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国策建言 > 发展战略 > 阅读信息
黄载皓:韩中关系需进入“新常态”
点击:  作者: 黄载皓    来源:环球网  发布时间:2016-04-07 11:34:48

 

        年初以来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导致韩中关系遇到一定困难。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两国关系应该进入某种“新常态”,即双方降低对对方过高的期待,谋求更可持续的关系发展。“新常态”的韩中关系可在以下四点基础上加以发展。

 

 

首先,韩中关系应是不论出现何种挑战都不会动摇的关系。过去3年间,两国关系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其中也潜藏着一些不安。出现一些具体事件后韩国内心希望中国给予全面支持,而中国则认为韩国能理解中国的立场。这一共识可以在一些问题上得到维持,但在另外一些重大问题上有可能会变得脆弱。两国关系面临的最大挑战显而易见,那就是朝鲜一意孤行走“自己的路”。对于朝核问题,韩中两国的战略目标相同,但在战术上有所分歧,因此出现了误解和矛盾。这种对两国关系牢固程度的考验迟早会来,与其在每个事件发生后各自焦虑,两国不如着手建立宏观、稳定的处理机制。

其次,两国关系应是互利互助和和谐的伙伴关系。韩中两国都注重“和”这一价值。要想实现和谐世界首先就要实现和谐亚洲,实现和谐亚洲又需要有和谐的东北亚,而和谐的韩中关系则是和谐东北亚的重要支点。中国强调睦邻、安邻、富邻,它与重要伙伴韩国的关系是展示中国意图、中国力量、中国作用的窗口。韩国作为一个中等强国可以为中国的理念提供有力支持,韩国也能从和中国的良好关系中获得外交安保等方面的支持和保证。

第三,两国关系应是即便出现分歧也能开诚布公进行探讨的关系。韩中两国关系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体制、文化和思考方式上还需很多交流沟通。如果相互疏远,就不会产生摩擦和冲突;出现问题而无法开口,则说明关系还是不够亲近。亲近自然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即便无法一一解决,但通过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过程,也能看出是否是真友情。为了实现这样的关系,韩中双方应该加深信任,互为对方考虑,不让对方为难,在说对方不爱听的话时讲究时机和方法,尽量达到说服目的。

第四,最重要的是两国关系应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以1992年韩中建交作为友好合作关系的起点,两国关系已经迈上了多个台阶,2013年开始全面充实和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现在韩中关系的曲线仍然处于上升势头,而韩美关系则处于稳定态势。朴槿惠总统去年访华参加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象征两条曲线的交汇。不过由于惯性,韩美关系似乎仍在增强,但韩中关系继续上升的趋势不会改变。相信在克服这次的困难后,两国关系将继续不可阻挡地走在平稳发展的大道上。

习近平主席2014年访韩期间发表演讲时说:“在国际合作中,我们要注重利,更要注重义。”笔者对此印象深刻。中国正在崛起为强国,中国人民正在实现“中国梦”。韩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伙伴,韩中关系是中国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的成功典范。韩国也有为欧亚大陆经济发展和国际社会和平稳定做出贡献,并最终实现南北统一的梦想。“韩国梦”和“中国梦”有很多共同点,可以融汇成为“亚洲梦”甚至“世界梦”。

韩中关系总体发展顺利,但有时难免也会遭遇逆风。如果遇到一点挫折就轻易失望甚至放弃,那对两国的未来而言都是重大损失。两国现在应该共同努力、增进理解,实现两国关系的“新常态”,相信这将是两国关系更上一层楼的契机。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黄载皓:韩中关系需进入“新常态”

    2016-04-07
  • 内容 相关信息

  • 黄载皓:韩中关系需进入“新常态”

    2016-04-07
  •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