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党的建设 > 阅读信息
人民日报:警惕这五种论调给反腐添乱
点击:  作者:曹磊 王威 朱利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6-01-21 20:19:40

 

1.webp.jpg

 

      “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给期盼中央持之以恒深入反腐的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

 

      十八大以来,中央铁腕反腐,极大振奋了党心民心。然而,随着反腐的深入,一些杂音、噪音也开始出现。有的宣扬“反腐与群众利益无关”,有的抱怨“反腐导致干部不作为”、“影响经济发展”,还有人声称“反腐是权力斗争工具”,“再反腐会动摇党执政基础”。

 

      虽然这些声音不是主流,却有一定市场,有必要讲清楚、说明白。反腐真与群众利益无关?反腐真导致了干部不作为?反腐真影响了经济发展?事实胜于雄辩。

 

        1、反腐与群众利益无关?

 

      散布“反腐与群众利益无关”论调的人认为,反腐动静再大,老百姓从中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腐是纪检监察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事,跟普通人没啥关系。

 

      老百姓真没从反腐中得到好处?这样的粗糙结论经不起推敲。三年来,公款吃喝奢侈浪费、公款送年货节礼等得到遏制,大闸蟹、茅台酒等曾经“高高在上”的商品,放下身段,走上百姓餐桌。对党员干部严格执纪,大操大办少了,大大减轻了群众的人情负担。中央大力“拍蝇”,也让一些“蝇贪”收敛、退缩。这些成绩都是老百姓看得到也感受得到的。

 

      眼下反腐正向纵深推进,不可否认,与老百姓的期望相比还有差距,尤其在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上,未来还有不少工作要做。对于这一点,中央没有讳言。习近平在谈到2016年反腐重点工作时特别强调,对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为什么要这么做?就是要“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 。

 

      反腐只是纪检部门的事?无数案件告诉我们,腐败背后恰是对群众利益的侵害。如果都认为反腐败“与自己关系不大”,甘当冷漠的观众,对消极腐败现象听之任之,那么最后受害的还是老百姓自己。所以,我们不光要做反腐坚定支持者,更要做积极的参与者。

 

2.webp.jpg

 

        2、反腐导致干部不作为?

 

      有人抱怨,现在官员不作为了,“之前给点好处就办事,现在钱是不收了但事也不办了”。还有人认为,反腐让官员害怕“枪打出头鸟”,为了不出错,就不干事了。

 

      必须承认,当下在群众身边确实有一些这样的“不作为”官员,这使得“反腐导致干部不作为”的观点颇有迷惑性,但若据此将少数官员的不作为归咎于反腐则是大错特错。

 

      错在哪?错在没看到事情本质。官员不作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有,不作为的原因很多,或是思想觉悟不够,或是对物质待遇不满等等。如果因为反腐就慵懒怠政,只能说明官员自身有问题,这样的人早该被揪出来,“该调整的调整,该挪位的挪位”。

 

      千万不要被一些整天抱怨“反腐导致干部不作为”的人所迷惑,中纪委不久前一语道破其小算盘:“有审查的干部悔过交待称,之所以散布反腐败就不作为,就是因为自己有问题,希望反腐放松一点,不要再继续反了。”看到了吧,抱怨者明显是另有所图。

 

      更重要的是,这些抱怨者口中的“为”并不是真为,很多时候是披着“作为”的外衣而行乱作为之事。反腐首先反的就是这种假“作为”。另外,反腐打击乱作为,让居其位却不作为者被淘汰,有本事有能力的官员才有发挥空间,真正为老百姓干事的官员才能脱颖而出。

 

        3、反腐影响经济发展?

 

      十八大以来,反腐影响经济的说法时常出现。尤其在当下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这种论调赢得了不少“市场”。

 

      经济放缓是客观事实,无需遮掩。中国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继续保持像以前一样的高速增长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的“新常态”迈进,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必然阶段,是从追求速度到追求效益的转变。这与反腐败没有因果联系,反腐影响经济的说法完全是生拉硬拽。

 

      反腐让一些高档消费疲软也是客观事实。不过,这是好事!试问,哪个国家的经济能靠贪官花公款消费支撑?“腐败经济”带来的虚假繁荣,有何值得贪恋?事实上,只有压制了腐败消费才能繁荣大众消费,带来经济良性发展,老百姓才能有真正的获得感。

 

      另外,反腐也有利于公平市场环境的形成。试想,减少了权力寻租、整治了“吃拿卡要”、斩断了利益输送,是不是在大幅降低企业的成本?省下的钱是否可以用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答案显而易见。同时,反腐使市场规则更透明,制度更健全,也让外资对在中国投资更有信心。所以,反腐清除的其实是经济发展的“定时炸弹”,释放的是更多的发展活力。

 

3.webp.jpg

 

        4、反腐是权力斗争工具?

 

      当前,国内外仍有些人带着“成见”和“有色眼镜”,质疑中国反腐是权力斗争的工具。

 

      事实如何?剖析这个问题,不妨来看看落马官员的情况。

 

      首先,落马官员无辜么?答案是否定的。中纪委的工作有一条基本原则——以纪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至今为止,这些落马官员的案件都是铁证如山,不少人也在“忏悔录”中承认犯罪事实。犯错的人受惩罚,又怎能扯到权斗上呢?

 

      其次,有“选择性”打虎拍蝇吗?过去,曾有人拿“领导人工作过的省份无虎”、“京沪无虎”来说事,可结果呢?随着反腐的深入,从党政机关到军队高层,从中央部委到地方各省区市,反腐无死角、全覆盖,那些所谓的“潜规则”、“禁区”不攻自破。

 

      事实上,中国反腐并没有一些人想得那么复杂。改革开放以来,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搞多久,反腐败就要搞多久”,到如今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是一以贯之在推进。腐败问题,关乎党的生死、人心所向、社会风气,反腐败顺应人民要求,正如习近平去年访美期间所说,中国反腐没有什么权力斗争,没有什么“纸牌屋”。

 

4.webp.jpg

 

        5、反腐到此为止,再反会动摇党执政基础?

 

      与反腐有关的各种杂音中,有一种论调很有迷惑性,它声称:“持续反腐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反腐该到此为止了。”

 

      这个说法假定了一个充满危机的情境:反腐使很多官员甚至地方大员都落马了,再继续反下去会导致“无人可用”,“影响不好、自损形象”。

 

      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吗?

 

      目前,中国共产党有超过八千万党员,大多数主流是好的,就像中纪委公报所说,“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是极极少数”。这些官员的落马并不意味着“结构性腐败”的存在,铁腕反腐不仅不会导致“无人可用”,反而会极大提振清廉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赢得党心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至于“影响不好、自损形象”更是杞人忧天。讳疾忌医只会养痈成患,中央这三年大力反腐、严查“四风”,彰显了我们党敢于自揭疮疤、主动剜除腐败分子的胆识和魄力,不但无损形象,反而赢得老百姓更坚定的支持和拥护。

 

      反腐“治本”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大众给予更多的时间和耐心,不能被一些杂音、噪音所迷惑。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强调的那样,“全党同志对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上的决心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带来的正能量要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够自信”。

责任编辑:昆仑侠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