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千亿投资项目武汉弘芯因资金困难陷入危机,再次引发大家对半导体行业发展模式的讨论。武汉弘芯之所以出现资金困难,主要是几个股东在出资方面未能如约履行,目前主要是政府、国有银行、承包商垫资,当国有资本一旦烧完,资金出问题也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发展半导体热潮,一大批境内外企业在全国各地画大饼、投资圈地。一些地方政府一方面缺乏甄别能力,另一方面在产业规划上贪大求洋,以政策和高额补贴扶持企业。然而,最后的结果却事与愿违,一些被寄予厚望的项目休克甚至破产。这方面,德淮半导体、成都格芯、贵州华芯通、福建晋华等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根源有两点:一是技术上高度依赖外商。一些地方政府重金打造的半导体企业本身并不具备技术研发能力,只能重金购买外商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淘汰技术,进而为企业破产或休克埋下伏笔。比如,德淮半导体技术全部从ST、安森美、东芝等厂商购买;成都格芯的技术依赖格罗方德导入;贵州华芯通的CPU就是高通CPU的马甲;福建晋华则是出资委托联电研发,然后由联电导入技术,晋华负责生产和制造;弘芯在技术上依赖台积电元老蒋尚义以及重金从台湾挖来技术团队。二是一些地方政府贪大求洋,不着重于培育本土企业,反而非常热衷于招商引资,寄希望于请“洋和尚”来念经。半导体产业发展必须尊重技术发展规律,技术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不要妄图短期用行政资源砸出一个产业。
就发展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应当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双管齐下。
就“有效市场”而言,就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企业成为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进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有助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因为一些地方政府拍脑袋决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诚然,在技术实力与西方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自由市场模式只能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短时间内很难在技术水平和产业实力上超越西方国家。何况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买办显然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来钱快。因而政府必须“有为”,才能帮助真正研发自主技术的本土企业快速成长。“有为”不是贪大求洋、急于求成这类乱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忌做一些贪大求洋、拔苗助长的事情。具体来说,政府既要担当好“守夜人”的角色,抑制市场经济的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又要积极主动服务科技企业,制定政策为初出茅庐的本土企业保驾护航。
半导体的产业发展需要有长期的规划,更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一步一个脚印干实事,特别是不能迷信“弯道超车”。从实践上看,近些年这些所谓的“弯道超车”大多是玩概念,搞噱头,真正超车的没几个,反而上演了一大批“弯道翻车”。对于希望引导本地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地方政府来说,更应该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情况,依托有一定技术积累的本土企业,培育产业。
(作者是技术经济观察家) 来源:环球网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