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陆弃:以军,血袭杰宁!
点击:  作者:陆弃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  发布时间:2025-01-24 09:19:38

 

1.jpg

 

以色列的枪声再次撕裂了巴勒斯坦的天空,这一次是杰宁。10名巴勒斯坦人倒在了枪口下,35人带着伤痛苟活。以色列军队以“反恐”为名,对约旦河西岸的杰宁发动了堪称屠杀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所谓的“根除恐怖主义”成了借口,镇压、清洗才是真实目的。然而,面对这场大规模暴力,联合国的回应只是软弱无力的“呼吁克制”。一句苍白无力的表态,如何能制止正在发生的杀戮?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高调宣称此次行动是为了“改变西岸安全水平”,却无法掩盖事实:以色列的所谓“安全”从来建立在巴勒斯坦的鲜血之上。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赫公开支持这场“密集”行动,将其作为加剧占领的工具,企图通过军事升级将巴勒斯坦的抵抗彻底扼杀。在这样的逻辑下,所谓的“反恐”无非是对无差别镇压的冠冕堂皇的包装。以色列的枪口下,巴勒斯坦平民的生命毫无价值,屠杀和恐惧成为以军的惯用武器。

更令人愤怒的是,这场行动发生在加沙停火协议生效仅三天之后。以色列一边在人质交换协议中假装和平,一边迅速调动军队向约旦河西岸增兵7个连队,对杰宁发动突袭。这种“停火”背后的阴谋昭然若揭:以色列并非追求真正的和平,而是将巴勒斯坦人的抗争分而治之,从加沙到西岸,将军事镇压延伸至每一寸巴勒斯坦土地。所谓的停火协议只是一次战略调整,而杰宁的血腥场面正是这一调整的代价。

在这场暴行面前,联合国的“关切”显得尤为无力。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副发言人哈克对“暴力事件表示关切”,这些言辞空洞而毫无威慑力。联合国作为国际和平的象征,面对以色列一次又一次的暴行,却始终无法采取任何实质性措施。面对约旦河西岸的血腥场面,联合国的无力不仅是对巴勒斯坦人民的背叛,更是对国际法和正义的侮辱。如果以色列可以在联合国的眼皮底下公然屠杀而不受惩罚,那么国际社会的规则还有何意义?

2.jpg

 

以色列的屠杀行径不仅是对巴勒斯坦人民的侵略,也是对整个国际社会的挑衅。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的软弱声明不仅未能约束以色列,反而为其暴力行径提供了更多肆无忌惮的空间。事实上,联合国对以色列问题的无所作为早已成为常态,这种双重标准让全世界看清了一个事实:面对强权,国际法和人权在某些国家眼中只是空洞的口号。以色列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在美国的庇护下,践踏国际规则,为所欲为。

以色列对杰宁的攻击不仅仅是一场孤立的军事行动,而是其长期殖民扩张战略的一部分。从非法定居点的扩张到军事占领的强化,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的所作所为根本不是“反恐”,而是彻头彻尾的侵略。杰宁不过是最新的受害者,而巴勒斯坦的每一寸土地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在这种持续的压迫下,巴勒斯坦人民被逼无奈,只能以生命抗争。哈马斯号召全体巴勒斯坦人站起来反抗,以实际行动对抗占领军。巴勒斯坦人民的抵抗并非“恐怖主义”,而是一个被侵略民族对自由与尊严的最后呐喊。

这场暴行的背后,美国的影子始终存在。作为以色列的坚定支持者,美国不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军事援助,还在外交上为以色列撑腰。无论是特朗普政府时期公然偏袒以色列的政策,还是拜登政府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默认,美国都在以各种方式助长以色列的侵略行径。美国的双标政策早已失去道德正当性,其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让其成为以色列暴行的共犯。美国口口声声高喊“人权”和“民主”,却在巴勒斯坦问题上选择性失明,这种虚伪的行径早已让国际社会愤怒不已。

3.jpg

 

杰宁血案再次提醒我们,和平无法靠强权实现,正义无法依靠空洞的呼吁捍卫。国际社会必须对以色列的侵略行为采取更强硬的态度。联合国不仅要口头谴责,更要推动具体的惩罚措施,例如对以色列实施经济制裁、限制其在国际事务中的权利等。各国政府尤其是欧盟和中国等支持多极化的力量,也应在巴以问题上发出更强有力的声音,站在正义的一方,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当权利。

巴勒斯坦的问题不仅仅是巴以两国之间的问题,而是整个国际社会的道德考验。杰宁的鲜血是对全球良知的拷问:面对这样的屠杀,我们还能继续沉默吗?如果国际社会选择无视,如果联合国继续软弱,下一场血案又会在哪座城市上演?杰宁的人民需要的不只是呼吁,更是行动;巴勒斯坦的未来需要的不只是关切,更是正义。

这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仅无法让以色列实现所谓的“安全”,只会让巴以问题陷入更深的泥潭。压迫无法换来和平,侵略无法实现稳定。以色列必须停止对巴勒斯坦的血腥镇压,而国际社会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尊严与自由而战。杰宁的血不能白流,它应成为国际社会反思的起点,更应成为强权不得逞的转折点。以色列的屠杀必须被制止,而正义,永远不能被枪声湮灭。

(来源:昆仑策网【授权】,转编自“真言社””)



【昆仑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公众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