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是时代发展的风向标;一年一度万众瞩目的春晚则成了观察中国文艺的风向标。
如果说,看春晚已经成为中国人(不是全部,但是很多)过春节的一个习俗,那么吐糟春晚也成为很多中国人过春节的一个习惯。大年三十看春晚,正月初一正式开始吐糟春晚,这才是完整的春晚文化构成。从民众对春晚的吐糟,也是我们观察春晚的一个窗口,从中发现中国文艺存在的问题。当然,这也说明春晚这顿年夜饭并不好做。
春晚这个大餐这么难做,固然有众口难调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文艺创作不能满足人民需求。春晚是中国文艺呈现给中国人民的年夜饭,而人民对于春晚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所以春晚要想获得好评并不容易。何况,近年来央视春晚在创作方面表现出灵感的匮乏和创新能力的短缺。更因为自媒体的兴起,全民的创意可以在网络上随时展现,春晚剧组和创作人员的灵感很容易淹没在全民的网络智慧中,春晚语言类节目要靠大量网络段子来抖包袱。因为上述原因,春晚受到的批评总是如潮水一样。
今年对春晚的批评与往年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一是春晚在上演之前,因为六小龄童不能上春晚的事,在民意与商业营销策划的共振中,春晚导演被骂成了狗。在春晚大餐还在厨房中紧锣密鼓准备着的时候,就有这么多吐糟的声音,这是几十年春晚历史上所没有过的。很多人在春晚还没开播时,就已经摆好了架势要吐糟春晚。二是,今年春晚的颜色有所不同,在喜庆欢乐的节庆元素之外,内容方面突出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元素。春晚播出之后对春晚的吐糟模式,主要是说春晚像新闻联播,批评春晚成了思想政治课,表现手法死板僵硬。
对春晚的批评,大多是出于善意。因为本届春晚确实给人感觉政治说教味道比较浓。但这不是因为春晚不该讲政治,而是因为春晚不会讲政治。春晚的有些小品讲价值观就好像生硬的广告潜入一样,给人以不自然之感,让观众找不到代入感,这主要是艺术表达的本领问题,对此应该批评。但还有一种批评的出发点就未必那么简单了,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主要从政治角度,借对春晚的批评来表达自己对红色政治文化的抵触情绪,甚至是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与其说他们认为春晚不应该有政治,不如说他们实际是认为春晚讲错了政治,春晚没有讲他们所推崇的政治。他们觉得春晚传达的价值观,不是他们想要的“普世”价值,所以,要给春晚戴上“文革”的帽子。这种对春晚政治的批评,本身就是政治性的。"美国春晚"超级碗比赛开场,红衣装蓝指甲星条鞋的Lady Gaga在美国国旗前,登台高唱美国国歌。对美国文艺中毫不掩饰的政治元素,这些人就视为理所应当。
老实说,我本来对春晚并无期待,因为春晚给我年年岁岁花相似的感觉,舞美灯光都美轮美奂,但是内容却鲜有亮点,整体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衣着华丽的乞丐。最近十年给我印象深的春晚节目不多,前几年的《千手观音》算一个,还有2014年的《红色娘子军》也算一个。这次看春晚,是因为我听到了红歌的旋律,才仔细看完了余下的节目,又看了重播。春晚虽然未给我完美的印象,却给我与以前不同的感觉,觉得春晚在尝试找回失去的“魂”了,所以才有了红歌大联唱。这次春晚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优点是思想性大有改观,在试图并努力的引导健康向上的文化。缺点是艺术表现力欠缺,艺术表现能力影响了它想要的价值表达效果,给人以道德说教的印象,没有做到美国大片那样,把道理寓于无形。但这并不能成为否定这次春晚的理由,因为这种否定过于简单粗暴。这台春晚问题很多,但却是一个好的开始。这种好的开始来自于对文艺功能的重新定位,文艺不应该只是搞笑,文艺也从来不只是娱乐,文艺还有教育和引导功能。这方面,毛时代的中国文艺是过去的典范,美国文艺是当代的典型。
前些年春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告别崇高之后的失魂落魄问题。要理解春晚应该是什么,就应该回到文艺应该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这就要回到几十年前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主席谈到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艺。在文艺座谈会上,毛主席说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中国需要民族的大众的文化。民族的好理解,只有表现出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才能成为世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应该表现出这个民族的特点。大众的,就是指文艺应该为人民大众服务,应该满足人民大众对文艺的需求。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经常受到一些人的攻击,说是政治绑架了文艺,他们认为文艺应该远离政治,说有政治的文艺没有经典。但这些人却否认不了一个事实,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在共产党领导下出现了一大批世界级的经典作品,《梁祝》、《红色娘子军》都是今天能够代表中国文艺在世界地位的经典。不客气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到今天,七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能真正拿得出手的,能够充满自信拿到国际舞台的,并得到世界认可的,还是过去依照文艺座谈会精神创作的作品。恰恰在文艺去政治化,实际是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近三十年,文艺界却热闹有余而经典缺乏。后三十年的少数经典之作多数还是出现在上个八十年代,到了九十年代文艺商品化市场化,经典作品就难得一见了,能够跟《梁祝》、《红色娘子军》等齐名的文艺作品,谁能举得出几个来?是电影《无极》吗?还是《小时代》?事实胜于雄辩,不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影响了文艺水平,而是资本主导下的文艺市场化,摧毁了文艺,扼杀了经典的出现。
退一步讲,文艺为市场服务就不是一种政治了吗,就是价值中立了吗?文艺市场化和媒体市场化一样,它同样要讲政治,只是讲的是另一种政治。文艺为市场服务和文艺为大众服务并不是一回事,文艺为市场服务的本质是文艺为资本服务,为投入资本的回报率服务,市场卖座的电影不等于是观众叫好的作品,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上座率高但引发观众吐糟的影视作品,虽然资本的收益客观,但社会效果并不好,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
文艺作品叫好的不卖座,卖座的不叫好,是当今文艺界寻常事。这说明,当代中国文艺的需求与供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中国的文艺产品生产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供给侧问题。这个问题在春晚问题上表现的就很突出,一方面是社会公众对春晚有着很高的需求和期待,另一方面对春晚的供给存在着各种不满意。市场化并不能解决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如前所述,春晚的经典出现在市场化还没有真正出现的八十年代,真正的市场化从九十年代开始的,春晚的经典也难以再现了。更重要的是因素是,演艺人员,在市场化大潮中,失去了认真创作的态度和文艺创作的灵感,文艺走向快餐化、纯娱乐化、庸俗化,中国的文艺变得失魂落魄。中国文艺带着谦卑的心态向西方学习,甚至作品中充斥着西方文明中心主义,用西方的审美标准衡量中国的文艺作品成败,但这并没有给中国文艺带来艺术水准的提升。反而过度的西化,导致了民族的文化凋零,只因这种西化主要是在形式上进行模仿,中国影片学习西方影片的大制作,拙劣的模仿当然很难创造经典,大多数学成了三脚猫,丢失了原先的自己,又没有学会别人内在的东西,邯郸学步。大众渴望经典,但经典却并没有适时出现。春晚的问题,不属于春晚自身,而是整个中国文艺问题的缩影。
要解决春晚的供给侧问题,就要解决失魂落魄的问题,要找回那些曾经打动我们的精神元素,找回曾经让我们告别萎靡颓废,重新变得奋发向上的价值元素。告别崇高之风是从文艺界开始刮起的,告别崇高也是中国文艺水准下降的开始。从告别崇高之后,中国的文艺就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也失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你能想象一个充满各种潜规则的文艺圈,一批精神空虚甚至需要诉诸毒品才能找到灵感残渣的演艺人员,能够创造出真正伟大的作品吗?当人从内心告别了对崇高的向往,那么他只能去寻求感官刺激,并把这种对感官刺激的个人需求渗透进他的作品中。中国文艺出现的种种问题,习总文艺座谈会中有过总结性的批评:1、有数量缺质量: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2、低俗泛滥:把作品当“摇钱树”、当“摇头丸”;3、浮躁之风: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4、作风漂浮: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下基层;5、价值观缺失: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6、崇洋媚外: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7、钻进钱眼:成为市场的奴隶,沾满了铜臭气;8、吹捧奉承: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这些问题,都是文艺界告别崇高的副产品。
文艺不只是有艺术性的要求,也必然有思想性的要求。文艺不只是有娱乐和搞笑,只有娱乐和搞笑也满足不了大众对文艺的需求。文艺需要的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佳作,中国的文艺需要的是中国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观的艺术表现。央视春晚过去一段时间的主要问题,就是只有形式的美轮美奂,但灵魂却是空洞的,思想却是贫乏的。中国文艺简单的模仿美国韩国不行,模仿港台路线也不行。只能找回自己的魂,重新走自己的路。
今年春晚的问题,主要是艺术表现能力不能承受思想内容。我觉得当代中国文艺,有一个榜样可以学习,一个榜样可以借鉴。需要学习的榜样是前三十年的文艺,可以借鉴的对象是当代美国的文艺。前三十年的中国文艺是新中国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经典表达,歌剧《白毛女》、钢琴协奏曲《黄河》、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之作,经典歌曲就更多啦:《谁不说俺家乡好》、《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翻身道情》、《人说山西好风光 》、《歌唱二郎山》......。这些经典作品的艺术震撼力让人知道什么才是中国应该有的文艺,什么是新中国气派的新文艺。美国的文艺做到了美国精神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巧妙表现,以美国大片为代表。如同《好莱坞军事片:美国侵略战争的洗脑工具》文中所指出的那样:“美国国防部对好莱坞军事题材的电影,把关很严,严到具体的每一个小细节。…所以,银幕上的美军永远都是无限正义,形象高大,不仅作战英勇,而且富有人情味和人性美,带有浓浓的人道主义色彩。诸如《中途岛战役》、《虎!虎!虎!》、《拯救大兵瑞恩》、《壮志凌云》等军事片,在美化美军形象上,颇为成功”。前三十年的文艺和当代美国的文艺,共同之处都是最讲政治,也做到了政治和文艺较好的结合,区别是一个是讲社会主义的政治,一个是讲资本主义的政治。美国的文艺充斥着美国的主旋律政治,但并没有人去指责美国不应该讲政治,最需要中国学习的是它把政治表达寓于无形的表现手法,让人感觉不出政治,但是又无处不在表达美国政治。美国虽然没有宣传部,但美国情报部门直接介入宣传,美国的情报部门和军方,对美国影视的影响力巨大,甚至美国的八大电影公司就有情报部门的入驻机构,对影片的价值观进行把关。美国情报部门直接介入文艺作品的生产环节,这可比中国电影审查部门对电影作品制作完毕之后的事后审查厉害多了。所以,我们要借鉴美国,大大方方的讲政治,表达主旋律,以及他们讲政治和表达主旋律的方式。
从社会发展对文艺要求的高度出发,客观的说,本届春晚既不是好的狠,也不是糟的很。事实上,好得很还是糟的很,对本届春晚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本届春晚所体现的变化是积极的,虽然是一次不能算太成功的尝试,但毕竟是一次寻找正能量的开始。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毛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中说的那种“只是表现不好,结果反而起了坏作用”。这一方面是因为本届春晚的主创人员,只是从完成任务的角度去完成命题作文,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和认同那些他们作品中要传达的价值观,还没有真正的体会文艺为何为人民大众服务,以及如何为人民大众服务。艺术工作者还没有真正做到从“人民生活”中汲取文学艺术的营养,作品一定程度的偏离了生活,也就是毛主席说的“文艺工作者同自己的描写对象和作品接受者不熟,或者简直生疏得很”,所以就显得情节和细节不是那么真实自然。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一个好的开始,本身就是成功的一半。剩下的一半,需要的就是坚持和改进:部分是需要主创人员的努力,部分是需要社会意识形态的整体变化。更根本的变化还需要经济基础的调整,毕竟是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不可能不受到经济私有化的影响。
中国的崛起,绝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还需要有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文艺作为相应的精神文化支撑。中国的文艺经典,一定是在中国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流价值表达方式找到了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民族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基本民族品格,红色文化塑造了新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民族文化是继承,红色文化是发展,新中国不同于旧中国,不惟是国力的不同,更在于民族精神发生了变化。作为整体,中国靠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在精神上告别了对西方列强的恐惧,不再跪着看世界,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共同塑造了文化自信,这部分归功于红色文化的潜移默化。红歌和红剧搬上舞台,就很容易引起现场观众的思想共鸣。这些文艺作品里,就蕴含着新中国的文化基因。而那些今天反对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至今还在精神上跪着看西方列强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所以,红歌和红剧搬上舞台,就很容易引起现场观众的共鸣。这些文艺作品里,就蕴含着新中国的文化基因。
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不会扼杀艺术;弘扬主旋律,也并不会导致作品没有倾听的耳朵,刘欢团队演唱《国际歌》现场观众的回应非常热烈。中国文艺界长期告别崇高,并没有提升艺术水准,反而是文艺圈和文艺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一起坠落。这导致中国虽然经济力量明显上升,但文化影响力却反而有退步。美国文艺就喜欢讲崇高,而且最喜欢通过文艺作品塑造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崇高。而中国有那么多真实的崇高题材,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却因为中国文艺长期告别崇高,嘲笑崇高,妖魔化崇高,而丧失了表达崇高的能力,忘记了怎么弘扬主旋律。春晚的出路在于回归崇高,回归主旋律,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来源:产业人网)
【昆仑策研究院】作为综合性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秉持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负责,讲真话、讲实话的信条,追崇研究价值的客观性、公正性,旨在聚贤才、集民智、析实情、献明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欢迎您积极参与和投稿。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昆仑策网: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kunlunce.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