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互联网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中国国情及全球发展新形势,多次就网络信息安全治理等发表重要讲话,其中蕴含了以下四大主线:
1 网络信息安全与国家主权
2014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西国会发表演讲时强调,“当今世界,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认真应对”。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词及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再次就网络主权问题进行阐发。他强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不搞网络霸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从事、纵容或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我国网络主权的维护和发展,习近平强调,“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遵守秩序;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自16世纪马基雅维利(N.Machiavelli)提出“国家”的概念以来,各界对国家主权及权力的讨论就没有停止。网络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安全是网络安全的核心。2015年7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新国家安全法,“网络空间主权”写入法律,上升为国家意志层面,这也意味着我国并未像诸多全球化倡议者或技术乌托邦主义者设想的那样会削弱或放弃权力,反而将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一步增强国家能力。
当下,网络信息安全在某种意义上也将对国家关系产生挑战,习近平指出,“在信息领域没有双重标准,各国都有权维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习近平总书记还前瞻性地将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提升到了国家整体安全的战略高度,在2014年4月主持召开的中央国安委第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新思想,将信息安全视为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求“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2 网络强国问题
建设网络强国是我国网络安全以及国家整体安全的基本保障之一。针对建设网络强国的具体要求,习近平强调:“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着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科技创新,保障我国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总目标。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设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客观分析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基本国情及全球发展新形势基础上做出的重大部署。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的转型,不仅表明了我国互联网治理的战略机遇和发展路径,而且将对未来互联网全球新秩序的形成和规则制定产生深远影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由习近平亲任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更是表明了我国的网络安全及信息化建设将从更高的国家意志层面推进。习近平总书记科学阐释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将两者视为协同互动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并战略性地将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纳入国家重点建设领域。
3 网络谣言问题
借助于互联网平台,网络谣言具备了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途径多、危害大等特点,容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稳定、国家形象造成严重影响。网络谣言轻则侵犯公民或社会组织的个体权利,重则造成社会恐慌,危害国家安全。习近平曾指出,网络谣言对公众危害巨大,宣传工作中要注意甄别信息,及时辟除谣言。
目前,网上恶意传播虚假信息已成为一个极为庞大的产业,这些谣言大多是有组织有预谋而为之,背后隐匿的是不良信息的产业化。而且,在境内外某些势力的支持下,一些别有用心者经常通过议程设置,试图在意识形态领域搞破坏,通过散布谣言不断攻击我们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抹黑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和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让民族精神屹立不倒,就要把网上意识形态阵地牢牢掌握在手中。
在互联网时代,文化侵略和舆论心理战更是“静悄悄战争”的高级模式;“非接触”攻心侵蚀的企图,依然是同化分化民众,摧残其精神意志,夺取下一代,瓦解民族根基。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提出的“持久战”今天仍在持续,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征依然没有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4 非法信息管理
互联网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为网络犯罪网络暴力提供了平台,尤其近年来恶意人肉搜索时有发生,个人隐私的安全问题受到极大威胁。在网络正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今天,个人数据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已经成为关涉网络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辞时强调,“世界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等时有发生,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成为全球公害”。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同在,人们在共享他人信息的同时,经常要以牺牲个人信息为代价。自我国1994年引入互联网技术以来,逐步确立了对互联网的系统性管理,其中包括通过技术手段过滤非法信息内容。
随着互联网应用程序的不断普及,个人隐私的安全保护以及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监管问题将比以往更加突出。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虽然涉及到网络空间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但缺少操作细则。云计算、大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深入,使个人隐私的安全问题继续面临极大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确保互联网能够依法可管可控,“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作者是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毛伟对此文亦有贡献;来源:《人民论坛》杂志)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