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网站首页 > 学术探索 > 人文历史 > 阅读信息
【读史明智】老一辈革命家的用人之道
点击:  作者:综合    来源:思想火炬  发布时间:2018-08-22 09:41:28

  

古往今来,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实质都是发挥了人才的作用。伟大的革命,呼唤优秀的人才。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老一辈革命家为后人留下了用人之道的宝贵财富。

 

1.webp.jpg 

 

立党为公:朱德力荐刘少奇

 

毛泽东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这充分体现了他的革命的人才观。老一辈革命家朱德深悉用人的重要性,历来把用人看作第一要务。他用人的突出特点之一,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敢用能人,会用能人,以无私的胸襟和大海般的度量来用人。1958年在中共八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自己不再担任下一届国家主席,以便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研究重要问题。全会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那么由谁接任国家主席呢?当时有几种方案,其中一个方案是由朱德接任。按说,时年68岁的朱德作为国家副主席接任主席是顺理成章的,但朱德考虑的是如何选好年富力强的接班人,他想到了刘少奇。

 

刘少奇,1898年出生,1921年参加革命,长期在白区从事领导工作,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581229日,朱德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和中央书记处写信说:“我提议以刘少奇同志为国家主席的候选人更为适当,他的威望、能力、忠诚于人民革命事业,为党内外、国内外的革命人民敬仰。因此,名单中,委员长一席,可再考虑,以便整体的安排。至于我的工作,历来听党安排,派什么做什么,祈无顾虑。”中央接受了朱德的意见,19594月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朱德的知人善任是一贯的。早在1927年南昌起义之后,起义部队向广东进军时遭遇重大挫折,最困难的时刻,朱德安排陈毅担任二十师七十三团指导员(政委)。后来,部队在辗转到湘南一带时,悲观动摇情绪蔓延,陈毅充分发挥了文化水平高、政治工作经验丰富、能言善辩等优势,为保留南昌起义的火种做出重大贡献。其后,陈毅转战南北,为中国革命立下汗马功劳,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朱德就是相中陈毅的“伯乐”。

 

1.webp (1).jpg

 

公正用人:彭德怀选调陈赓

 

    在毛泽东的人才观中,重视实践的特点十分鲜明。他曾引用“赵括谈兵”的典故,说明真正的人才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和鉴别。彭德怀元帅长期处于我军重要领导岗位上,形成公正用人的思想。彭德怀从战争的实践中体会到,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选人用人的公正与否,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选拔的对象平时说得再好也没有用,必须以打赢为选人标准。19515月,朝鲜战场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在转移中遭到敌机的轰炸和机械化部队的包围,一个师一次损失了三千人马,这是抗美援朝作战以来志愿军第一次重大损失。古人说,国难思良将。彭德怀此时想到了陈赓。1903年出生的陈赓,长征时曾任中央纵队干部团团长,自荐任担架队长,把周恩来抬出雪山草地,是一位著名的战将。

 

    残酷的战事当前,彭德怀顾不得多想,急电国内,火速派陈赓来。总参谋部经办人员回电询问,陈赓司令员还在越南,换个人行不行?彭德怀没有商量的余地,非要陈赓不行。陈赓接到急电,匆忙向胡志明同志告别,没有几天就肩负着志愿军副司令员、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重任入朝参战。19524月,彭德怀因回国治病,并接替周恩来主持军委日常工作。行前给志愿军领导同志交代,“我回去以后,我在志愿军的一切职务由陈赓同志代理,他是1922年的老党员,资格比我还老,你们要支持他的工作。”陈赓谦虚地说“我在志愿军的资格没有学智同志老,我是后来的。”洪学智向彭德怀表态:“你放心,我坚决服从他的领导。”陈赓不负彭德怀的厚望,担当起志愿军的领导重任。

 

1.webp (2).jpg

 

保护干部:罗荣桓解救梁兴初

 

    毛泽东的人才观富有群众观点,注意关心干部。陈云曾说:“毛泽东同志的一个无可比拟的功绩是培养了一代人。”罗荣桓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人称“政工第一帅”。罗荣桓用人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满腔热情地关心干部,真心实意地爱护干部,全心全意地保护干部。他把关爱干部看成是正确执行党的干部政策的重要内容。他常说“政治机关、干部部门是干部的家,如果让人怕进政治机关、怕进干部部门,那就危险了!”罗荣桓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保护了许多干部,他刀下解救梁兴初的故事就时常为人称道。

 

    那是1939年,梁兴初担任苏鲁豫支队副支队长兼第四大队大队长,当时的湖西区(微山湖以西地区)军政委员会书记王凤鸣大搞“肃托”运动,他采取逼供信的办法,一个多月里地方上就杀了几百人,并将运动由地方向军队扩大。这年10月的一天,王凤鸣突然抓了梁兴初,理由是有人供出梁勾结日本人。王当时不问情况,也不听申诉,一口咬定梁是特务,还要他供出所谓同伙,并将四大队的营、连干部抓起来,搞得湖西区人心惶惶,仅有两千多人的四大队一下子跑了六七百人。就在这个危急时刻,罗荣桓来到湖西区纠正“肃托”运动。梁兴初,1913年出生,1930年参加红军,从井冈山时期就在罗荣桓的领导下工作,罗荣桓深知梁兴初对于革命的忠诚。一到湖西,罗荣桓就找梁兴初谈话,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罗荣桓对梁说:“你没有问题,回去好好休息,还准备带兵打仗。”人们说,如果当时不是罗荣桓刀下救人,梁兴初肯定就没命了。后来,梁兴初为人民军队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我军高级将领。

 

1.webp (3).jpg

 

培养人才:刘伯承自荐办学校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促使人才又红又专,全面发展,是毛泽东人才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革命的征程中,刘伯承元帅居功至伟,尽人皆知。他先后四次担任总参谋长,多次辞职让贤,对名利待遇一向看得很淡。他在用人的实践中,不仅重视干部的选拔,更重视干部的培养,坚持把干部的培养教育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不懂科学,没有文化,是建设不了社会主义的,也建设不了现代化国防的。他说:“训练有军队训练,有干部训练,而干部训练尤为重要。”他在全军高级干部会议上指出,我们党在组织上、训练上培养高级干部太重要了,并诚恳地希望杨得志、张爱萍、萧克、萧华等10位高级将领到军事学院学习深造。

 

    19507月,刘伯承听说要创办军事学院的消息后非常希望去办学校。当时他是总参谋长的人选,中央也曾经非正式地征求过他的意见。刘伯承认为自己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总参谋长这个第一线上的重要职务,最好让年富力强的同志去担任。办学校培养干部,潜心研究学术,对自己最合适。于是,他致信中央,请求辞去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参与筹建军事学院。他在信中恳切地说:“要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最难的是干部培养,而培养干部最难的又是高级干部的培养。我愿意辞去在西南担任的一切行政长官的职务,去办一所军事学校。战争已经结束了,我年龄这么大了,还是让我去办学校吧!”中央很快批准刘伯承的要求,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给他写了亲笔信。从此,刘伯承以军事学院为阵地,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中级军队干部。

 

    刘伯承用人也很有自己的特点,他从来就是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反对论资排辈,反对唯学历论,反对歧视女性,坚持德才兼备,唯才是举。在军事学院创办初期,他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襟和气魄,起用了600多名原国民党军队的旧军官当教员,占到了当时学院教员总数的70%左右,这些教员为建设新中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webp (4).jpg 

 

与时俱进:邓小平论述人才标准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驾驭全局时,历来把人才问题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多次论述人才标准,闪耀着理论的光辉。

 

    邓小平在“文革”复出后,针对“文革”中对“红”与“专”的歪曲理解,坚持了“又红又专”这一提法,指出:“对又红又专要正确的理解,合理的要求”,“专并不等于红,但红一定要专。”他还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准,强调指出“培养人才有没有质量标准呢?有的。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2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邓小平提出要选贤任能,他说:“贤就是德,能无非是专业化、知识化,有实际经验,身体能够顶得住。”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一衡量各行各业各类人才的新标准,强调“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他特别强调有理想、有纪律这两条,指出:“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

 

邓小平还及时提出干部选拔的“四化”方针和标准,他指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要逐步制定完善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后来他再次强调:“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

   

邓小平关于人才标准的这些思想,承继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用人之道,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红星
特别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网站,如涉及版权和名誉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做相应处理;

3、欢迎各位网友光临阅览,文明上网,依法守规,IP可查。

昆仑专题

热点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点赞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图片新闻

    友情链接
  • 北京市赵晓鲁律师事务所
  • 186导航
  • 红旗文稿
  • 人大经济论坛
  • 光明网
  • 宣讲家网
  • 三沙新闻网
  • 西征网
  • 四月网
  • 法律知识大全
  • 法律法规文库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央纪委监察部
  • 共产党新闻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新闻网
  • 全国政协网
  • 全国社科办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军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日报
  • 求是理论网
  • 人民网
  • 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5015626号-1 昆仑策咨询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