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环球聚焦 > 深度评析 > 阅读信息
陶余来:孙志刚的自知之明
点击:  作者:陶余来    来源:昆仑策网  发布时间:2025-01-06 20:56:55

 

 

据仕道君文章《孙志刚出镜忏悔,有一个特别细节!》介绍:

 

年度反腐大片,即将重磅来袭!

 

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将于15日至8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

 

孙志刚、唐一军、崔茂虎、孙述涛、王宜林、徐文荣等落马老虎,将在片中逐一出镜。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孙志刚、唐一军这两位正部级巨虎

 

在央视发布的专题片预告短片中,孙志刚、唐一军都亮相了,虽然镜头很短,说的话也仅是只言片语,但仍然传递了十分丰富的信息。

 

孙志刚出镜时,身着黑色短袖T恤,戴着深色边框眼镜,头发虽然白了不少,也明显稀疏了,但仍梳得一丝不苟。

 

比起穿着浅色内衣忏悔的唐一军,孙志刚无疑更在意自己出镜时的个人形象。

 

虽然被判终身监禁,余生要在监牢中度过,年过七旬的孙志刚,仍然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

 

据知情人透露,孙志刚主政贵州期间,对个人形象高度重视,对当地媒体发布有关他的工作照、标准照要求极其严格,规定照片中的他,眼睛必须炯炯有神,整个人显得朝气蓬勃。

 

有一次,因为对报纸刊登自己的一张照片不满,孙志刚专门将报社老总喊来大骂一通,勒令认真整改,下不为例。

 

为此,记者在为孙志刚拍照之前,每次都诚惶诚恐、做足功课,千方百计选好拍摄角度,比如尽量避免拍到孙志刚头发稀疏的地方,拍照时要尽量下蹲,以突出其高大形象,让他看起来更加人高马大、威风凛凛,以凸显其身份地位……

 

而每当孙志刚有照片在媒体发布之前,当地宣传部门还会安排专业人员用修图软件,对照片进行精心加工,譬如将白发涂成黑发,抹掉难看的疤痕、黑痣,去掉鬓角杂乱的毛发,精修一下眉毛……

 

孙志刚为何如此重视自己的个人形象

 

因为个人形象,代表个人的年龄、健康,更关系个人的仕途、权力。

 

孙志刚主政贵州时,已年过六旬,为了让自己的政治生命尽可能长久一些,自然会千方百计打造自己精力充沛、活力四溢的人设

 

官员的一张照片,看似简单,其实背后藏着太多的信息、秘密呀!那么,孙志刚既然如此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为何还愿意出镜忏悔,充当全民围观的活靶子、干部教育的活教材呢?

 

因为,比起个人形象来,保命无疑更重要。

 

狂贪8.13亿的孙志刚,按律应判死刑。为了保住一条老命,孙志刚肯定会抓住每一根救命稻草,出镜忏悔也是认罪悔罪的表现,也算立功之举。

 

孙志刚最终保命成功,虽然终身监禁的判决令其成了活死人,要将牢底坐穿,但毕竟仍然苟存于世,早晚还能见亲人一面。

 

人靠衣装马靠鞍,三分长相七分打扮。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只有始终坚守廉洁底线,才能长久保持、维护个人的良好形象。

 

一旦腐败落马了,再好的外貌、形象也毁于一旦,瞬间成为万人嘲骂的小丑、败类。

 

如果以为仕道君文章中的道理还不够深入浅出,这里不妨设计一个段子:

 

设想,孙志刚是机长,飞行中一位美女正与其搭讪,而对形象丑陋的副驾驶爱搭不理。

 

突然,飞鸟撞击了飞机,孙志刚手忙脚乱无能为力,而副驾驶力挽狂澜保住了飞机。

 

这时候,那位美女还会觉得孙志刚形象优雅而副驾驶猥琐吗?一定不会,而是会觉得副驾驶的形象“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鲁迅《一件小事》语)。

 

外型一眼可见,而本领、品德等内在东西却非深度沟通无以了解。

 

真正过硬的人设,是综合素质的表现,所谓---“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现实中的孙志刚,正因为缺乏本领和品德,所以才极度不自信。不过,他变态般地注重外在形象,说明其至少对自己的本领和品德之类欠缺所谓皮袍下面藏着的‘小’”----鲁迅《一件小事》语),倒是颇有自知之明。

 

(作者:陶余来,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责任编辑:向太阳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内容 相关信息

  • 陶余来:孙志刚的自知之明

    2025-01-06
  • 昆仑专题

    高端精神

    国策建言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央视网
  • 新华网
  • 求是
  • 中国军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中国科技网
  • 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文献网
  • 红色文化网
  • 观察者网
  • 参考消息
  • 环球网
  • 毛泽东思想旗帜网
  • 红旗文稿
  • 红歌会
  • 红旗网
  • 乌有之乡
  • 橘子洲头
  • 四月网
  • 新法家
  • 中红网
  • 激流网
  • 宣讲家网
  • 中共党史网
  • 国史网
  • 全国党建网
  • 中国集体经济网
  •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 西北革命历史网
  • 善之渊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 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烽火HOME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研究院 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