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朱亚夫:从新“沪上八景”看“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
点击:  作者:朱亚夫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1-06 20:15:28

 

朱亚夫

 

2019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强调“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她像一盏明灯,照耀着亿万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对此我有深切的体会,因为我亲身参与的新沪上八景评选,就生动地反映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理念。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翻身当了主人,能冠以“人民”的,如人民教师‘,人民警察,人民解放军,倍感光荣。现在城市也冠之“人民城市”,可见城市的内蕴丰富了。 城市,有高楼大厦,有道路广场公园,有影院剧场博物馆,也有许多景点、景区,有许多好玩的地方。而这些美好的东西,不是靠上天恩赐,更不是等富人施舍,而只能靠大家积极、主动地创造。我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退休后能促成新沪上八景的问世,我感到十分骄傲,无比欣慰。

 

 

新沪上八景发布图

 

我家世居上海,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清。“上海情结”从小就深深地埋在我的心头。2010年上海要举办世博会,我作为一个上海人,应当为世博会出一份力。可是具体又如何出力呢?正踌躇间,200810月,报上刊载的一条消息吸引了我的眼球:本市举办“2008年老凤祥杯上海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褰”,大赛除有设计奖外,尚设“金点子奖”。于是我灵机一动,提出一个点子:世博会举行在即,不妨评选上海最美景点(沪上八景),再据此设计成旅游纪念品,肯定会受到中外游客青睐。不想短短二三百字的建议竟荣获大赛“金点子三等奖”。这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我想自己身为上海作家、上海老年学学会老年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无不利用我熟悉上海旅游情况,援用自己手中之笔,将建议写成文章,向社会呼吁一下。于是我将原来的建议稿,加工润色为一篇时评《该是重新评选“沪上八景”的时候了》,于同年1218日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中,呼吁:全国人民期盼的上海世博会正在向我们走来,为了届时让7000万海内外游客,在参观世博会之余,能游览上海最美的景点,使他们带着对上海的美好印象返回家园,我们的有关部门应该抓紧评选新“沪上八景”。

 

众所周知,上海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之一,也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作了些调查,发现单文物保护单位而言,上海便有近400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9处,市级文保单位136处,还有文化遗址、纪念馆、各类博物馆、名人故居、公园、寺庙、陵园,再加上近年来建造的各种度假村、标志性建筑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总数约有一千多个游览胜地。这么多灿如繁星、艳似百花的景点,如果让来访的中外客人自行挑选,还不挑花了眼?而且,这也决非是我们的待客之道;如果让景点自行推介,那就难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因此我提议评选上海最美的景点、新的“沪上八景”!

 

我国历史上名城素有评定“八景”的传统,如“长安八景”“燕(北)京八景”、“潮州八景”、“羊城八景”等,我们上海早在明代就有“沪城八景”之说,清代“沪城八景”据乾隆年间沪人李行南在《申江竹枝词》中所记为:海天旭日、黄浦秋涛、龙华晚钟、吴淞烟雨、石梁夜月、野渡蒹葭、凤楼远眺和江皋霁雪。在上海豫园旅游区内,古色古香的上海老饭店中,至今还存有《沪城八景图》,可一窥其貌。我也曾经按图索骥,寻找八景,但是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沧桑,上海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遗址已今非昔比。因此,现在我们应该借“迎世博”的东风,到了重新评选“沪城八景”的时候了!

 

当时 ,我将此文贴在《雅虎网》论坛上,引起了社会的关注。200919日《上海旅游网》以《上海作协会员提议评选新“沪上八景”》为题,在醒目地位报道了我的呼吁,同日,《东方网•评论频道》全文刊发了我的文章。200921日《上海老年旅游》报在创刊号上,在头版头条位置,以《新“沪上八景”何日问世》为题再予呼吁。这引起了市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反复论证,紧张筹备,2009616日, “迎世博,新沪上八景”评选活动在上海老码头休闲创意园正式拉开帷幕。上海市副市长赵雯在活动仪式上宣布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我作为新“沪上八景”评选活动的倡议人,在启动仪式上作了发言。会后上海各大媒体均作了报道。在启动仪式会场的贵宾室内,上海旅游局领导热情地对我说:谢谢您,为我们出了个好主意!我说:倡议能够如愿,这当然令人高兴,但更令人高兴的是我为上海世博会,为故乡上海旅游业,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朱亚夫在新沪上八景评选活动启动仪式上发言,主席台居中者为赵雯副市长

 

记得党中央多次提出“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民本意识,如今一篇普通文章促成了一项迎世博活动,可谓“下有所求,上有所应”,这充分说明现在我们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政府决策的民主化 ;也有力地说明人民政府是与人民息息相通的,是真正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当年,不仅这项“迎世博,新沪上八景评选动”提议来自人民,而且它的评选过程也是多次“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真正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

 

记得这项评选活动组织方阵营相当强大,有实力,更有权威。它由上海市旅游局、上海市文明办、世博局、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上海旅游网、新闻晚报社承办。评选活动由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杨卫武、上海地方史专家薛理勇、上海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大悟、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和著名作家陈丹燕等组成专家评审团。这是面向全上海市民及来沪游客共计数千万消费人群的大型系列活动,采用“群众推荐,专家评审,景点造势,好中选优”的原则,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相结合,期间有一系列活动,由上海旅游网开辟专题、《新闻晚报》开辟专版予以持续关注报道。活动分四个阶段:一是海选阶段,以市民推选与景点自荐的方式,海选候选景观,最后产生100个候选景观;二是投票阶段,广大市民游客可以网络、报纸、电话方式投票,从100个景观中选出20个入围景观;三是评选阶段,主要是由专家从建筑学、美学、社会学等方面,对候选景点进行综合打分,并综合市民投票,最终确定新“沪上八景”。四是征名阶段,用45个字,从点明位置、突出意境、表现特点等方面,发动市民为之起个好名字,最后由专家综合审定。最终评选出的新“沪上八景”是:外滩晨钟、豫园雅韵、摩天览胜(陆家嘴区域)、旧里新辉(石库门)、十里霓红(南京路)、佘山拾翠、枫泾寻画、淀湖环秀(环淀山湖旅游区)。整个活动,时间持续4个多月,参加人数达百万人之众,最后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前一年——2009上海旅游节达到高潮,圆满结束。

 

 

外滩晨钟

 

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次评选活动可说是牵动百万人的心弦。在海选阶段,市民推荐的景点或景观达300多处,根据自身意愿投赞成或反对票的,合计达30余万票,浏览人次120万左右。许多市民把参与这次评选活动当作热爱城市、赞美上海的过程,因此踊跃参加。有位市民这样写道:“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沪上八景,对于景点的选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这次评选的主旨——在我看来就是和大家一起分享身边上海的美景,让每个人都能爱上这座城市。”活动正式启动那天,上海有位百岁寿星程惠宜,执意叫孙女推着轮椅,亲自投上自己心仪的景点一票。由于网络点击量太高,一些市民甚至在凌晨1点上网投票。有一家三口齐投票,有大学生积极发动同学朋友都来投票,也有红领巾成群结队前来投票,还有外地游客和新上海人也积极参与推荐、投票。特别要指出的是过去的“沪城八景”大多或是文人雅集,即兴题名;或是乡坤提名,官衙圈定。而“新沪上八景”不是领导拍脑袋指定的,不是专家闭门造车出来的,也不是景区自我炒作出来的,而是群众与专家相结合的产物,真正反映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

 

 

摩天览胜

 

有位专家对记者说:“我会从‘上海之最’的角度来选,比如最高的建筑,最长的大桥,最快速的交通等等,这些在全国也是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有位耄耋老人蒋其昌,满含深情地写道:“我194317岁时来沪,至今在上海已有66年了。经历了民国、日占、国民党统治和上海解放四个历史年代,见证了上海翻天覆地的巨变……我今年已是83岁高龄,这次‘新沪上八景评选',我要以见证历史的身份,一倾肺腑之言!自从推荐上海新八景的消息见报后,我就着手收集贴报资料,重点关注目前上海有关景点报道,历经一月余,反复拟稿,修改,整理,最终认真书写,终于完成了文稿的推荐任务。我热爱使国家屹立于东亚的中国共产党,热爱举世闻名的新上海。认真参与,聊尽微力。”当时,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次迎世博新沪上八景评选活动,是乘改革开放的东风,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广大市民尽情抒发了“喜欢上海的理由”,表达了热爱上海、热爱世博的深情。这种热爱之情是一种对上海的认同感、归属感、幸福感、自豪感!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生动体现,带有浓重的人情味、烟火气,生动反映了人民参与城市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

 

 

十里霓虹

 

由于沪上新八景是从众多的景点中好中选优出来的,这就犹如从繁花似锦的百花园,选拔精品参加花卉赛一样,因此新八景是上海最新最美的景观。正如原《今日上海》主编、知名作家张健文说的:“新八景融市民心愿与专家眼光于一体,犹如串起上海百年历史和新时代风光的八颗的珍珠,正是上海最具特色的景观,是上海旅游最美丽的地方。”自从上海评选产生了新沪上八景后,上海的旅游业蓬勃发展,走上了全新阶段。许多来访的游客,往往首选游览新沪上八景,问其原因,他们的回答是:新沪上八景是公认的上海最美的景观,我们不游沪城新八景,不是等于白来大上海么?

 

 

豫园雅韵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成果人民享“。令人可喜的是,新“沪上八景”已成为上海新时代的旅游胜地,上海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上海改革开放的文化名片。取材于新“沪上八景”的纪念品,诸如挂历、明信片、首日封、纪念章、钥匙圈、电话卡、交通卡、以及各种工艺品,好比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已遍布上海各旅游景点,乃至波及闹市的街头巷尾。“新沪上八景”作为条目已被“百度”收进“百科”,查阅百度图片“沪上八景纪念品”,竟多达96.8万张。而题咏新“沪上八景”各类诗文在各种媒体上层出不穷,佳作不断,有的上海网友甚至将自己的“博客园地”这样表述:家住新辉旧里,外滩晨钟鸣醒,午赏豫园雅韵,十里霓虹夜景,结伴淀湖环秀,摩天览胜聚会,常去枫泾寻画,闲来佘山拾翠 ......我也应《今日上海》杂志之约,先后实地采写了新“沪上八景”,对新八景逐一详细介绍,将今日上海之美奉献给读者,以后此书结集出版,也算尽了我的一份绵薄之力。为此,2012年我荣获上海老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老有所为新贡献奖”。

 

 

游览新沪上八景书影

 

是啊,新“沪上八景”的诞生,在向中外游客充分展示今日上海最新最美的画面的同时,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新时代的中国“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