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1945年歌剧《白毛女》在陕西延安首度登场,不仅惹得「全场大落泪」,还有人看到「毛主席在揩眼泪」;今年适逢70周年,由曾饰演「第三版喜儿」的彭教授等,共同携手打造出第四版《白毛女》,12月15日起将于北京【中国剧院】连演3场。
1942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提出,「文艺不是超阶级的,文艺要和工农兵群眾结合」,3年后鲁迅艺术学院创作出「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于延安亮相面世;今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致词后,其夫人彭参与催生新版《白毛女》,并回到延安、由此展开19场的巡迴演出。
中国歌剧的里程碑
在新秧歌运动的基础上,《白毛女》将西方歌剧与中国共产党革命歷史题材相融合,不仅採用北方民间音乐的曲调,并吸收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成为「歌剧中国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白毛女》源自于上世纪3、40年代,山西、河北一带所流传「白毛仙姑」的故事,传说中这位仙姑法力无边,惩恶扬善,扶正祛邪;但歌剧版将其改编为农村地主欺压百姓、强占民女,在青年村民加入八路军后,回乡为民报仇雪恨的情节。
早年的版本长达5小时,分别由3个演员饰演不同阶段的「喜儿」,后推出缩减版,但仍有部分段落在说完台词后,还要再唱一遍;此次的《白毛女》则採取「唱的不说,说的不唱」,不再赘述交代过的情节,除了让剧情更为紧凑外,并强调回归歌剧艺术的本体,聚焦于音乐性、歌唱性和旋律性。
剧组长驻传说发源地
新版《白毛女》復排历时1年多、数易其稿,并集结各方的创作力量,不仅由原作者贺敬之亲自为剧本把关,知名歌剧艺术家郭兰英、王昆,与解放军艺术学院前政委乔佩娟担任艺术顾问,以及「梅花奖」得主彭教授担任艺术指导。
为了能够深刻诠释人物的形象,3月起《白毛女》剧组就长驻于传说的发源地──河北省石家庄市;期间演员们分散住在当地人家,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包办打柴、放羊、包饺子、贴饼子、点卤水豆腐等所有劳力活动,体会农村生活。
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观后表示,在新版中看到了「朴素的力量」,所有的歌词、情感表达那么真实;「尽管这个故事已经过时,但依然在感动着我们」。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作者 相关信息
内容 相关信息
• 昆仑专题 •
• 十九大报告深度谈 •
• 新征程 新任务 新前景 •
• 习近平治国理政 理论与实践 •
• 我为中国梦献一策 •
• 国资国企改革 •
• 雄安新区建设 •
• 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