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农业农村的全面进步和振兴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时代,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对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机遇开展分析,如国家综合实力提高,给乡村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技术的变革,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保障、和谐社会为乡村治理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等。同时,还探讨了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激发社会矛盾、乡村规模扩大,治理难度增加、社会治理体制规范缺失,造成农村社会治理混乱,以期以良好的姿态迎接挑战,优化治理效果。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当代中国农村工作的关键课题。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经济发展和进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也推动着乡村治理现代化工作的进行。通过良好的乡村治理,可为农村发展打造稳定的环境,改造基础条件,促使农业现代化实现,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效,靠的就是我国强大的制度优势,靠的就是我国乡村治理体制机制的强大优势。因此,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机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阶段,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国家拥有较为雄厚的财政实力,为实现城乡融合提供了空间,给乡村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实现乡村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历史自然的过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不断的和不懈的奋斗。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支撑,能够为乡村治理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推动乡村进步和发展。我们零陵区水口山镇,就利用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本镇林业事业就提供了重要的资金、物质和技术支持,使其更加先进化,并大力发展当地水口山橙柑、水口山牛扣等特色产业,带动了经济增长,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1]。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以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乡村发展。近年来,水口山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新建了一大批村内道路、自来水工程、路灯亮化、电网改造、监控设备等农村基础设施,实现了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并修建了多条县级公路,打造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最终重要的是完善了移动通讯网络设施,使其覆盖全镇,对乡村治理水平提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国家经济实力、综合实力的增强为相关治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财政后盾,可减少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发生,促进乡村治理工作持续进行。与此同时,也有助于确保民间资金充裕,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障,奠定了经济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技术变革为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技术的变革,可为乡村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促使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如果没有技术的支撑,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投入和产出就会严重背离,就会严重影响农村建设步伐。农业本身的技术变革,使得农业现代化实现成为可能,降低了农民工作劳动强度,在大型新式农业机械的使用下,可确保在农业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促进农业产值稳定增长[2]。我们水口山镇,旱土面积为7498亩,水田面积为28940亩。近年来我镇使用先进农业技术和推广先进农业机械,提升了单户农民的耕作能力,有效增加了农业经济效益。同时,农业技术变革不仅是农业技术的变革,还是非农技术的变革,如地理信息系统的完善,能够提升农机耕种的精准性,促使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乡村治理必要的前提条件。自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来,我国社会文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打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在乡村的各个角落都响应着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促使法治、友爱、公平的社会逐渐建立起来,既可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又可强化乡村治理,减少现代化进程中的阻碍,这无疑也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机遇,需要牢牢把握[3]。新时代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24字价值观,不仅对乡村治理现代化指明前进的方向,而且为乡村治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使乡村治理始终坚持和谐社会理念;促使和谐社会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提升村民素质,激发村民建设热情,调动农民积极性,使农民主动参与到乡村治理中,使农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并且只有使农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才能使乡村得到根本治理,也才能实现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近年来,我们水口山镇全面推行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一约四会”机制,依托一村一辅警、一村一法律顾问、五老调解、十户联防,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安全体系,打造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共同体”,全镇涉贫、涉纪信访分别年均下降20%以上,乡村治理得到了较大的完善和改善,乡村治理的现代化得到了稳步推进。(四)新农村建设的惠农政策给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惠农政策,其中新农村建设的惠农政策就是最重要的一种。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了主要目标,并提上了日程[4],而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乡村治理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有政府全面的宏观调控。近年来,国家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出台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统筹等一些列惠农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为乡村治理现代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改革和完善了耕地保护制度、农村投融资体制等一系列较为完善的配套制度,对乡村治理规范化、制度化、有序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该些制度的良好运行下,乡村发展的优越环境逐步成型,农村社会平衡发展的态势持续巩固,农村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进而能够在整体上提升农村现代化治理水平。在新农村建设中,还设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专款专用制度,给乡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生产建设的主动性,可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动力[5]。另外,乡村治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支持中,还可减少不必要的阻碍,各项工作开展起来也会更加便捷,为乡村治理打开了通行灯,有助于促使各项治理工作有序进行,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二、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提升,新型城镇化得到了新发展。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资源浪费,节约行政成本,进行了村组合并,并采取了“撤乡并镇”的措施[6]。我们水口山镇,一九九五年,开始撤区并乡,把马子江、长塘、水口山等水口山镇,使得行政村和乡镇规模都有所扩大,全镇面积151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2360人,384个村民小组,辖29个村和1个社区,加大了乡村治理难度,也使得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面临着巨大的难题和挑战。并且,随着乡村规模扩大,农民活动范围也不断拓展,既会制约相关信息的快速传播,又会影响村民获取信息的实效性,给乡村治理现代化带来了负面影响。在此情况下,村民很难达成集体共识,增加了乡村治理的阻碍,也使得村民委员会选举更加困难。在新时期,虽然乡村获得了进步了,但是在收入方面,仍然与城市居民收入有较大的距离,在此现状下,比较容易产生社会矛盾,给乡村治理带来了新挑战。针对于乡村而言,粮食种植收入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农业生产,存在多种风险,如自然灾害等,难以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即使国家陆续出台了有关政策,但是农民收入的增长情况并不明显[7]。而城市居民,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下,其收入也呈上升趋势,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距离,致使辛勤的劳动农民心理失衡,进而使得社会矛盾产生,不利于乡村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据统计,2019年,零陵区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20961元、9453元,相差有11508元之多。再加之,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很难留住优秀的人才,使得农村发展变得缓慢,进而导致社会矛盾更加激烈,给乡村治理现代化增加了绊脚石。农村干部是乡村治理的关键力量。新时代的乡村治理,对村干部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偏低,学历水平不是很高,致使能力欠缺、工作动力不足、工作理念落后等现象时常发生,比如,我们水口山镇30个村(社区)干部中,高中学历76人、占比51%,大专学历15人、占比10%,本科学历暂无;结构老龄化也相对突出,村干部中50岁以上达55%,40岁以下的村干部只占20%,使得乡村治理困难重重,难以真正实现村级自治,让农村治理现代化面临严峻的考验。由于基本治理能力不足,也使治理方式比较单一,对行政手段的依赖性强,未能利用可用的力量,影响了治理效能的增大[8]。不唯如此,农民本来是乡村治理的主体,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但是有一定能力的农民绝大部分都外出务工,居家的农民大多本身政治参与能力不足,并且缺乏一定的社会治理意识,甚至出现不闻不问的现象,严重降低了农村治理效能。比如我们水口山镇,虽然成立了“一约四会”等农民自治组织,但由于欠缺治理能力,使得农民自治组织发挥的作用捉襟见肘,政府有时不得不大包大揽,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四)政府、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有待梳理,集体组织地位尴尬在新时代下,新型城镇化不断加快,促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日益深化。所改革的内容具有多样化特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其中确权核实农村产权后的产权流转属于重中之重[9]。简单来说,在此改革背景下,原来在农民中的土地将向大户集中或入市。但是由于政府、农民和土地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土地产权不清晰,农民承包土地制度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造成了严重的土地问题,不仅让农民存在后顾之忧,而且还出现了各种纠纷与矛盾,比如农民与集体组织之间的矛盾,对现代农业和乡村治理形成了障碍。一旦出现农民和政府发生利益纠纷的现象,很可能会损害村民的利益,无法确保乡村治理的效果。虽然我国社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治理体系规范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社会治理事务众多且琐碎,加大了治理难度,加之缺少健全的社会治理体制规范,无法保证相关治理工作有序进行,致使责任推诿的现象频频发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相关制度规范缺失的情况下,乡村治理主体分工不明,责任不清,未能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治理,存在盲目性,甚至出现了违法乱纪的行为,致使乡村治理效果不佳,产生了混乱的局面。除此之外,还存在没有法律规范的“灰色地带”,给乡村现代化治理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还存在乡镇政府职能和村支“两委”职能转变不到位,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如存在严重的错位现象,不仅会影响治理工作的落实,而且很多关于农村公共服务问题也难以得到及时解决,会拖延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在没有完善社会治理体制规范的约束下,部分农村地区还出现腐败现象,增加了治理难度,使得很多管理者权力未用到正确的环节,呈现了较大的随意性,造成了不良影响[10]。此外,农民的监督意识比较薄弱,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其权力并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相关的监督工作不到位,约束力不强,难以有效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降低了乡村治理成效,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总而言之,为了创新乡村治理新格局,实现乡村振兴,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应该对乡村治理工作加以重视,正视新时代乡村治理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秉持先进的治理理念,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构建协调治理机制、培育新生力量等应对挑战,以克服重重障碍,开辟崭新的治理道路,推动乡村治理顺利进行,增强治理成效,进而促使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确保农村农业现代化实现。[1]张发平,蒲俊,陈于后.巴中革命老区实现“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9,29(06):24-29.[2]刘卫琴.机遇、挑战、意识:基于微文化视域的乡村治理[J].农业经济,2019(10):27-29.[3]王丽敏.河南省先进村镇乡村治理“三治融合”的实践与借鉴[J].农业经济,2019(10):30-32.[4]杨卫敏.乡村振兴视阈下基层协商的嬗变与提升——基于浙江省村级治理集成创新的考察[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3):4-17.[5]尹晴.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治理的机遇、挑战及路径探析[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02):42-48.[6]郭德龙. 乡村振兴中“乡政难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9.[7]马亚男. 我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治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9.[8]刘浪. 万州区乡村治理中村民自治组织治理效能提升研究[D].西南大学,2019.[9]陈拓新.乡村振兴的战略实践——福清市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探索与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01):71-75.[10]王果.基于农合组织视角下乡村治理结构创新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农业考古,2017(03):255-260.(作者系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水口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来源:昆仑策网【原创】)【本公众号所编发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网站和公众号。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微信号最后左下角“阅读原文”】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