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升入小学后,常常会有背诵课文的作业。对于这样的作业,通常家长都会一边听着孩子的背诵,一边手拿课本比照,逐字逐句盯着,哪里漏了一个字,哪里多了一个词,哪里少了一句话,家长会认真的审查。我们常会发现孩子眼睛望着天花板,磕磕巴巴边背边想,尤其孩子正背诵着的时候,哪里有一点不对,家长会立刻打断提醒孩子背错了,甚至说怎么又是同一个地方出错,让孩子慌慌乱乱不知所措。让我们来想一想,编写语文教材的人,他安排那么多要背诵的篇目,是为了什么呢,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很简单,是为了锻炼孩子复述故事、文章的能力,本质其实是为了使孩子积累更多丰富美妙的词汇、语句、篇章,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编者绝不是为了考背诵而要求背诵的!同意吧。
关于孩子背诵课文,有两点建议:
第一,大人多给孩子朗读,报纸、杂志、绘本、儿童文学、也包括语文课本,每天很自然的读一会儿,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喜欢听故事的。知道吗,在初中二年级以前,孩子聆听的能力高于自己读的能力,而聆听内容的多少决定了孩子的词汇积累量以及复述的能力,有句成语叫做“耳熟能详”,耳朵磨练出来的孩子表达能力好,记忆力强!反之,表达能力欠缺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耳朵饥饿的孩子,你的孩子耳朵饥饿吗,如果家长和孩子的对话交流词汇匮乏,又懒得为孩子朗读书籍,很少让孩子聆听丰富的语言,那千万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说孩子嘴笨!
第二,宽松看待孩子的背诵。背诵的目的,不是一字不差,而是文章意思的复述,除了古诗词需要要求一字不差,像散文、记叙文什么的意思复述下来即可,如果总是因为一个字一个词的得失斤斤计较,会让孩子反感背诵,背诵过程中的屡次打断也让孩子内心紧张,影响专注力,还打击孩子的自信,非常不利于学习。无论是大考还是小考,除了诗词,考试题目很少有默写哪一篇课文的,无非是按照课文内容填空之类的,孩子对一篇课文能够基本复述,这样的题目是能够答对的,即使错填了一个字,漏填了一个词,所占分值极少。若干年后,当你看到一个热爱阅读、热爱文学的青年,还会纠结考试卷上那0.5分的小小填空吗,孰重孰轻,还不明白吗。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张文木:教育要讲政治、重实践——在《人民公开课》出版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2017-10-26一个人民:请不要把自卑传染给孩子们——我国教育在系统传授民族自卑
2017-06-12前腾讯副总裁为女儿访遍英美名校,发现最核心、最重要的教育只教一件事
2017-05-04•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