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对国企领导党政分立是条好路
国资委关于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一经出台,就引发了热议。热议聚焦在国企改革中如何加强党的领导等问题上。在大家都关心的国企董事长是否兼职党委书记的问题上,国资委在指导意见中提出两点:第一可以兼职,设一个专职副书记;第二是可以分立。
面对这种董事长和党委书记是否分立的‘两可’态度,一些希望共产党放弃对国企领导权的人毫不掩饰说大失所望,甚至批评国资委这样做是一种倒退;而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能否明确董事长和党委书记是否一定要分立,这个问题关系到党委书记能否专心专意地抓党的工作,关系到加强国企党的建设能否真正实现。
在国企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必须旗帜鲜明、行之有效地加强党的领导,而不能削弱党的领导,更不能放弃党的领导。这是国企深化改革的方向和原则,不能犹疑和动摇。离开了这个方向,丢掉了这个原则,所有的改革都有可能出现南辕北辙的根本性失误。
面对国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党中央提出要深化改革,但是深化改革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作为理论性探讨,各种方案、各种观点都是可以商榷的,不过有些倾向还是引起我们警惕。因为有的人提出的方案中就包含了削弱党的领导甚至放弃党的领导的内涵,说白了就是建议中央,党只管党,只抓枪杆子钱袋子,其他的统统放弃,理由是人家英美就是这么干的,这几百年不是也过的很好嘛?尤其是对企业,只看经济效益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不再涉及了。在这类改革方案中,企业员工被视作包袱给丢弃了。这种观点大有市场。
但是这些人其实不懂世界发展史,是完全被西方思潮洗脑了。这类方案也不想想,难不成我们还有英国殖民世界的机缘吗?我们会有美国的广袤无垠的空间吗?我们能走通西方走过的道路么?中国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多,然而有一个阶段,我们却把人当做了负担,这种倾向如果再继续下去,我们还怎么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呢?
这几十年来,我们在央企和国企的改革中,重点引进了西方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了目前的管理体系,取得了一些成绩。所以流行的观念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有一套,军事上也有一套,但是共产党搞经济不行,管企业不灵。要管理现代企业就得靠西方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而这几十年的成就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中远等一些央企在改革的方案中,几乎不提党的建设,也就不足为怪了。事实真的是共产党搞经济不行,管企业不灵吗?我们认真审视党的历史和反思这三十年来出现的很多问题,就会发现真相可能正好相反。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之中,第一法宝就是党的建设。在没有钱和枪的情况下,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就是因为激发起人的积极性而逐步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中国成立后,更是靠党组织起亿万人民勒紧裤带苦干、实干,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将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国改造成一个门类齐全的工业国,为改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累累成绩靠得就是党领导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的成就不断证明人是世间最宝贵的这一真理。在全球大视野的角度下,在政治军事经济无法分开的今天,共产党用人民的力量,加上近七十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必然会取得前所未有的更大成就。
那么,西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不是就真的能完全解决国企的发展问题了呢?在审核一些国企领导人的一些作为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在当下的国企管理体系中,一些国企领导人主要抓的就是企业的效益,他们忘记了自己是党的干部。目前国企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党的领导被弱化了。为什么党的领导被削弱了?原因是企业的党组织不管党不治党,如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国企得不到有效贯彻就不足为怪了。许多国企的领导在日常工作中,几乎没有党建工作的内容,党务工作排不上议事日程,党管干部的原则都丧失了,董事会取代了党委会也就不是孤例了。
身为共产党员的国企领导人被人普遍称作“老板”,有的人甚至从心理到行为完全等同于私企老板,早就忘记了自己是共产党员。少数人更是膨胀到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把企业创造的盈利视作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少数人拿着高薪高福利依然不满足,还要贪腐更多,还觉得理所当然,所以走向毁灭就成为必然。其实换个角度去看,就会发现所有的国企领导人如果没有共产党赋予的平台和任命,是根本不会有成功的机遇的。很多国企干部严重违法违纪,没有丝毫的警惕之心,关键就是因为没有感觉到党组织的存在。
他们忘记了自己是共产党员,忘记了自己的权力来自党的任命,辜负了人民的重托。巨额的国有资产交给这样的人去管理,怎么会不出问题,党和人民怎么能放心。没有崇高的信念,哪来的对党忠诚?没有纪律与监督,却掌握国家和人民的巨额财产,谁能保证他们不出问题呢?
我们并不是要拒绝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工具,问题是在一些人眼中,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成为唯一的可用的工具,这就不正确了。共产党能够战无不胜,根子上靠的是组织全体中国人,人民群众才是我们党的根本,广大员工才使国企的根本。
在今天深化国企改革的进程中,有的人认为现有的从西方引进的管理体制不能改变,其实是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一些人把加强党的领导与企业发展对立起来,似乎是只要加强党的领导,企业就不能发展,而要发展企业就必须把党的领导弱化。我们说这只能是对历史的漠视和无知。同时,这些人也没有看到国内国际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致,时至今日,依然紧紧抱着西方管理制度不变,这只是邯郸学步,忘了自己来时的路。说到底,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首先是党的性质决定的,不能站在这个高度上看问题的人都是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
我们不必讳言国有企业的积累的各种问题。但是,我们也得承认关键还是立场问题,不同的立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站在党、国家、民族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就成为国企改革的头等大事,而站在金钱、财富和短期利益的角度就会产生甩包袱一类的与中央精神相反的结论。
在一些人的概念中,要钱?要物?还是要人?这是矛盾的,但是看看历史,就会发现我们共产党就能做到统一。中国的发展既要物质丰富,又要人的全面发展,因为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中国人民。
所以,只要站在党和国家民族人民的立场上,就会明确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命脉的基本元,是党的领导得以贯彻的基石。国有企业的员工队伍就是我们中华复兴的经济战线的战士,我们能放弃吗?要实现民族复兴的大业,我们不光是要靠数百万军人战士,还需要八千万共产党员,更需要组织起亿万中国的工人群众。未来战争的形式可能是多样的,即会有军事斗争,更可能是经济领域的持久战。打赢这场经济领域的持久战靠得是亿万工人,其中的主力军就是我们国企的员工。所以国企改革中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任何削弱党的领导和企业党建的言行都是错误的,每个党员干部只能在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上下功夫。这也是每一个国企领导人的神圣使命。
当然,我们不光是要讨论加强党对国企的领导等原则,还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需要有具体的内容,需要能实际操作。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些长期工作在央企国企的老领导及现职领导,集思广益,形成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初步想法,仅供关心国企改革的领导和同志们参考。权做抛砖引玉。我们的三点意见:
1、国企董事长和党委书记应该分立,各干各的活儿,各管各的事儿
这是因为,党委书记和董事长的工作内容完全是两个科学体系,多数情况下一个人是做不好两件不同性质的事的。过去的经验证明,董事长要主管整个企业的大政方针,会将主要精力用于企业的改革、发展上,是以绩效论英雄。所以常常能看到的是,董事长忙的根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研究党的工作。最后普遍形成了“一鲜遮百丑”的现象。即,只要把企业的各项指标做上去了,其他工作不好也都好了,当然也包括党的建设了。这就是这些年来党的建设在国企常常被削弱、被忽视、甚至被边缘化在执行层面的根源所在。
那么董事长兼职党委书记,另外设立专职副书记会是怎么样的呢?过去的历史也已经证明,尤其在国企,副职一般情况下会出现“唯上现象”,又因正职在上,副职往往会出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怠政行为。甚至很多人怕说的多了、做的多了引起正职的不满甚至猜忌。结果导致企业党建工作书记没有时间和精力抓,副书记怠政或不敢去做。企业党建的结果可想而知。这就是目前多数国企党建工作的现状。因此,为了落实党中央加强国企党建工作的指示精神,国企的党委书记与董事长应该分立。
2、党委书记和董事长实行平起平坐,同薪同酬,用清单明晰党委书记职责。
(1)平起平坐,同薪同酬。
首先是党政一把手相互不兼副职,防止一个问题在董事会上党委书记不同意的,拿到党委会上去通过。或者相反。
(2)是党委书记无条件参加每个董事会,具有建议权、反对权、和上报权
对董事会的决议,党委书记可在会上提出不同的建议、甚至反对意见。如被董事会否定,可上报上级董事会裁决,最后执行上级董事会决定。党委书记仍可保留意见,并有权继续向更高级别董事会和党组织反映情况。
(3)党委书记与董事长在企业级别相同,地位一样,薪水和各项待遇均同等。
(4)是利用清单制明晰的党委书记职责。主要包括:
A、监督职能。领导企业内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对各级领导实施全方位的监督,监督内容可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大的方面诸如:廉政方面,懒政方面等等。
B、表率职能。教育、培养和要求企业各级党的干部和广大党员,在所在的岗位和职务上都要起到模范表率作用,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模范表率作用进行量化,实行阶段考核。由此为党建立一支经济战线的骨干力量,团结干部党员,做好企业员工的表率和楷模,使得每个国企都成为党的战斗堡垒
C、依据清单对党委书记进行阶段和年终考核。并设计出科学的考核体系,奖优罚劣,直至撤职,以保党委书记人选的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益。从而确保党对企业绝对的、持续的、永久的领导。
D、党委书记有责任代表党组织领导和团结工会组织,在董事会代表职工利益行使各种权力,赢得广大职工群众的支持和爱戴。通过党组织领导下的工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使国企在健康发展中实现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
3、从党的历史看,专职的党委书记只会促进国企的各项工作。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各项工作各级组织都是党委书记是一把手。党指挥枪是我们胜利的基本保障,战争年代党支部建立在连上等举措使我们战无不胜。在军事问题等重大决策上政委都有发言权,这个体制是经历了最严酷的战争时代验证的。在建国后的最初几十年里,企业也都是党委书记是一把手。在这种体制下,我国彻底改变了旧中国基本上没有工业的落后面貌,建立起了新中国的工业体系,并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及当前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都证明了我们这种体制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当然,在该开三十年后现代企业制度对国企全面洗礼后的今天,我们也并不强调党委书记必须是一把手,但实行董事长党政一肩挑,从而弱化国企党的建设,更是万万不可的。
也有人担心党委书记不懂企业、不懂技术,会影响董事会的工作。这个担心过去可能成立,但当下已不成问题。为什么过去党委书记被弱化出国企主要领导岗位呢?这是由于改开之初,国企的主要干部大都是革命时期的军人。他们在企业管理及专业技术上确有欠缺,所以,在企业逐渐以效益为唯一导向的错误理念引导下,经营管理干部逐渐走上主要领导岗位。但在这几十年里,我们党还是培养出数以百万计的经营管理干部。由他们中的优秀者担任党委书记,既能高水平、高质量地抓好党建工作,由于熟知业务,又能支持董事长抓好企业发展。因此,党政一把手分立,充分发挥两种优秀人才,发挥两个积极性,是当下国企深改工作中最重要、最迫切、最适时的头等大事。因为人的事情整明白了,其他的问题全都会迎刃而解。这就是毛主席教导我们的牵牛鼻子,也是《矛盾论》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