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国防军事 > 阅读信息
朱启超:适应“强军之要”战略需要 深化网信领域军民融合
点击:  作者:朱启超    来源:国防参考  发布时间:2016-05-31 18:44:22

 

     【摘要】信息基础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仍在加速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正推动军队信息化建设迈向“后信息技术时代”。随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进一步交叉融合,人类社会乃至军事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大幅提升。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是军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网信领域深度军民融合既是“强军之要”的必然要求,也是军事大国和强国的普遍做法。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各个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呈现出纵向不断突破、横向交叉融合的基本态势,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概念、新名词不断出现,深刻影响着军队战斗力的提升和国家安全发展态势。

 

      总的来看,信息基础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仍在加速发展,促使信息化社会和信息化战争时代的来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正推动军队信息化建设迈向“后信息技术时代”。随着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进一步交叉融合,人类社会乃至军事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大幅提升。

      信息技术突破发展对网信军民融合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突破发展既是技术本身发展演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国家安全、军事斗争、市场力量等多重因素驱动的产物。信息技术发展演化的态势必将对网信军民融合带来深远的影响。

 

      信息技术日益成为催生颠覆性技术的第一推手,要求从跨界融合的角度推进网信领域前沿技术创新。信息技术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信息技术在军队信息化建设诸领域所发挥的催化剂、黏合剂的作用日益明显,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正不断催生新的颠覆性技术。

 

      2013年5月,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了题为《颠覆性技术:有望改变人类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的前沿技术》的研究报告,认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12项技术在2025年有望对全球经济产生颠覆性影响(创造14~33万亿美元的产值)。

 

      同年9月,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研究中心发布了《游戏规则改变者:颠覆性技术与美国国防战略》报告,建议美国防部重点发展3D打印技术、无人系统技术、定向能武器技术、网络战技术、改变人的能力的使能技术等5项颠覆性技术。

 

      从技术本身来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本身就是新的信息技术,3D打印技术、新材料技术、无人系统技术等则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催生的新的前沿技术。未来包括网信领域的战略前沿技术的跨界融合将更加频繁,呈现出崭新的技术创新生态格局。

 

      信息技术发展的驱动力多元交织,必须寻求网信领域技术创新动力的平衡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是受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

 

      从技术革新的角度看,信息技术在材料、器件、系统等具体指标上按照技术演化的逻辑不断实现新的跨越,比如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线宽由微米级不断朝纳米级发展,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则继续朝超高速度、超大规模运算的方向迈进。

 

      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看,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空间、认知空间等新的安全问题的维度,一方面信息技术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的技术手段,但网络空间、认知空间等数字化“新边疆”的形成也为国家安全带来新的严峻挑战。

 

      从技术创新与市场效益的关系看,由于商业利益的强势牵引和信息技术产品强调大众化体验的鲜明特点,使得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应用速度已由机械化时代军事需求为第一驱动转变为市场效益为第一驱动,最好的技术不再优先应用于军事领域。

 

1.webp (1).jpg

 

      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驱动力多元交织而又相互博弈,要促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的技术创新,必须从国家层面注意实现国家安全、市场效益和技术突破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任何大国难以完全垄断信息技术的突破发展与创新应用,必须处理好网信领域绝对自主可控和相对自主可控的关系。

 

      从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历程来看,由于信息技术创新的低成本性、易扩散性、动态演化性,尤其是虚拟空间给了人类智慧创造的无限可能性,使得网络安全成为世界性难题,即便是美国想要实现完全的自主可控也是不可能的。

 

      正因如此,美国网络安全战略突出强调信息系统的“弹性或可恢复性”,即在遭受攻击无法避免的前提下,重点发展遭受攻击后的快速溯源能力、快速诊断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

 

      美国学者马克斯·布特在其著作《战争的革新:1500年至今的科技、战争及历史进程》中,分析了世界上500多年来的历次战争,重点研究了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

 

      他总结道:“由于创造力无法预测,因此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指望自己能够在所有甚至是大多数重要科技领域都取得突破性成果。因此,要获得军事优势,并不一定非要第一个做到生产某种新工具或新武器,而是要比他人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工具或武器。”

 

      因此,推进网信领域军民融合,应处理好绝对自主可控和相对自主可控,克服悲观情绪,确保核心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

 

      信息技术与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军事技术不同,机械化战争时代的军事技术应用领域十分明确,而信息技术的“中立性色彩”浓厚,军民通用,“军”与“民”的界限模糊。

 

      这使得信息技术创新跨越了军民界限,信息技术培育孵化与采办必须直面广阔的民间市场,不断调整越来越丰富的各领域安全需求。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这一特点,为网信领域军民融合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又使得机械化战争时代一种产品从需求论证、设计、制造、演示试验、列装、淘汰等串行工作模式受到了挑战,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动态变化、产品创意无限、使用寿命可长可短(比如密码攻击手段“见光死”,不可重复使用)、应用效果往往因人而异等,对于网信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储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应对网络安全挑战,国外通过游戏挑战赛等措施发现人才、选拔人才、招募人才的做法就是适应了信息技术的这一特点。

 

      网信领域发展趋势对落实“强军之要”的战略启示

 

      信息技术是推动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军事革命活跃的重要因素,其催化、黏合作用使得科学技术尤其是网信领域的技术创新呈现出新的面貌。分析其发展趋势、演化特点和深远影响,对于我国从信息技术创新的角度促进网信领域军事融合有以下启示。

 

      加大信息技术发展顶层规划和重点领域投入。据中国科学院《中国至2050年信息科技发展路线图》称,20世纪下半叶是以信息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为标志的时代,预计今后20~30年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变革突破期,21世纪上半叶将兴起一场以高性能计算和仿真、网络科学、智能科学、计算思维为特征的信息科学革命,信息科技的一些颠覆性的突破可能导致21世纪下半叶一场新的信息技术革命。

 

      为追赶甚至主导信息科技发展趋势,为本国军事能力建设抢占先机,近年来美俄等军事大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划,不断加大投入。

 

      以美国为例,美国国防部自2000年以来不断改进信息技术采办管理,加强法规条例建设,使美军能够及时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用于军事领域;美国空军首席科学家办公室自2010年以来先后组织大批科技专家和一线中高级指挥官,展开合作研究论证,提出有影响的科技规划论证报告,其中的相当部分篇幅涉及美军未来20年信息科技发展展望,为美军信息技术和装备采办提供了重要参考。

 

      建议我国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路线图方法工具,围绕微电子技术、新型智能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领域制订2030年前的军事信息科技发展路线图,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在信息技术若干重要领域实现重大创新突破,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扎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重视网信领域技术认知和技术预警。面对信息技术不断催生新的战略前沿技术甚至是颠覆性前沿技术的挑战,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发展演变趋势及其影响研判,建立健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信领域技术预测与预警体系。

 

      我国应加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跟踪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评估新技术的未来趋势,预测未来即将出现的新的具有颠覆性影响的技术领域。

 

      借鉴美空军为制定《技术地平线》报告组织战略科学家、研发工程师、智库战略研究专家和一线军事指挥官共同评估未来安全需求的模式,形成军地网信领域共同研究未来安全挑战、技术发展需求和制定技术发展顶层规划的工作流程。

 

      适应信息技术渗透与催化作用显著的特点,建立军地网信部门之间深度协作的联席办公机制,理顺信息共享管道,及时响应新的安全问题与技术挑战,提高军地双方的技术认知能力和预警能力。

 

      培育网信领域技术创新应用的市场生态环境。信息技术作为具有发展活力的技术门类,其发展创新坚持军民融合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

 

      我国信息产业经过改革开放后的蓬勃发展,已具备雄厚的技术创新和工业制造能力,必须理顺刚性的安全需求和柔性的市场供给之间的矛盾关系,从技术创新、国家安全、市场效益相协调的角度培育良好市场生态。

 

      一要加强信息技术产品采购的法规制度建设,直接吸收运用民间信息技术创新成果,避免供应链风险。我国信息产业界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宽带通信等新的信息技术领域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这些信息技术具有军民两用的特征,完全可以引入实用。

 

      二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现有技术装备改造。信息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在推进网信领域军民融合过程中,对于重大平台或软件系统标准应加强充分论证,既能满足于现实安全需求,又要为未来信息化装备系统升级改造预留空间,否则极易造成信息技术产品要么很快就被淘汰了,要么因为无法利用新的信息技术进行升级改造而导致资源浪费。

 

      三要培育信息技术安全文化。比如要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产品自主可控的内涵,避免盲目追求所有领域都绝对安全的认知误区;比如要树立网信领域的技术产品“应用就是实战”的理念,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避免盲目追求成果完美却在现实中难以应用的认知误区;既要高度重视网信领域可能出现的颠覆性技术,也要重视加强信息基础技术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储备等。

 

2.webp.jpg

 

      超前谋划、广开渠道、动态储备网信领域急需人才。做好网信领域军民融合关键在人才,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突破的时代,尤其需要大批信息技术创新人才。

 

      加强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建设,第一,应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创新人才的内涵。根据西方经典创新理论,技术创新是将技术上的发明创造(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等)、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来源、建立新的组织管理模式等融入企业生产流通主渠道,以获得新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全过程。

 

      因此,网信领域信息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人才绝不只是技术研发上的尖子人才,也应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管理等多方面人才。

 

      第二,应建立合理的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开发使用机制,将民间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及时为军所用。

 

      以美军为例,除了签订技术研发合同以稳定民间网络技术创新人才队伍,美军近年来还注重营造网络安全竞赛与网络对抗演习的培训氛围,引入竞争性网络人才采办战略及时发现人才,联合地方部门举办各类网络攻防竞赛与对抗演习,通过高度实战化的竞争对抗来甄选、培养、锻炼未来的网络技术精英。

 

      第三,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应树立“四位一体”的理念。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装备升级换代速度与传统机械化装备革新速度相比大大提高。

 

      因此,技术装备研发——装备试验——装备列装——人员培训——演习训练等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串行人才培养模式将难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节奏,应尽量将信息关键技术攻关、信息技术产品研制、人才培养与产品应用“四位一体”并行发展,大大缩短从信息技术创新到信息技术应用的周期,不断探索网信领域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朱启超国防科技大学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