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党的建设 > 阅读信息
刘作芳:严以用权应是领导干部落实政治规矩的重要体现
点击:  作者:刘作芳    来源:【原创】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17-01-22 11:11:54

 

 

   在十八大以来落马的大虎中,官方对令计划案件通报中首次提到了“政治规矩”四个字——“令计划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纪律、保密纪律”。

 

  “政治规矩”可以说是一个理解当前我国政治思路的一个关键词。领导干部如何带头知规矩、守规矩,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背景下,已经成为摆在每一个党员干部面前的政治课题。

 

  习近平在当选总书记的第二天,就强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时提出党章是“根本大法”和“总规矩”。

 

  2013年在西柏坡调研时习近平强调说“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中国共产党1949年在这里立下了“六条规矩”:“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都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不能搞假大空,不能随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娱乐化、庸俗化。”

  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讲话有再次指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首次提及“政治规矩”。

  在3天后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

 

  习总书记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党内把团结变成“结团”的现象,譬如“石油帮”“秘书帮”“山西帮”式的“结团”并不少见,这已经严重危及到了中央的权威和领导,破坏了政治规矩,违反了组织纪律。

 

  一、共产党人的政治规矩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一个人,没有规矩,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没有纪律和规矩,就注定成为一盘散沙。因而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国因法而治,党因法而强。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松松垮垮、稀稀拉拉的组织,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

 

  党的规矩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

  第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

  第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第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 

 

  但在我党内,在十八大后仍有少数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者有之,口无遮拦、乱评妄议者有之,自由散漫、目无组织者有之,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者有之,是说情拉票、跑风漏气者有之……凡此种种违纪违规现象,不管在党内还是社会上都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给我们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这些问题必须下大力气整治,否则就会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开来,严重到危害党的肌体健康,威胁到党的执政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当前党内外实际提出了“五个必须”,这正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规矩:

 

  一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

  三是必须遵循组织程序,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

  四是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违背组织决定;

  五是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这些都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不能触碰的红线。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对党是不是忠诚,这“五个必须”是重要的考验、根本的检验。懂得并自觉遵守这些规矩,个人才能不触雷、不踩线,党才更有凝聚力、战斗力。

 

  政治规矩就是为官者的从政戒尺,是忠诚于党的信仰,服从于党的组织纪律,在工作、生活中把言行德性规范于党的各项原则和条例之内,在大是大非上能够坚持原则,谨言慎行,始终坚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对待手中权力。

 

  党员干部必须承担比普通公民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接受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道德上做表率的更高要求。因此,党员干部必须以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先导,模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执政、依法履职、依法办事,率领和带动人民遵纪守法。

 

  习近平总书记说“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

 

  “政治规矩”就是全体党员的行事准则、为官者的从政戒尺,共产党人要始终把“政治规矩”放在首位。把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就要求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自觉维护党章,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把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就要求共产党人维护中央权威。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政治规矩放在首位就要求共产党人遵循组织程序。以严格的组织程序,规范自己的行为,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超越权限办事,不擅作主张,不先斩后奏。 

 

  因此,共产党人特别是党员干部应该把讲规矩当做“生命线”,摆在突出位置,自觉做政治上的表率,要把学习党章、党的纪律、国家法律、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融入到生活和工作的各方面,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和规矩意识,坚守住“底线”,把握住“生命线”。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做规矩人,讲规矩话,办规矩事,只有这样才能更广泛地团结起人民群众。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规矩,以从严从实精神对待自己权力、对待工作、对待生活,才能使自己的政治生命走得更为长远、持久。守政治纪律、讲政治规矩,对纪律心存敬畏,将规矩入脑入心,才能不越“雷池”、不踩“红线”,才能防止思想的滑坡,道德的沦丧,才能向百姓讲好党的故事,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端正权力观  坚守政治规矩

 

  清廉,古往今来一直是为政者官德优劣的分水岭。清代历史学家赵翼总结历代贿赂现象,得出一个结论,叫做“贿随权集”,意思是行贿围绕权力而运行。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笑脸、恭维,投你所好,送你所要,拉你下水。党员干部在诱惑考验面前,决不能见钱眼开,财迷心窍,见利忘义,取不义之财。为官从政要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警惕“贿随权集”,守住为官的底线。因为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的最大不同就在于手中有权、肩上有责。如何对待权力,怎么使用权力,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要遵守政治规矩就须得端正权力观。

 

  领导干部需要搞清权力的性质、来源,解决好用权是为谁服务的问题,才能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共产党人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权为民所赋,利必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置于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关切作为指向,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权力行使是否得当的重要标准,是权力姓“公”的政治属性使然,也是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期待所在。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必须消除对权力的认识误区:

 

  一是认为权力具有交易性,认为权力就是一种交易。因此一旦有权,不充分利用就会吃亏,于是便以此作为权钱交易的借口。

  二是认为权力具有私有性,因此错误地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私有品,一朝权在手,便把欲壑填。

  三是认为权力具有实用性,认为有权不使、过期作废。因此自己有权时,不最大化、超额运用权力,一旦退休,一切虚空,于是心理失衡。

  四是认为权力具有自主性,因此在行使权力时,往往不考虑党纪国法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想当然,为所欲为。

 

  树立正确权力观,做到真正在心里重视、在行为上规范、在制度上约束,自觉接受社会监管,真正把权力看成一种责任、一种压力。

 

  这就要领导干部强化五种意识。

 

  一是要强化学习意识。加强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是树立正确权力观的关键。要经常性参与学习、接受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不断强化认识自己的责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是要强化服务意识。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多为全民谋福祉,多为国家做贡献,牢记“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才能把权力用好。

 

  三是要强化淡泊意识。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需淡泊明志。要不以权谋私。把权力看成是组织的重托、人民的信任,而不是敛财的工具。要权不滥用。严格按照组织原则办事,不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坚持民主集中制,把权力用在该用的地方。要不越权。所有干部的权力都是有限的,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做到到位不越位,不正当的权力坚决不用。要不攀比用权。和别人比贡献、比服务、比风格,而不要攀比消费、比权限、比潇洒,洁身自好,正当追求。

 

  四是要强化自律意识。面对来自各方的“糖衣炮弹”,领导干部要增强自律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过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名利关、地位关和人情关,经得起权力的考验。同时,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不能为他们谋取私利创造条件。

 

  五是要强化制度意识。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权力观,必须强化制度意识。要坚持制度管理,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保证自身规范、单位规范。特别是涉及资金的部门,要围绕“三重一大”(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热点问题建章立制,用规范的制度、严格的管理来堵塞行权中的漏洞。对制定的制度,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执行。

 

   “严以用权”就是要求干部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的确,权力是把双刃剑,“挥”之不慎可能会伤及自己;权力是一团炽热的火,“燃”之不察可以将自己焚毁;权力是一泓激流的水,“掘”之不疏会招致灭顶之灾。这是从一些党员干部由于用权不慎而走向犯罪深渊的典型案例中得出的沉痛教训。

 

  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树立正确权力观。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来自人民,只有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才能使权力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才能与人民群众建立血肉联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相反,如果在权力行使问题上搞小集团主义、特权主义,甚至将权力视为谋取一己私利的工具,不仅背离了党的宗旨,而且会滑向腐败的深渊。

 

  二要把权力当成负担。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说权力应该成为一种负担,当权力是负担的时候,政权就稳如泰山了,权力一旦变成乐趣,一切就完了。权力成为负担,就是我们的各级领导、掌权者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人民工作,生怕我们的工作出毛病、人民的利益受损失,这样我们党才能稳如泰山。如果把权力当做乐趣,拿着权力吃喝玩乐,甚至贪污腐败,那一切就差不多了。雷日科夫的话可谓入木三分,对于我们有着很强的警示意义。

 

  三要依规用权。用权为公,可以赢得人民赞誉和尊重;用权谋私,很难避免身败名裂的下场。正是因为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以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法依规用权,严格遵守规范和制约权力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公正无私地行使权力,任劳任怨地履行职责,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四要自觉接受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最容易产生腐败。有力的监督是对党员干部最好的保护。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贯穿于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别要时时刻刻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老老实实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自觉主动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严以用权,要行之有规。权力的边界就是法制,权力运行要遵循法律的轨迹,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任何级别的领导干部都没有法外之权。简政放权,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公开权力清单,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进,都是为了让权力之手规矩起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是让权力在笼子里僵死或“睡大觉”,而是要让权力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让领导干部不谋私,不沦为“苍蝇”、“老虎”。权力触角不随意延伸,社会和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才会充分涌流,民众才能最终得益。

 

  严以用权,要错之有责。权力意味着责任,没有不承担责任的权力。在其位,谋其政。用好权力,首先就要明确职责所在、要求为何,对该干的事做到胸中有数,不能当“糊涂官”,行其权,尽其责。职责范围的事,就当尽心尽力,决不能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满足于当“太平官”。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若只得意于手中的权力,淡漠或忽略自己应尽的责任,就会导致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高低,一旦权力不作为,乱作为,责任主体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新一轮改革大潮风起云涌,严以用权,从里里外外规范权力运行,让领导干部掌权不迷失,用权不逾矩,方能顺民众之所愿,应民心之所盼,以过硬作风,担改革重担,增进人民福祉。

 

  三、遵循要求  严以用权

 

  严以用权,公字当先。古人讲:“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公正是官德的重要内容,身居官位,履行职责,当把公正放在首位。领导干部公正与否,主要取决于能不能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权力。倘若丧失对诱惑的警惕之心,贪欲的闸门一旦打开,思想暗处的滚滚浊流就会如滔天洪水汹涌而至,使权力观产生偏差,出现权力滥用、以权谋私乃至权力寻租,终会祸及自身。只有秉公用权、公道处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防止“贿随权集”现象在自己身上发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官越大、权越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就越重,越应该做出成绩。

 

  各级领导干部要甘当人民公仆,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把民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严以用权直指领导干部作风的核心问题。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权力,按照规范使用权力,是每个干部的第一道门槛和第一堂必修课。

 

  严以用权,严字当头。要做到严以用权,就要遵循下面的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敬畏权力,谨慎用权。权力神圣、高山仰止。领导干部对手中的权力要有畏惧之心,时时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慎言慎行慎独慎微慎初慎终,负责任地行使权力。这前提就需要把情况都搞清楚想明白,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多调查研究、向人民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历史学习。在此基础上再深思熟虑,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博采众长。

 

  二是要为公用权,依法行权。自古以来的历史说明,为官只有用权为公,才能得到人民的称赞和尊重,反之则会让群众不耻和诟病。每个官员都要以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座右铭。用权为公,守住公与私的分界线,绝不搞权力寻租、权钱交易。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法治国,最重要的就是依法治权,使权力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必须给权力运行“划红线”、“布雷区”,“法无授权不可为”。让权力在安全线之内运行,权力周边要有“警戒线”和“高压线”。

 

  三是要务实用权,履行职责。严以用权和干事创业从来不应是对立的。严以用权不是说有权力不敢用,而是为了更好地干事,有的领导干部感觉为官不易,所以不敢用权,为官不为,尸位素餐。一有些地方干部懒政怠政,使权力处于休眠的状态。对此,就让这些不能履行职责的干部腾出位置来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权力和责任是紧紧相连的,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作为。每个干部都要扎扎实实履职尽责,要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

 

  四是阳光用权,正直不阿。用权必须透明,在阳光下运行,推进权力运行的公开化、规范化,落实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的制度。同时,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来监督权力,让权力在人民眼皮底下运行,干部应该逐步习惯于在聚光灯下工作。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较真,敢于碰硬;面对重大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用权不媚俗、不逢迎。要像海瑞那样刚直用权,具有牺牲精神。

 

  五是公正用权,廉洁当先。公平正义是权力使用的根本标准。权力是公器,官员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代表国家行使权力,一定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正义,而不能仅凭自己的好恶有失公允。有权力更不能任性,任性的权力肯定是破坏公平公正的。作为官员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管得住自己,也管得住身边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心有戒尺,干净做事,廉洁律已、廉洁用权。并强调“面对群众的眼睛,领导干部自我要求越严格越好,勘误纠错越主动越好。”。同时要管住身边人对领导干部特别重要,不能让身边人毁了自己。

 

  我们党有8600多万党员,是在一个13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廉政建设上,只有人人行动起来,汇聚起洗尘濯垢的正能量,一心向善,夙夜为公,不断修养人品官德,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使环境风清气正。保证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步调、令行禁止,才能将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两个“百年”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作者系中共党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共云南盐津县委党校高级讲师【原创】来源:昆仑策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

  网址: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高天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