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政策法规 > 阅读信息
杨静:普及家庭医生需要“互联网+”思维
点击:  作者:杨静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6-11-28 11:26:07

 

93902363.jpg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鼓励各地运用典型经验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

 

纵观当下,互联网与医疗的融合正愈加深入。浙江、四川等地在借助信息化改善医疗服务方面的经验证明,“互联网+医疗”理念,是实现分级诊疗成功落地的技术保障,也是改善公众就医体验的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中提出,要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疗联合体为重要抓手,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笔者认为,家庭医生进一步普及任重道远。

 

一直以来,与欧美等国以提供上门个性化服务为主的“私人医生”不同,我国的家庭医生一般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或乡村医生担任。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是本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分级诊疗至关重要的一环,而“互联网+”也正在为家庭医生的普及提供一种新思路。一些知名的移动医疗平台如“春雨医生”“百度医生”等正在探索家庭医生模式,在儿科领域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模式的先行者“V大夫”,也借助用户量大,沟通效率高等特点,推进儿科家庭医生签约项目,致力于解决儿科医生收入少和儿童看病难问题。相对于线下的家庭医生,通过移动医疗平台所建立起来的家庭医生社群,虽在模式上与线下无异,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官方版家庭医生,因而所受的限制相对较“软”,发展空间则大得多。不仅对于分级诊疗的推进大有裨益,最为关键的是,能够在公众中普及家庭医生的理念和习惯。

 

但需要强调的是,我国目前的家庭医生发展核心动力依然不足,各类标准仍不健全,医生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都限制了家庭医生的普及。特别是人才资源不足这个由来已久的难题该如何“破”?由于其稀缺性、不可复制性、独占性等因素,使得一个优秀的医生在这个医院坐诊,就无法同时出现在另一个医院。公立医疗机构尽管正在超负荷运行,但似乎并不愿意将优秀的医生与别的医院共享。有些基层医院建好了楼,购置好了先进设备,却难以招揽更多优秀的医生前来。因而,如何最大化地均衡配置人才资源成为重中之重。

 

如今,随着“互联网+”快速渗透,医疗行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有了更多可能。大医院的大专家有没有可能成为家庭医生?从现有家庭医生的薪酬待遇和发展前景上看,或许很难实现,但在移动医疗平台上也许就有了可能。另外,医生数量不足、质量不佳等问题,能否通过改善现有体制进而得到解决,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责任编辑:天山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