经渗透并影响着全球,其霸权地位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西方文化仍将处在主导和支配地位,并对全球地缘文化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影响,成为国家动乱和地区动荡的根源之一。

 

      一是文化霸权下政治文化的扩张。在政治文化上,西方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等旗帜对国际制度进行包装,推行其政治价值观,粗暴干涉别国内政和地区政治进程,以图在世界每一个涉及西方利益的角落建立起符合西方模式和利益的政治体制和地区秩序。在殖民扩张远去的时代,西方国家并没有放弃征服和扩张之路,而是代之以“代价小、风险低、收益大”的新手段来推行其政治文化,并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例如,对大国实施潜移默化的“和平演变”,对宗教林立、派系复杂的国家则鼓动反对势力发动“颜色革命”,对政治体制不完善或者政治统治薄弱的国家则煽动民众掀起“街头政治”等等。未来西方政治文化的“野蛮扩张”会随着新媒体的涌现和网络空间技术的普及愈发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webp (1).jpg

      2015年8月28日,在印巴边境的巴基斯坦城市锡亚尔科特附近,一名巴基斯坦居民站在被流弹击毁的房屋外墙边。

 

      二是文化霸权下大众文化的扩张。近年来,“软实力”“巧实力”等为西方所追捧,大众文化的传播成为西方文化扩张的基础。依靠大众文化的传播,不仅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有助于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西式大众文化的普及,增强对其他文化的渗透力。

 

      三是美国成为全球文化霸权的中心。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曾指出,“削弱民族国家的主权,增强美国的文化作为世界各国‘榜样’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力量,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必然实施的战略”。西方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欧洲化、国际化、美国化三个阶段,美国凭借超级大国地位正成为西方文化的中心和全球文化扩张的大本营。

 

      三、亚太地缘文化:传统危机与发展希望并存

 

      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具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也是未来世界政治经济的重心。同时,亚太地区大国云集,历史遗留问题众多,也是地缘政治和地缘文化形势最为复杂的地区。从现实来看,亚太地区的地缘文化既有传统问题带来的危机,也有发展带来的希望。

 

      第一,地缘文化与地区危机的“双螺旋”关系。冷战的结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两大阵营间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对抗和由此引发的军事对峙。但亚太地区却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运行在冷战思维轨道上的地区,地缘文化仍处在彼此隔阂的状态,部分地区则仍处在对抗对峙的状态,即便是同一文化也不例外。

 

      因此,缺乏安全信任机制的亚太地区,地缘文化和地区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呈“双螺旋”上升关系,传统地缘政治危机的持续形成了地缘文化的隔阂,而地缘文化的隔阂及相互敌视又促进了地缘政治危机的进一步加剧。总之,伴随着意识形态对抗的持续和大国博弈的加剧,地区传统危机短期内难以根除,地区危机和冲突有可能愈演愈烈。

 

      第二,尽管亚太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固有矛盾众多,但是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融合正将地缘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不断释放。亚太地区是一个拥有多民族、多宗教、多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平衡的地区。在中国古代朝贡体系下,亚洲地区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和睦相处,维持了长久的和平与繁荣。

 

4.webp (1).jpg


      韩国军方2016年1月8日在韩朝军事分界线一带全面重启对朝扩音喊话,并向韩朝边境补充部署军事力量,韩朝边境紧张局势升级。图为韩国军方开启对朝扩音器广播。

 

      清末,中国的衰落和外部力量的介入打破了亚洲地缘文化的稳定格局,英、法、俄、日、美等国家殖民统治和军事入侵冲击了亚洲本土文化的自主发展,并且在美苏争霸和美国霸权的影响下,亚洲地缘文化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割裂和对抗。

 

      随着亚洲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地区发展利益的日益融合,传统本土文化渐渐受到重视,民族国家日益强调自身文化的独立性、独特性和优越性。同时,相当一部分国家吸取了西亚、北非、中东一些因“颜色革命”而陷入动乱的国家的教训,开始重视文化的民族性和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反对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霸权和扩张,对西方文化展开了抗争,亚洲文化正在艰难复兴。

 

      四、中国:态度及策略

 

      回顾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曾因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和盲目自大而导致近代文化的分崩离析;立足当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上了民族崛起、文化复兴的必胜之路;放眼未来,中华文化的现代复兴同西方文化的冲击打压将是一对长期矛盾,西方文化将是中华文化发展所面临的突出性战略威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实现中华现代文化的复兴必须积极稳妥地应对地缘文化现状和未来发展困境。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西方文化经过长期积淀,在许多方面走在了世界文明的前列。同时,西方文化的弊端也是阻碍西方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发展和复兴中华文化必须坚持一方面吸收西方文化中符合中国国情的精华与科学内容,另一方面要抵制和摒弃其糟粕部分。

 

      美国文化霸权有着极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中国地缘文化的战略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抵御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破坏性影响,维护文化安全和主权。

 

      “内树信仰、外立形象”。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亚洲也曾是世界上最和平的地区。可以断言,中国的和平、稳定、长期发展将是亚太地缘文化发展上最大的积极因素。

 

      中华文化的现代复兴对内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强,树立民族信仰;对外要坚持道义为先,妥善处理周边文化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消极影响,以国家利益和地区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文化交往的根本原则,树立中国负责任、有能力的大国形象。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周边地缘文化的影响,亚洲地缘文化的破碎化与文化纷争对于中国的发展将是不利的,中国的崛起很难绕开周边因素。因此,诸如“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不仅在于唤起古老亚洲的和平文化,更在于促进地缘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与融合。

 

      在中华文化优秀遗产的基础上,改善自身文化形象,发展同邻国的共同文化财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积极拓展潜在地缘文化空间,打造符合亚洲人民安全利益和共同利益的“亚洲价值观” 。

 

      作者:孙迁杰,系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