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是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一周年的日子,新华社发表了一篇长达一万四千多字的全文讲话稿。众所周知,文艺在习近平心目中的分量很重,这与他个人对文艺的喜爱密不可分。
习近平堪称“资深文青”,凡图书、影视、舞蹈、戏曲、音乐、绘画,讲话中皆有涉及,对一些知名的国内外文艺家,他都有点评。前段时间他出访美国,在一次讲话中谈及自己一段趣事:去古巴访问时,抽时间去了城里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配薄荷叶加冰块。这种“小清新”的举动是多少文艺青年们梦之向往!
小新整合梳理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资深文青”的习近平,对当下的文艺爱好者有哪些叮嘱,又希望文艺青年们做些什么呢?
谈担当 民族复兴需要你们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实现中国梦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谈创作 作品要无愧于时代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
优秀作品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
我同几位艺术家交谈过,问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了两个字:浮躁。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
谈成长 懂得治学的“三境界”
大凡伟大的作家艺术家,都有一个渐进、渐悟、渐成的过程。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谈天职 文艺是为人民服务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谈感情 热爱人民是最大的幸福
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
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我讲要深入生活,有些同志人是下去了,但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并没有带着心,并没有动真情。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
谈引导 用美善战胜丑恶
正所谓“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了更鲜明、更独特、更透彻地说人说事说理。
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文艺创作如果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应该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谈底蕴 “去中国化”那一套没前途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如果“以洋为尊”、 “唯洋是从”,热衷于“去思想化”、 “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事实上,外国人也跑到我们这里寻找素材、寻找灵感,好莱坞拍摄的《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影片不就是取材于我们的文化资源吗?
谈希望 万紫千红总是春
同志们!“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党中央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寄予厚望。希望文艺战线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创造出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