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世界,辱骂中国制度最厉害的,不在美国、不在欧洲、不在其他地方,恰恰就是在香港!”
王振民的这段话说得很重,在内地与香港社会立即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媒体都予以了大幅报道。但非常有趣的是,一向为反对派站台背书的香港媒体,如《苹果日报》却对此没有特别报道,似乎刻意对此保持着低调和冷处理。是王振民的话戳到了某些人的疼处还是事实就是如此? 其实,王振民的这段讲话是在其阐述了如下几个问题之后,发出的感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人民代表制度。 “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为了让全世界中国人不再遭受外人欺负,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大的成本,牺牲很多,才建立了这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和体制”; 二、在香港离开国家的156年中,内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故不能要国家在1997年后去适应香港,而是要思考香港如何融入国家早就确立的宪政体系, “发现家里一切都变了,房子变了,家里规矩变了,成员增加了很多,这些都是香港回归后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 三、香港虽有少数人不熟悉国家宪法制度,不肯面对香港已经回归祖国的政治现实, “对国家的制度,香港离开祖国那么多年的时候,祖国内地人民已经确立了这套制度,要有起码的尊重,要有这个敬畏之心。” 显然,王振民的表述不仅说的是事实,也更戳到了香港某些人的疼处。 一、殖民意识作怪,依然沉醉在“三等公民”的“优越感”梦幻中 经过150多年的被殖民,当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一些习惯了做英国“三等公民”的人,一下子让他直起身子当主人,也许不太适应。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无论身份怎样下等,但自己是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子民,而资本主义国家就是比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好。所以,对中国的社会制度有一种打心底的抵触和不屑一顾。当“一国两制”在香港实施时,这些人就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处于的香港社会视作比内地社会优越,一下子从原来的“三等公民”变成了“上等人”。这种心态就如内地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暴发户一样,是个“万元户”就嘚瑟拿着一个砖头大哥大到处显摆,指头粗的金项链一定要挂在衬衣外。 当内地的暴发户随着全国的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万元户很快就成为温饱一族,最后甚至成为一些地区的扶贫标准时,他们很快学会了自我调整、自我升级,极力摆脱“暴发户”的名声,从个体户向家族企业、向民营企业、向现代化集团发展,从老板向老总、总裁、主席转变。这些人中的不少人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的奋斗,最终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然而,香港回归都快20年了,曾沉醉在优越感中的一部分港人,依然未醒,并且还竭力将自己这种殖民意识感染一些年青人,特别是97回归后的青少年。他们不仅不愿意面对香港回归的事实,对内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更是不屑一顾。死死抱着“资本主义制度”就是比“社会主义制度”好这种单一的价值观。在他们的意识中,只有将中国的社会制度批的体无完肤,香港社会就会显得越是先进,优越感也就会保持得越久。至于为何内地发展越来越好,而香港发展逐渐滞后,他们要么怪罪于特首无能,要么怪罪于中央的干预,即使他们知道这些并非问题的关键。 二、尊重就证明“认输”,敬畏就是“投降” 在某些有意死守殖民意识的港人中,因为很少被人真正尊重,所以也不会尊重别人;因为从来就只会对殖民者敬畏,所以对其他的任何人都不会理睬。这些根深蒂固的“优越感”已将这些人带入到深深的泥沟,而且他们还试图将更多的年青人也带进泥沟。 香港回归近20年来,中央一直遵守“一国两制”的承诺,其目的就是期盼香港发展更快更好。回归后就是一国之内,因此,在两种制度在一国内实行,最大的契合就在于尊重。无数的事实证明,中央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法律体系基本保持原来不变;政府官员、议会议员港人自行选举决定;经济决策、议事规则依香港规则实施等等,这一切都体现在基本法中。但是,既然是一个国家,所以保证国家的安全、完整是必须要做到的,也是绝对没有任何条件可讲的。按说,这样的道理是天经地义的。 然而,某些港人对香港政府,甚至对中央一提到国家安全,一提到消除殖民化、增强国民教育,一提到反对港独就暴跳如雷,就认为是干涉香港事物,就隔一段时间“搞事”。因此,回归20年了,基本法第23条迟迟不能立法,国民教育受抵制,港独思潮越来越严重。香港社会也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越来越撕裂,经济发展受到不断阻扰,越来越陷入困境。香港每每发生重大事件时,总有某些人拿内地的社会制度说事,总会冠以“民主”对“独裁”,似乎香港的纷争是内地的社会制度引起的。真是咄咄怪事。 中央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不仅是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体现了对香港社会极大的尊重和信任,广大的国民认可香港“一国两制”也体现了内地民众对香港社会制度及同胞的尊重。然而,香港某些人对此完全没有一点感恩之情,动不动就以“民主”社会自居,骂内地的社会制度。内地制度的好坏,人民自有判断,也自有感受,何须要香港某些人用辱骂予以相对?尊重不仅体现素质,更是相互的,同样,对近14亿生活的社会存有敬畏是对14亿人的尊重。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反而辱骂,除了显示其素质底下,更体现了媚外的奴性。 4月25日,在香港东方旺角大球场,当看台上数千球迷高唱国歌表达对香港港独分子愤怒的情绪时,就充分显示,如果某些港人超越底线,民众是不答应的。 尊重若被破坏,那就扳手腕;敬畏若不复存在,那就直接面对。 王振民在此次演讲中,还特别表达了“一国两制”初衷是“一国”。维持两制不变有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必须首先满足“一国”基本要求,如果两制不仅满足不了维系一国的基本要求,走形、变样太厉害,甚至拿两制对抗、破坏损害一国,“两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和条件”。 王振民的话对于某些香港政治势力应该起到震耳欲聋的作用。如法广新闻报道,民主党立法会议员黄碧云指出,王振民的“尊重”“敬畏”说太可笑和太落伍。而《苹果日报》虽未就王振民的这段话发表评论,但在这两天连续发表了香港大学去年8月底举办的以基本法第23条为题的圆桌会议前后的情况,报道特别指出,占中发起人戴耀廷本月初,向会议递交书面报告,称雨伞运动后港人对政府的信任跌至更低点。如中央坚持推行23条,将会有比伞伞运动更严重的事情发生。 显然,香港某些势力不可能因王振民的这次讲话而改变他们“搞事”的计划,港独更不会放慢分裂活动的步伐。今后,香港社会纷争,香港政府和中央与港独势力的斗争会继续下去。不过,香港某些势力也别自以为是,若真再出现“搞事”,中央定会按照基本法强力出击,就像媒体报道的: 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饶戈平说:若香港深层次矛盾激化,两制之间渐行渐远,不排除中央会作出必要的干预。
(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编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文章请看《昆仑策网》,网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